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宋晚期汝窑狻猊熏炉,文庙窑珍品鉴赏

北宋晚期汝窑狻猊熏炉,文庙窑珍品鉴赏
2018年01月09日 10:42 古董艺术品鉴赏作者:古董艺术品鉴赏

  北宋晚期汝窑狻猊熏炉,文庙窑珍品鉴赏

  获得2017年《东方寻宝》栏目第六届全国海选赛宝大会的“五佳珍宝”荣誉称号

  这尊宋代汝窑狻猊熏炉,是传统熏炉器物的延续,造型精致生动,古朴典雅自然,令人爱不释手。其总高36.6厘米,底径18.1厘米,口径9.2厘米,宽度17.7厘米。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半部比较讲究,由上部的狻猊蹲兽,下部的莲瓣纹台座组合而成。造型如此别致的香熏,是汉以后各朝代出土的香熏中的罕见之物,弥足珍贵。据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陶炉”载:“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为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唯此物最精绝。”徐兢虽然所说的是指当时高丽国生产的仿汝窑青釉瓷器。“狻猊”为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五,形似狮子,喜静,好坐和喜欢烟火。这尊汝窑狻猊出香,狻猊昂首,张口突眼,獠牙竖耳,牙咬绣带,舌唇上卷,墨彩釉下点睛,脖颈佩有项圈,悬挂着三个铃铛和锁链,狻猊尾巴,呈火焰状镂空尖形,高高翘起于身后,后腿各五只利爪,自然弯曲蹲踞于盖上。盖上呈六瓣莲花圆形,上面堆贴三周,数十颗乳钉和一枚绣球。狻猊凌空飞腾,背上鬣毛施卷,光彩照人。胫部与座面有孔连成一体,炉中燃之香气可从狻猊口中缭绕飘出,施天青釉,开细小纹片,造型大气,极为精美。

  北宋晚期汝窑狻猊熏炉,文庙窑珍品鉴赏

  下部莲纹香炉,由上下二层构成,上层扁圆形炉身模印三层莲瓣纹,莲瓣纹中又堆贴莲蓬,直口,口沿刻划12组各12齿纹,内折沿边凸起一圈成母口,可承狻猊盖,深腹,平底中有一小孔通气燃香,中部堆贴三龙首,栩栩如生。下层呈倒喇叭状于上层对称模印多层莲瓣纹。圈足外撇,足端无釉,垫圈烧制。灰白色胎、细腻洁净、釉呈淡天青色,莹润如玉、微乳浊呈玉质感,布满细纹开片,气泡“寥若晨星”。其与传世品釉色取胜汝器所不同的是,这套集模印、镂雕、堆贴、刻划、釉下彩融为一体的艺术品,造型高大、新颖独特,极为精致,是件当之无愧的国宝。

  这尊宋代汝窑狻猊熏炉的出现,丰富了汝窑的器类品种,填补了汝窑烧制工艺的空白。它说明“汝窑无大器”的传统观念值得商榷。此器可能是徐兢出使高丽所看到的仿汝同类器物,也证实了徐兢描写的可靠性。

  北宋晚期汝窑狻猊熏炉,文庙窑珍品鉴赏

  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狻猊熏炉的艺术价值是至高无上的。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其他窑口发现同类作品。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秀美亦可称大件,是汝窑巅峰之作。

  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栏目报名:一三二九七四七五二六六 栏目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480号

  (湖南电视台三楼)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

  汝窑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近似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窑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天青为贵,粉青为上,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

  汝窑大部分产品是用来供奉朝廷使用的。由于烧造时间短,传世品已难能可贵,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民谚流传。

  宋代汝窑狻猊熏炉的出现,其学术价值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把传统的青釉系瓷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青釉系瓷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表现在釉色、造型和装烧方式上,更重要的是,汝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瓷器的审美情趣,不再一味地追求瓷器外部的表现形式,从而更加重视器物内在的韵味,创造了一个审美新境界。

  北宋晚期汝窑狻猊熏炉,文庙窑珍品鉴赏

  北宋晚期汝窑狻猊熏炉,文庙窑珍品鉴赏

  北宋晚期汝窑狻猊熏炉,文庙窑珍品鉴赏

  北宋晚期汝窑狻猊熏炉,文庙窑珍品鉴赏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