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组图丨走进文博会!家住孔林后的葫芦匠人:葫芦不仅是“福禄”,更是中华文化的凝聚

组图丨走进文博会!家住孔林后的葫芦匠人:葫芦不仅是“福禄”,更是中华文化的凝聚
2020年09月18日 12:18 新浪网 作者 闪电视频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8日讯 9月17日,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正式开幕,本届文博会共设置文旅融合综合展区、沿黄文旅展区等11个线下展区,同时设有线上展区,可谓亮点纷呈。

  在曲阜展厅,一排排大小不一的葫芦艺术品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作为曲阜极具代表性的艺术产品,曲阜葫芦成为了大家共同的记忆,而提起曲阜的葫芦雕刻,本地人会异口同声地说起“葫芦张”。本次文博会上,葫芦雕刻艺术家张文利带来了作品《孔子及七十二贤》。

  张文利告诉闪电新闻记者、这些葫芦的制作并不容易,葫芦上人物要想刻画得生动,需要有绘画功底。每一个成型的“葫芦圣贤” 要经过烙印、彩绘、镂空等多个步骤,在每个直径约十公分的葫芦上,展现出孔子及其七十二贤弟子的音容笑貌,围坐其中仿佛置身在鲁国故城,侧耳就能聆听到孔子的殷殷教诲。

  张文利此次创作的《孔子及七十二贤》,从最初的镂雕一个要10天完成,到最后的镂雕一个5天完成,其中的辛苦与困难,不言而喻。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葫芦雕是曲阜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是孔子的家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子也是曲阜人。家住在孔林后的张文利从小就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他一直想把孔子文化传播出去。

  葫芦谐音“福禄”,在人们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团圆。而张文利在葫芦上也寄托了对于儒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他在每个“圣贤葫芦”上,都刻上了相应的人物介绍。他表示,自己曾背着葫芦漂洋过海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出国访问,“很高兴传播儒家文化”。

  闪电新闻记者 尹承谦 王楚齐 实习记者 梁琳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孔子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