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昔日自主一哥奇瑞汽车的反转秘史(一)

深扒昔日自主一哥奇瑞汽车的反转秘史(一)
2018-06-11 09:42:41 汽车专业网

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成功之处,但总有一些基本要素是相似的,譬如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有卓识远见并能做出正确企业战略决策的掌门人、管理层团结互补等等。而不成功的企业,总有不尽相同的错误决策。今天谈奇端的成功与失败,或许为时尚早,但是作为曾经自主品牌的旗帜企业,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如果说是阶段性经营不善,各位看官应该不会反对吧?今天,小编就试图用一些数据,来分析分析奇端这些年走过的路。

深扒昔日自主一哥奇瑞汽车的反转秘史(一)

奇端曾经的辉煌历史,小编按照时间轴和大事件分为三个阶段来解读:

第一阶段:初生牛犊 (1997年-2004年)

奇端的诞生可谓是历尽坎坷,当初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开发区之后,当地主政官员想方设法希望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产业。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当时一汽在芜湖开发区的“扬子底盘厂”和芜湖地方的“通宝汽车”突出的盈利能力进入了当地政府官员的视线,当时芜湖通宝汽车以CKD方式组装起亚的Rio(实际就是后来国产的千里马上一代产品,知情人士告知小编,当时在芜湖叫做金通宝),一年组装两三千台就能赚一个亿的利润,那时尽管产品质量低劣,可仍是供不应求。

后来芜湖决定以“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名义上马整车项目,目标直指轿车整车业务。经上报省里的主要领导之后,也获得了支持,后来省属国信投资成为最初的奇瑞汽车股东之一就是由此而来。一位元老级的老奇瑞几年前向我们的记者谈起奇瑞创业时满是自豪感。

在筹措原始资金的过程中,上世纪90年代末,芜湖市财政资金有限,为了上马整车项目,将当时颇有盈利水平的白马山水泥厂转售给总部在安徽省宁国县的海螺水泥,芜湖市领导提出的条件是海螺集团总部搬迁到芜湖。多方设法,芜湖政府当时所能筹集的资金仍然捉襟见肘,幸好还有省里承诺的投资。可是据当时的亲历者透露,时任芜湖市副市长兼奇瑞项目(那时取了一个代号,叫951工程,寓意九五期间安徽省一号工程)总指挥的詹夏来多次跑省城筹措资金,据说当时翻盖手机都摔坏了不少(当年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应该都还比较经摔),坎坷由此可见一斑。最终说好的17.5亿资金据说只到位了大约10亿。

期间芜湖市951工程的主要成员一方面筹措资金,另一方面还要到处网罗人才。期间北上一汽找到时任一汽厂长的安徽巢湖老乡耿昭杰,让其帮忙推荐合适人才来主持奇瑞工作,并希望届时一汽能够入股;最后结果是时任一汽人事处处长的马青到芜湖主持项目,后来到耿办公室挖人的项目组成员无意间看到耿办公桌上年度杰出青年表彰的相关材料,其中时任一汽大众总装车间主任和物流科长的尹同跃,因为有安徽籍贯引起了当时去一汽“挖人”的芜湖官员极高的兴趣,并最终说服了尹加盟。

深扒昔日自主一哥奇瑞汽车的反转秘史(一)

在尹的牵线搭桥下,相继有搞发动机的冯武堂、搞生产的张亚峰、搞变速箱的刘晓芳、搞涂装的孔繁龙等一干一汽人员入伙,当时在芜湖通宝负责技术的陆建辉也调入951项目组,负责技术工作。“当时条件有限,奇瑞总部所在地还是一片荒芜的砖窑厂和附近农民养奶牛的地方,所有的图纸主要是用画图板画的,有限的几台电脑每天要用满24小时用来画图,人轮流休息,电脑不休。”亲历者如是告诉《汽车专业网》。

期间还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譬如为了能从一汽挖到人,当时芜湖951工程的地方官员临近春节跑到长春请挖角对象吃饭,被长春的家属骂的狗血喷头等。亲历者说起来都还非常激动,我们的记者也能深切地体会到亲历者的那种激情。再后来由于“准生证”问题,由安徽籍领导牵线“寄生”在上汽旗下,直到2004年上汽退出之前,奇瑞的车尾标都是“上汽奇瑞”字样。

当时创办奇瑞时,由于地处开发区,没有地方吃饭,项目组就在工地上就地挖坑,埋一口大铁锅自己烧饭吃,当时从一汽来的一位搞发动机的老同志就负责烧饭,虽然已从奇瑞退休数年,至今老尹还称他为“老班长”(炊事班长)。

深扒昔日自主一哥奇瑞汽车的反转秘史(一)

(看看这阶段奇瑞的销量,几乎是年年翻翻,在2004年上汽退出后,当时很多人都为奇瑞“捏一把汗”,最后的销量说明奇瑞可以“断奶”离开上汽独自存活了)

后来老尹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过,2001年销售28000多辆汽车的奇瑞,当年实现了8个多亿的净利润,几乎当年就收回项目总投资,这也奠定了安徽和芜湖两级政府加大对奇瑞支持的信心。再后来几乎每年都翻一番的销量增长确实给初期的奇瑞团队及地方政府意想不到的成功。奇瑞也在此阶段积累了第一桶金。在此阶段,《汽车专业网》还采访到很多曲折离奇的有趣故事,不能一一展开了。

在这一阶段,奇瑞成功的几个要素:团队上下同心,抄袭大众旗下西雅特在西班牙生产的TOLEDO车型(国内奇瑞开始叫奇瑞牌,后来改名叫风云),造型美观(相对当时国内方盒子的桑塔纳、捷达和富康998而言),当时汽车产品处于供方市场的大环境。奇瑞第一款车的基本配置就是:捷达的底盘+流线型的外观+电喷(当时还是单点电喷)的产品技术配置,以及更低价格(相对前面提到的老三样),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

第二阶段:冉冉新星(2005年-2010年)

如果说第一阶段,奇瑞只能说是取得了基本的成功——活了下来;辣么在这一阶段,直接用下图的数据就能说明当时奇瑞的辉煌:

深扒昔日自主一哥奇瑞汽车的反转秘史(一)

当某大型国有汽车企业集团的一把手在CCTV说“中国企业20年之内不可能自主开发轿车,一个轿车平台至少需要30万的销量才能收回成本”时,奇瑞用实际销量给了这位大佬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个阶段,奇瑞的销量稳定在了全国前4、5位,也奠定了其自主品牌绝对“一哥”的江湖地位。这期间,时任九大常委悉数考察奇瑞。据传闻,当年停滞了多年的商用打飞机项目,就是看到了奇瑞在汽车界(主要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主研发轿车的论调)创造的奇迹,才让有关领导再次推动商飞项目的重启。若果真如此,奇瑞可谓是大功臣啊!

与上汽分手之后,奇瑞这颗车界的新星真正成长起来了。彼时,若不是当时奇瑞加入上汽的“五不”原则,或许上汽的胡总不会轻易地放手奇瑞20%的股权吧!

这一阶段前期的崛起,主要是得益于当时奇瑞的决策层没有仅仅满足于第一阶段取得的成绩,而是有更大的雄心和抱负,包括在第一阶段就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发动机就要永远受制于人,当时在2003年和2004年先后推出的奇瑞QQ、东方之子、瑞虎三款车型,分别用了哈尔滨东安和沈阳航天三菱的发动机。“当时购买外部的发动机,不仅仅是价格昂贵,而且还不能满足产量的需求”一位老奇瑞人如是说。2003年与奥地利AVL公司签署了发动机委托开发协议后,奇瑞一口气签下了18款发动机的委托开发协议,不但在第二阶段推出当时性能优于合资公司的发动机,更是培养了一大批发动机的研发人才。“大量的年轻人在奇瑞得到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多位奇瑞前雇员表达了完全一致的观点。当然,在此阶段,也上演了“海龟”与“土鳖”的风云。这个时期,奇瑞管理层信心爆棚,“当时内部的规划是到2010年,产销量达到150万辆,”一位多年前在奇瑞工作的高层人士说。

深扒昔日自主一哥奇瑞汽车的反转秘史(一)
深扒昔日自主一哥奇瑞汽车的反转秘史(一)

阶段总结:这一阶段,奇瑞取得成功的几个要素包括:比较有远见的产品规划,第一阶段模仿的QQ、东方之子、瑞虎三款车型上市,尤其是开发阶段不被看好的QQ,一路畅销,奠定了奇瑞的江湖地位,对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大胆任用内部培养的年轻人等方面都是积极的要素。这一阶段,也留下一些病根,包括“田忌赛马”的海龟与土鳖相互制衡,多品牌和“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盲目产品开发策略和对品牌提升的揠苗助长等。据某前奇瑞高管回忆说,当时奇瑞很多员工给老尹建议不要开发那么多产品,而老尹在一次干部大会上公开说很多人不理解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好处,还给他建议不要开发这么多产品,现在回头看来这很值得回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奇瑞QQ,几乎是当时年轻家庭第一辆汽车的不二选择,低廉的价格,小巧可爱的造型,至今仍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不可不提的一款产品。

当然,这阶段失败的车型也不少,例如奇瑞五娃系列,荣赝最丑车型的QQme,昙花一现的瑞麒和威麟旗下多款车型等都是这个时间段开发的。除了发动机与AVL签署委托开发协议外,整车更是一口气与意大利的宾夕法尼亚、博通以及日本的某工程公司签署了几十款车型的开发协议;变速箱也与若干家工程技术公司签署委托开发协议。从当时被诟病瑞虎、QQ、东方之子被抄袭,奇瑞当时的战略方向应该是对,只是步子迈的大了点。行业知名人士如此评价。

瑞虎差点“送”给了长城

据当时参与奇瑞产品开发的人员介绍,奇瑞同时启动的三款产品(QQ、东方之子、瑞虎)开发,最不被看好的是QQ,最被看好的是东方之子,后来就要求供应商中标东方之子配件时,QQ上的相同配件也要同时开发供应。这一招也算是歪打正着,很多奇瑞的供应商就是靠着QQ的配套量才得到迅速发展的。“当时长城还是做皮卡的,魏建军带着团队到芜湖来拜访奇瑞,看到了我们开发的T11(就是瑞虎3在开发阶段的内部代号),就特感兴趣,当时国内SUV根本就不流行,奇瑞管理层对SUV也不是特别有信心,差点就把T11全套图纸和开发好的车身模具卖给长城了。”一位当时T11项目组的奇瑞前员工告诉《汽车专业网》。

深扒昔日自主一哥奇瑞汽车的反转秘史(一)

这一阶段还有一些趣闻,驱使奇瑞管理层做出一些有益的决策,例如在2013年,大众拆解过奇瑞风云之后,发现底盘很多零部件是用大众的模具生产的,大众的LOGO也赫然在奇瑞汽车的零部件上,例如当时某公司供应的制动器,某公司供应的传动轴等,后来大众对其供应商发出了通牒,对奇瑞进行“封锁”,促使奇瑞成立了零部件控股公司——奇瑞科技,大量引进技术人才,奇瑞配套资金参股开发一些核心零部件,包括今天大家看到的芜湖伯特利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奇瑞科技旗下的零部件公司就是在这个阶段设立的。

汽车“黄埔军校”人才流失

这阶段奇瑞引进的海龟人才在本部与“土鳖们”的较量中,并没有占到上风,奇瑞开创先河引进海龟的做法被多数自主品牌纷纷效仿。在此期间,奇瑞也爆发了“海龟退潮”风波,离开奇瑞转投其它企业的海归们又反过来挖奇瑞在与国外工程公司联合开发过程中培养的本土年轻工程技术人员,奇瑞成为了业界的“黄埔军校”!其中最有名的是某皮尺公司,从分管研发的副总,到研究院院长,到第一款畅销车型的产品总监和无数的专业工程师,全部来自奇瑞,当时该公司在成都车展发布新车时,介绍研发部分的三个大拿全部是老奇瑞。更有甚者,曾经在某论坛风靡的一篇稿子,详细介绍了每周末从杭州到芜湖奇瑞BOBO城接送技术人员的班车故事……更多的趣闻趣事,拍成电影也绝对精彩。

当然,在2010年,奇瑞还做了一件很对的事情,就是注册成立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在与英国Ricardo联合开发混合动力多年的基础上,将原本负责研发的一个团队,独立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事业团队。并在2010年一举拿下多个国家863项目,还将锂离子纯电动车送进了中南海作为领导机要文件传递车,后来《汽车专业网》记者了解到,直到今天,仍然是奇瑞新能源独此一家将纯电动汽车送进了中南海。

这一阶段的奇瑞可谓是星光璀璨的,销量、行业地位以及盈利情况都不错,供应商和经销商也都由于奇瑞节节攀升的销量信心倍增,“那时候奇瑞的现金流状况很好,对供应商的付款条件也很不错,加上可观的销量,供应商也非常支持。”前奇瑞财务人员这般表述那时的奇瑞。可能是现金流太好了,这个阶段也促使了奇瑞进行多元化尝试,如涉足房地产、造船、矿产资源贸易等。“2008年四川特大地震时,奇瑞是第一家派人到现场带着预付货款去慰问供应商的企业。让西南地区供应商和经销商都感到奇瑞是最有人情味的主机厂”上述知情人补充道。

在这个阶段,当时颇有远见的奇瑞决策者也成功滴塑造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就是后来经历过争论的奇瑞“小草房”精神,在奇瑞工作过的人都知道的奇瑞人品质“钢铁般的意志、大海般的胸怀、初恋般的激情、冰山般的冷静”,只是这个阶段的奇瑞似乎并不够“冷静”!(待续)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