红旗渠精神丨最小修渠人张买江:娘,我把水带回来了

红旗渠精神丨最小修渠人张买江:娘,我把水带回来了
2021年05月31日 10:30 新浪网 作者 红星新闻

  “我进门就喊‘娘,我把水带回来了!’我母亲的泪水夺眶而出,坐在池塘边看着渠水哗哗地流进池塘里,整整看了一夜。”

  河南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教学楼二楼,一位七旬老者缓缓走过长廊,仿佛走入时光隧道,墙上的张张照片,将他的思绪拉回到59年前。

  “杨贵、吴祖太、任羊成、李改云”,老人看着照片,念出一个个名字,他们是红旗渠的建设者,也是林州市的英雄——开山劈石,红旗渠如逶迤雄奇的盘龙,让浊漳河水奔腾在太行山脉崇山峻岭之间。

  老者本人也位列其中,他叫张买江,今年72岁。父亲张运仁因修渠牺牲一年后,13岁的他也参与修渠过程,是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之一。

▲张买江介绍红旗渠的建设者和英雄们。图据红星新闻

  透过窗户向西远眺,郁郁葱葱的太行山中,一处处裸露的悬崖断壁,便是这些英雄们战斗过的地方。

  20世纪60年代,为结束河南林县(现林州市)十年九旱的历史,10万英雄儿女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由此也锻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蜿蜒于太行山上的“希望之渠”。图据红旗渠风景区

  张买江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老书记(杨贵)的决策和吴祖太的设计,没有林县人民一锤一钎一双手,就没有今天的红旗渠。”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林州市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林州土薄石厚、水源奇缺。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共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

  在林州,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民国初期,桑耳庄老长工桑林茂凌晨5点起到离村3.5公里的黄崖果担水吃,排队等了一天,终于从山里挑回了一担水。新过门的儿媳妇心疼公爹,摸黑出村迎接,却因天黑路陡,又是小脚,没走几步被石头绊倒,两桶水倾了个精光,儿媳妇又气又愧,回家悬梁自尽了……

▲林州太行大峡谷。图据视觉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林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的问题。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

  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4条河流断流,井塘干涸,水库底见天,已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干旱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山村群众又得远道取水吃。

  经过多次讨论,县委认为,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县。但是在林县境内没有这样的水源,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想到了水源丰富的浊漳河。

▲“引漳入林”,要战胜虎口崖这样的天险。图据红星新闻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

  经豫晋两省协商,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1960年2月6日,杨贵收到河南省委并山西省委来信——“同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县只有150亩耕地、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怎么办?

  杨贵当晚在日记中这样写到:“……错过机会,林县人民可能将永远受缺水之苦。现在修建,困难太多了,最基本的办法就是自力更生。如何把自力更生具体化?各公社按渠道可灌面积投工,自带镢头、铁锹抬筐……注意节约,反对浪费。群众是圣人,只要依靠群众,很多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引漳入林动员令》。图据“安阳党建”微信公号

  1960年2月10日,林县县委、林县引漳入林指挥部向全县人民宣读《引漳入林动员令》,定于明日正式开工!

  2月11日黎明,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从15个公社的山庄窝铺同时出发,修渠社员自带干粮、行李,赶着马车、小平车,推着手推车,拉着粮食、炊具、锹、镢、钢钎,冒着早春寒风,踏着霜冻,迎着朝阳,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在通往漳河岸边的道路上。

  “你爹没有修成渠就走了,你得把水带回来”

  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也是修渠大军中的一员,任南山村施工排排长。在工地上,无论是抡锤打钎、下崭除险,还是生炉捻钻、抡斧修车,样样活儿都干得很出色。然而,在1960年5月13日傍晚收工放炮时,因通知工友躲炮而被飞石击中头部,不幸牺牲,终年38岁。

▲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图据红旗渠风景区

  在张运仁之前牺牲的,还有被誉为红旗渠总设计师的吴祖太等人。吴祖太祖籍河南原阳,7岁随父母到郑州讨饭,建国后考入河南黄河水利专科学校,1958年进入林县水利局工作。

  1960年初,他参与红旗渠工程设计。为了尽快绘制出红旗渠施工蓝图,确保工程顺利施工,他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不畏艰险,爬山越岭,实地勘测,翻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每天工作到深夜。在短短时间内,拿出第一本蓝图——《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图》。

▲红旗渠上的险要工程青年洞。图据红旗渠风景区

  红旗渠工程动工后,他在渠线上日夜操劳,处理了许多技术难题。1960年3月28日下午,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他与姚村公社卫生院院长李茂德深入洞内察看险情。不幸洞顶坍塌,夺去他年轻的生命,终年27岁。

  吴祖太牺牲后,林县人民无不悲怆。“他是修建红旗渠牺牲英烈中唯一一名外乡人。”张买江说。

▲悬崖绝壁上的奋战。图据红旗渠风景区

  仍在继续,15个公社队员夜以继日、你追我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先后打通石子山、红石崭、老虎嘴、鸻鹉崖等多个险要工程。

  张买江是次年正月初七进入工地的。父亲牺牲后,身为家中长子的他,每天要和母亲分担挑水的任务。一次,母亲去取水,人多拥挤,一下子被挤落到池塘里。母亲穿着一身湿棉衣,扛着空桶,一进家就带着年少的张买江去了工地。

  “母亲对我说,你爹没有修成渠就走了,你去就得把水带回来,带不回来水,你就不要回来了。”张买江回忆。在工地上,起初大家照顾他做些轻活,但他偏要捡重活儿干,每天走七八十华里,在各工地之间穿梭,母亲给他做的布鞋不到一个月就穿破了,脚底磨出血泡。

▲“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图据红旗渠风景区
▲凿山修渠的群众中,不乏稚嫩的面孔。图据红旗渠风景区

  后来,张买江还学会了放炮。“边学习,边创造。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我们10万林县人民把红旗渠凿成功了。”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次年4月,红旗渠修到了张买江的家门口——桂林镇南山村。

▲红旗渠建成后,林县人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图据红旗渠风景区

   4月17日,他参加完隆重的红旗渠建设劳模大会便随着奔流的渠水跑回家,“我进门就喊‘娘,我把水带回来了!’我母亲的泪水夺眶而出,坐在池塘边看着渠水哗哗地流进池塘里,整整看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我第一个从池塘里挑了满满一担水,母亲高声念叨‘孩子他爹,孩子把水带回家了,你放心吧!’在场的乡亲们都哭了。”

  流动的渠水,不变的精神

  天当被,地当床,石头台上度时光。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吴祖太、张运仁、张买江这样一批优秀共产党人,以及10万林县人民,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顽强拼搏,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在太行山上凿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希望之渠”。

▲红旗渠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图据红星新闻

  1969年7月,全长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工程全面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工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

  “在旧社会,风调雨顺的时候,地主老财家一亩地100斤粮食就算高产了。红旗渠通成后,我搞试验田,一亩能产1000多斤粮食。”张买江伸出指头向记者比划。

▲张买江在毛泽东主席接见杨贵的一张照片前。图据红星新闻

  他感慨道,“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老书记的决策和强大的领导班子,没有吴祖太的设计,没有3万7千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就没有今天的红旗渠。”

  1974年,27岁的张买江经省里推荐有机会到清华大学继续学习,他最终选择了离家近的安阳师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人民教师。多少年来他教育学生:红旗渠来之不易,是林州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红旗渠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精神的脊梁,要永远地传承下去!

▲青少年学生参观红旗渠。图据红旗渠风景区

  流动的是渠水,不变的是精神。1988年,张买江的儿子张学义到红旗渠青年洞景区管理处工作。2008年,张学义被调到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合涧渠管所,至今依然是一名“护渠人”。

  “我们这一代把渠修好了,你们这一代一定要看好渠,护好渠,管好渠,用好水,为老百姓办事。” 这是张买江经常对张学义说的一句话。

▲青少年学生参观红旗渠。图据红星新闻

  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的题词已成为红旗渠一道独特的风景。张买江说,“红旗渠精神的本源还是为人民服务。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年轻人要善于动脑,为党、为群众服务。”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实现了林州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兴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

  红星新闻记者 李文滔

  编辑 张寻

  你是摘星达人吗?

  学习党的精神、答题集红星,第一期来啦。

  4月-7月红星新闻重磅推出“党的精神、百年传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答案就在其中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