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斯大林格勒战役78周年纪念: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同时改变世界

斯大林格勒战役78周年纪念: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同时改变世界
2021年02月02日 11:31 新浪网 作者 谷火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的最大规模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和法西斯力量的殊死较量。苏德战争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陆地对抗,特别是苏联和德国都是当时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两国之间的战争更多是钢铁之间的较量。正因为如此,这场78年前的城市攻防战,是当之无愧的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说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战役的来龙去脉。整个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1942年7月17日正式打响,一直到1943年2月2日结束,前后历时180多天,整个战役,德军投入兵力约200万人,苏军投入兵力约300万人。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前的1941年冬天,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已经首次成功挫败纳粹德国的军队,第一次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对此,考虑到莫斯科周边城防日益严密,以及德军补给线越来越长,而且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都明显缺乏石油等战略资源,没有石油,德军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就寸步难行,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也无法作战。为此希特勒决心改变战略目标,优先进攻苏联的南部地区,以获取伏尔加河平原大片的粮食产区和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只有控制了石油和粮食,德国才有可能在漫长的消耗战中最终取得胜利。为此,德军把原先的南方集团军群重新变成A、B两个集团军群,其中A集团军群负责进攻高加索山,并夺取巴库的油田;B集团军群负责进攻斯大林格勒。因为斯大林格勒是伏尔加河上的交通枢纽,只有攻占斯大林格勒,才能有效控制伏尔加河平原,并且为进攻高加索的德军提供掩护。

  

  (战略反攻中苏军轰炸机掠过城区)

  进攻斯大林格勒还有一层重要的政治含义: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早在苏联刚刚建立,反击白匪军的战争中,后来的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曾经在这里镇守,并且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赢得了胜利,后来为了纪念斯大林的战功,于是将察里津改名为斯大林格勒。而希特勒认为,毁灭了这座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也就等于毁灭了斯大林本人。因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一场夹杂着政治的进攻作战。

  苏军自然也看到了斯大林格勒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当时的苏联南方方面军在之前的乌克兰战役中遭受重创,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第一、部队整体比较混乱,成建制、有战斗力的部队不多;第二,很多部队虽然看起来规模很大,但是人员缺编严重,缺乏实际的战斗力。可以说苏军如果想要守住斯大林格勒并对德军进行有效反击,就需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以重新集结部队,并补充足够的武器装备,但是,这需要前线的苏军尽一切所能,挡住德军进攻的锋芒,为后续部队的休整和调动争取时间。这样的战略态势暗示,镇守斯大林格勒的苏军注定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外围的战斗在1942年7月17日正式打响。由于斯大林格勒坐落于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平原上,无险可守,所以德军装甲部队最开始的进攻可以说非常顺利。因为苏军当时在兵力和装备上都不占优,而苏军单兵素质也不如德军精锐,所以在平原野战条件下,苏军很难抵挡德军的进攻。但是,随着德军逐步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区,战争的局面开始悄悄发生了变化。

  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已经是一个人口约60万的工业化城市,在那个年代,人口60万可以算是相当大的城市。而为了抵抗德军,斯大林格勒全城的男女老少全部动员起来,修筑地堡、街垒和各种防御工事。而德军部队由于进入城区,苏军和德军之间不再有清晰的战线,而是形成犬牙交错的态势,这样德军的轰炸机、远程火炮等重火力无法有效发挥威力优势,德军步兵部队也陷入和苏军的残酷巷战中。

  

  (俯视斯大林格勒全城的马马耶夫岗,如今已经被改建成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公园)

  斯大林格勒对于苏军而言意义重大,一旦丢失斯大林格勒,那么整个伏尔加河平原都会暴露在德军进攻之下,而且德军还可以从斯大林格勒沿着伏尔加河与铁路北上,再次攻取莫斯科,同时斯大林格勒还能够为进攻高加索地区的德军提供防护屏障,阻止苏军向高加索地区增兵。同时,也正是由于斯大林格勒是以斯大林名字命名,所以对于苏军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为此斯大林亲自下令,命令苏军官兵“不准后退一步!”由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进入最惨烈的时期。

  

  (尽管苏联已经作古,但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公园的一切依旧)

  由于当时两翼友军都已经被德军击退,驻守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第62集团军已经成为一支孤军。不但如此,这支孤军还背靠伏尔加河,属于背水立阵,犯的是兵家大忌。而且,苏军还时刻处于德军的轰炸之中,增援部队很难有效抵达前线。就这样,苏联第62集团军和德国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殊死的搏斗。

  

  为了坚守国土,苏军在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房屋,甚至每一堆瓦砾上都设置防御;德军需要逐街、逐巷、逐屋和苏军进行争夺,而且由于是城市巷战,德军害怕误伤自己人,重火力优势派不上用场。苏联第62集团军当时仅有约1000门各型火炮和120辆坦克,而且苏联空军还失去了城区上空的制空权。但是苏军战士们凭借着城区废墟的掩护,和德军打近战,从而大量杀伤德军。

  

  (苏联第62集团军的反坦克步兵,他们使用的都是PTRS-41反坦克枪)

  斯大林格勒的巷战都多惨烈?根据苏方统计,增援第62集团军的苏军步兵,平均每个士兵在前线的生存周期只有24个小时,即使是军官,平均也只能活3天。

  德军由于重火力优势发挥不出来,而部队人数上的劣势很快显现出来。尽管德军单兵的战术素养高于苏军,但是苏军的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德军也渐渐失去了进攻的锐气。另外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军的一个兵种特别值得大书特书,那就是苏联的狙击兵部队。

  由于苏联土地广阔,日常就有大量生活在山林中的护林员和猎户,这些人天生好枪法。在卫国战争期间,苏军把这些精锐射手统一组织起来,编成狙击兵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师建制来组织和运用狙击手。

  

  (在斯大林格勒一战成名的苏联著名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虽然他的个人战绩并非最突出的,但是他训练的狙击手个个身手不凡)

  尽管苏军在重火力方面和德军有巨大差异,但是活跃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狙击手成为苏军最强有力的武器。其中著名的苏联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正是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虽然他的狙击成绩并非是苏军狙击手中最高的,但是他特别擅长“带徒弟”,在整个卫国战争中,扎伊采夫本人手把手训练出不少于100名狙击手,而这些狙击手总共击毙了超过3000名德国法西斯官兵。所以扎伊采夫才会被当作典型,被苏军广为宣传。

  

  谈起78年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得不说,其实二战结束后,苏联、德国甚至美国,都拍摄过诸多反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电影,例如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电影《决战斯大林格勒》、以及美国电影《兵临城下》。不过,要指出的是,当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有根据的:在这场战役中,含外围作战在内,苏军总共歼灭德军以及德国仆从军约150万人,彻底夺回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德军精锐主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元气大伤,而且后来再也没有恢复过。

  正是由于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浴血奋战,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点亮了光明的未来。由于苏德战场消耗巨大,德国不得不大量抽调位于地中海和法国的部队,因此盟军才得以在阿拉曼最终击溃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团,同时顺利在法属摩纳哥顺利登陆,并且在随后成功登陆西西里岛。可以说,没有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战斗,就没有盟军登陆北非、登陆意大利的可能性。而如今网上某些西方媒体不断污蔑苏联红军在二战时期的贡献,甚至恬不知耻地把二战胜利的光环公然套在美国头上,已经不仅仅是令人不齿那么简单了。

  

  (历史不容忘却,当年的残骸依然保留在斯大林格勒(现在名为“伏尔加格勒”)市内)

  虽然斯大林格勒血腥惨烈的厮杀已经过去了整整78年,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才能把握今天和未来。和平是祈求不来的,只有依靠自己的奋斗,让国家更加强大,才不会被人欺负。这也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留给世人的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