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特级教师说:语文教育就是要"死记硬背"

特级教师说:语文教育就是要"死记硬背"
2017年12月07日 16:17 最赞老师作者:最赞老师

  两年前,在一次大咖云集的两岸三地语文研讨会上。当会议云山雾罩之时,一位老者站在嘉宾席上(其他人都是上主席台发言的)与观众有互动的发言改变了整个会议的气场,他的铿锵之词至今犹在耳畔:

  我深知我们语文教育的问题所在…… 我曾多年担任高考阅卷组组长,我们中心的5个阅卷组负责人总要把卷子做一遍,结果几乎没有一道题大家的答案完全相同。有一次我们的答案竟奇迹般的一致,但打开标准答案一看,我们全错了…… 连我们都做不对,怎么要求学生呢?

  高考语文,甚至连作文都要有统一的标准。有一年考试,题目是对冰心的一首小诗写评论:

  “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的时候,世界就变小了”

  出题人的目的是要同学们批判孤芳自赏,可是有同学偏偏赞美孤芳自赏,说这种洁身自好的精神,总比同流合污好。这种文章要一律判作不及格,我就不同意,我认为这个学生说得有道理,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只能有一样的价值观呢?

  因为我是阅卷组组长嘛,于是我就一看到这样的作文被判作不及格,就敲一个“驳回”章,见到一份驳回一份!要求老师重新判分。

  这可是高考啊,一分之差可能就会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啊!所以,我很珍惜我手中的这个可以驳回的权力,能多救一个孩子就多救一个!…….

  这位老者就是黄玉峰。

  特级教师说:语文教育就是要"死记硬背"

  黄玉峰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黄玉峰是上海乃至中国语文教育届的一个传奇:

  ●他是教育界的领军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上海写作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

  ●他50年来义无返顾地探索语文教学改革新路,曾被《中国青年报》长篇报道为“语文教学的‘叛徒”他也是锐意进取的改革家,古稀之年仍然敢于转型做中学校长,真正将自己的教育理想实践出来;

  ●为了复兴中国“从学”的教育方式,他多年来坚持每年亲自带领学生开展文化游学;

  ●他还是著述极丰的作家,著有《说李白》、《说杜甫》等专著、《黄生养雀记》等散文集、以及给学习者用的《古代诗歌三百首鉴赏》、《新语文写作》、给教师用的《教师人文读本》等教材……

  特级教师说:语文教育就是要"死记硬背"

  黄玉峰部分著作

  难怪复旦社科高研院院长邓正来会赞誉黄玉峰是:“我所见到的中学教师中最出色的一位……”

  关于语文学习,这位特级教师说:“学语文,就是要死记硬背!”

  1

  学语文,就是要死记硬背

  Q1:学语文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识字”,很多家长诟病学校要求学生生字抄写很多遍,课文需要死记硬背,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A:字要熟练会写的话,还是需要抄几遍的。而总的来说,我还是认可要背诵的。该背的就得背,小时候你不背,难道等长大了记忆力衰退了再背吗?

  学语文本身是要下点功夫的,尤其年纪小的时候,要下点功夫、记点东西,背点东西,学点东西。特别是诗歌、好的文章等等,更应该从小就背起来,因为节奏感在里面呀。写文章好的人,懂得什么样的语言读起来舒服,怎样写可以把其中的音乐感、节奏感把控好,同时,道理也能够讲清楚。

  平时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记忆非常重要,许多读到的内容,借过来借过去,就活了呀,东西越多越活,当你写文章用词的时候,这些东西自己就会跳出来了,苏东坡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腹中没有东西,临时去想词怎么能想得出来呢?

  Q2: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很多人诟病语文教学的“死记硬背”,而推崇互动的“启发式”教学,这个现象您怎么看?

  A: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很多很多,不断的提问,搞出很多活动,看上去气氛很热烈,可其实可能只是提了一些很没有意义的,甚至幼稚的问题,比如:“这里换个词可不可以啊?”“这句话没有可不可以啊?”有什么不可以啊?!你如果问作者本人,他的回答也可能和老师的答案不一样。

  好老师的点拨不是“话多”,而是在根本问题上进行点拨,或者引导你喜欢语文,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语文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你会背书就说你是“死记硬背”,大家群起反对。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得怎么样学语文。所以我还是上面的观点,该背的书,还是要背的。

  背什么书呢?“知识点”学习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很大的问题,许多强加进来的一定要考的知识点,对语文没用处。这不是说不注重考试的成绩,但千万不要因为在这些所谓的“标准答案”上浪费过多时间,而错过了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好的篇章、好的词语、好的节奏的东西。

  特级教师说:语文教育就是要"死记硬背"

  黄玉峰在主讲公益讲座

  Q3:背诵很需要花时间,现在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这么多,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A:就是因为节奏快了,大家不重视这个问题了,学习就“浮在表面”。

  大脑开发是记忆力先开发,先记很多种东西,记忆力自然就开发好了。孩子小的时候就是要把基础打牢,看起来花了很多时间,节奏比较慢,其实这个“慢”才是真的“快”(也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

  现在节奏快,小孩子有许多功课要做,其实有些功课不做不要紧,不学也不要紧。数学家苏步青就跟我讲过“小学里面不需要学数学”,他就反对现在数学学得太早、太深、太怪。苏老说:现在小孩子不背书不读书,做这些刁钻古怪的数学题,搞来搞去都搞不清楚,多浪费时间呀,其实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很容易就搞清楚了呀。

  现在小学就搞奥数,就像人人都被赶到运动场上去参加奥运跑步,人人都不愿落后,你追我赶。但是总有人在前总有人在后。可是运动员将来生病的很多啊,结果就是跑到后面受伤,跑到第一名的将来也受伤,所以你就不如摆正心态,慢慢地走,落后就落后,因为跑得快反而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2

  学古典文化,从识字开始追根溯源

  Q1:现在的教材里,文言文的篇幅提高了许多,可是很多家长反映学生学起来难度比较大,是因为我们用简化字学,所以有障碍吗?

  A:我们现在学的都是简化字,当然也只能用简化字去学习古诗文。但你在识字的时候如果知道这个简化字是怎么来的,文言文就容易看懂了。

  中国字是有活力的,所以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每个字都有它的源头,知道了它的发展脉络,就如同从一个人一出生就认识他一样,不管他打扮成什么样子,我们都能认出他来。那么,不论这个字出现在古文中还是现代文中,我们都会很容易识别出它的意思来。

  比如:“正大光明”的“正”字,下面就是一个“止”(迈步走的意思),上面一横,这样拼在一起,表示对着正确的方向走,不偏不倚就是正,也是走路走得很直的意思。

  再比如说“原”,“原野”的“原”没有三点水,三点水是“源头”的“源”,但是在古文里面根本就不出现三点水的“源”,这个“原”本来就是“源头”的意思,因为“原”字在造字的时候,它的本意就是一个山崖下边的泉水,他何必要三点呢?后来由于被“原野”这样的词借用了,所以它就要再造一个带三点水的字出来。

  所以识字其实很重要,推荐可以看看《说文解字》,一个字一个字追根溯源地学,看起来很慢,其实对字的来源弄清楚后,你看再多的典籍、文章都相对容易得多,错别字也不会来了,将来写东西也会很有底气。

  Q2:现在家长对“国学学习”越来越看重,可是市场上打着国学旗号的机构,良莠不分,非常混乱,要不要让孩子去学国学呢?

  A:“国学”教育,即便鱼龙混杂、甚至有些机构是带有一定欺骗性的,但是,我的观点是——有总比没有好,让大家都能形成一股学习古典文化的风气也是好事,我们姑且把它当作一种“多元”来看待吧。

  中国的古典文化,包括诗歌,是一种贵族文化,如果我们没有形成学习的风气,把这些真正有文采的、贵族气质的东西抛弃了,那么我们的中国文化也就完了。

  3

  写好作文,要独立思考也要积累感情

  Q1:“吞下去”之后怎么“吐出来”(写出好作文)呢?很多老师、作文辅导班都在教授给孩子各种“套路”,很多家长发愁孩子作文没有创意,您认为怎样才能让作文有创意呢?

  A:如果让孩子按照套路写作文,他长大后就肯定不会写文章了。因为他的思维被放进了框里,被锁链锁住了。记忆是一个基础,但又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只依靠记忆力,我们要吸收记忆的是经典和值得记忆的东西,而不是记忆一些条条框框套路性的东西。创造力是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关键是我们不可以阻碍、压抑孩子的思考?

  写好文章,下面的四点很重要

  1、独立思考很重要

  好文章要有一种突破的思想,怎样突破呢?

  别人的思想你看得多了可以比较。孔子讲得好,孟子讲得有点矛盾,庄子讲得有点道理,后来一看三者都有道理,在不同的层面上理解都有道理。那么,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看世界的观点就是你的创新。

  看文章的时候,思考一下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用笔划一下司马迁的《屈原列传》的“事实”和“观点”,三分之二是“观点”,“事实”只有三分之一都不到,并且这点事实还都值得推敲,那么我就知道司马迁写这篇文章是带着情绪的,他要发牢骚,他需要借助屈原来发自己的牢骚。因此,他写的很多“事实”也不见得是“事实”,不能因为司马迁了不起就觉得他说得什么都是对的。

  这种东西看多了以后,就懂得如何把“事实”与“观点”分开。自己在表达时也会考虑——哪里该写事实,哪里该描写,如何来摆事实讲道理。

  2、积累很重要

  你积累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的语言越丰富,你的表达就越好。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多读书,看多了才能提升出鉴别能力。孩子没读几篇文章我们就给他一个题目,要他创造,即便是创造出来,也是很浮在表面的东西。

  3、不要怕孩子犯错

  孩子的思考能力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快不得。

  我在二十几年前,曾经发表过一篇《小小孩子不益作文》。就是说,写文章要生活化,可是小孩子肚子里没有东西,你一定要他去表达,他就只能说假话,这就不是真正的写作。我们一方面要让孩子具备这种大量吸收的能力,另一方面不能阻拦孩子的独立思考,不要动不动就说孩子错了,特别是语文、文学方面没有简单的对与错。

  要将吸收记忆与独立思考两者融合起来,孩子自然就会慢慢创造自己的文字了。

  4、学会观察,学会感动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得多了,路走得多了,见多自然识广。但是旅行也要讲求点方法,要让孩子学会观察,尤其是学会感动非常重要。我们培养孩子除了知识方面的积累,还有感情方面的积累。因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他的感情是丰富的,一个没受过教育的人,感情往往单薄。那么,我们要让人的感情丰富起来,就要在生活、旅行中积累起来。

  特级教师说:语文教育就是要"死记硬背"

  黄玉峰和话剧团小演员们在一起排练节目

  “这么多年的高考阅卷可以看出,如果你想靠语文分数拉开差距,那是非常难的,我想做都做不到。可其实,语文的差别,不在分数上,在做人上啊,它是人与人的差别!”黄老师不断重复强调的无非是学习最本质的东西:扎扎实实地积累,真真切切地体悟,开开心心地面对,舒舒展展地表达。

  其实,我们今天大谈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不论多么先进多么花哨的教育方式都不可能教你去建造空中楼阁,因此,扎实地积累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扎实的积累也在任何地点任何教育环境下都可以自己想办法进行。

  接受了教育不等于有教养,学习了文化也不等于懂得讲文明,黄玉峰老师教育孩子们要注重经典的积累与情感的积累,其实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做到修心!

  来源公众号: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

  特级教师说:语文教育就是要"死记硬背"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