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春节再访沂蒙老区(二):红嫂故里的“农文旅”蝶变

春节再访沂蒙老区(二):红嫂故里的“农文旅”蝶变
2021年02月13日 20:34 新浪网 作者 闪电视频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3日讯 抗战时期,“沂蒙红嫂”送子参军、送夫支前,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动人乐章。《春节再访沂蒙老区》近日来到沂南,看看红嫂故里的蝶变。

  最近,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红嫂纪念馆正计划重新布景,在这里,于爱梅收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沂蒙新红嫂于爱梅说:“这是我第一次见,一看这好像是在那讲故事,很多场合讲故事的时候她就是这样的神态。40多个八路军的孩子,三年多的时间一个也没伤亡,但是我们家死了四个孩子。”

  于爱梅的母亲是沂蒙红嫂张淑贞,奶奶是沂蒙母亲王换于,抗日战争时期,她们一起创办了战时托儿所,抚养革命后代。20多年前,曾就职于光明日报社的申照亮来到张淑贞的家中,拍下了这张照片。

  原《光明日报》鲁南记者站记者申照亮说:“过去来的时候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进不来,现在这个路修得多好了。”

  对此,于爱梅说:“是啊,这两年不仅是村村通了,现在是户户通了。”

  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这在过去,即便是最大胆的沂蒙山人也不敢想。沂蒙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过去老百姓靠种地瓜、玉米谋生,收入微薄。1982年,临沂地区提出以林为主,林农牧工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为尽早摆脱贫困,靠山吃山的沂南县打算发展林果业,但要想种树,首先得整山治水。

  “都跟着我说怎么干就怎么干,你看拉车子的,有年纪的、劈山的、刨土的,那会儿集体一分钱没有,都是义务工,白干。”沂南县后峪子村党支部书记梁兆利说道。

  党员干部和群众齐上阵,短短几年,光秃秃的荒山有了路,种了树,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现在都很开心,(现在)一年一亩地能换七八千块钱。”沂南县后峪子村村民魏光霞说。

  依靠中央到地方各级扶贫政策的落实和各村党组织的带动,林果业、畜牧业在临沂陆续落地生根,1995年底,7个贫困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没过多久,在母亲张淑贞的强烈要求下,在县城教书的于爱梅答应送她回老家生活。

  于爱梅说:“(村里)能吃上自来水,那就不用挑水了,一不挑水有自来水的时候,全村都高兴得恨不能跳起来了。”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几年后,电视剧《沂蒙》剧组来沂蒙山区选址,走访了6个县,最终选定在沂南常山庄拍摄这部反映抗战时期沂蒙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的电视剧。但为满足拍摄需要,部分村民得先腾房子,搬出去。

  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村民王圣香表示,“搬就搬呗,在这里拍摄,你得支持,不能不走。”

  有了老百姓的支持,《沂蒙》顺利拍摄。县里也趁热打铁,借助已有的拍摄场景,规划建设影视基地,发展红色旅游。2015年,常山庄完成整村搬迁,村民都住进楼房,原来的石头房也变成了景点,但是起初,来参观的游客并不多。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运营总监邵珠磊说:“本身影视基地和旅游相对来说还是有点冲突,游客来看到的景,都是剧组所做的一些假的道具,所以他的整个体验感相对来说要差很多。”

  为吸引更多游客,县里依托红嫂故乡的资源优势,建设红嫂纪念馆,于爱梅退休后也主动来这里当义务讲解员。即便是生病,她也坚持亲自讲解。

  “有时候我讲到五场,并且我站在那里,一场是40多分钟,那五场我就真发着高烧,所以我就坚持着,可以说是咬着牙讲下来。"于爱梅如是说。

  “非常感动,我们在现代也要传承好红嫂精神,传承好沂蒙精神。”游客刘元一感慨道。

  开馆以来,于爱梅已经义务讲解3000多场沂蒙精神报告会,200多万名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来这里参观学习,来研学的中小学生也超过60万人次。周边200多名贫困群众在景区实现就业。

  沂南县马牧池乡党委副书记贺方雷说:“可以来这里开店、摆摊,卖自己的农产品,再有一些来上班,每年收入也得在两万多块钱上。”

  就在常山庄红色旅游搞得热热闹闹的时候,周边村的发展也加快了步伐。但是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群众收入差距比较大的问题却日益明显。

  沂南党性教育基地片区指挥部副主任宋涛说:“我们将红嫂纪念馆周边的11个村庄划分为一个片区。依托片区这个平台将散落的红色资源整合起来,同时结合各村的产业基础条件,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推动农文旅的融合。”

  如今,红色旅游不仅带来了游客,带火了农产品,也唤回了离家的人。于爱梅发起成立“沂蒙红嫂协会”,除了定期走访老党员、贫困户之外,还鼓励大家返乡创业、回馈社会。

  于爱梅说:“红嫂精神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实在的,那些感人的故事很多都是红嫂们去做的,她们能奉献付出,我们现在不能奉献付出吗,应该知道自己怎么去奉献,怎么为社会多做些有益的事儿。”

  在她的影响下,原本在青岛做家纺生意的郑光云回到老家,在扶贫车间加工布艺,帮助乡亲们拓宽致富路。

  蒙山妈妈创意梦工厂负责人郑光云说:“在家能干活的也得有300多位了,你像这位王姐她也可以在这里干,也可以回家干,现在这都成为老师了。“ 

  沂南县马牧池乡村民王本荣对郑光云感慨道:“多亏了你啊,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不用问孩子要钱花了,还能给孙子买糖吃。”对此,郑光云也高兴说:“那太好了,自己挣钱光荣。”

  过去,沂蒙老区人民做布鞋拥军支前,如今,这老布鞋已成为特色产业,帮老区人民脱贫增收。富民新产业、整齐新社区、红火影视城,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幅颇具沂蒙风情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红嫂家乡徐徐展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沂蒙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