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2018年02月01日 08:26 智库教育研究院作者:智库教育研究院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王猛(化名),高考理科状元,北大生物本科,Top50美国大学的研究生。这一个个耀眼的光环背后,本应有同样优秀的父母、幸福的家庭。然而让所有人都意料之外的是,12年前,他就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准备重回北大读心理学博士,自己救自己,解决这三十多年来长期压抑的心理问题。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痛诉自己父母曾经如何以“为你好”为名过度关爱控制自己的,并发给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万万没想到,一石掀起千层浪。原来中国不仅仅只有一个“王猛”,原来他仅仅是千千万万个“王猛”中的一个。

  为什么有这么多可怜的“王猛”?可能因为他们的背后都有从来不认为自己做错,坚信自己一切都为了孩子好的“中国式家长”。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式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到底做错了什么?

  1. 中国式家长,我爱你,就要在你的伤口上撒盐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在王猛的文章里反复提到,自己在学校里被别的同学嘲笑欺负时,他的父母不但不保护他,安慰他,反而会嘲笑他、训斥、反问他。

  比如小学一年级同学嘲笑他“很聪明但不会剥鸡蛋”,父母拒绝保护他,造成了王猛焦虑抠指甲的行为。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摘自王猛给父母的信

  再比如王猛说自己喜欢上奥数班,母亲不乐意。后来他奥数考试时文件夹丢了,母亲居然歇斯底里地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当孩子已经遭受挫折、侮辱、失败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还要在他的伤口上撒盐呢?难道挫折本身给他的教训还不够吗?

  回想一下当我们的孩子画画时弄脏衣服,下雨时走路滑到,考试时没有发挥好的时候,我们本能的第一句话会说什么?

  我们脱口而出的是不是,

  “不是告诉过你衣服很贵不要弄脏吗?”“不是告诉过你走路要小心不要滑倒吗?”“不是告诉过你考试要好好复习吗?”“你怎么这么笨?”

  情绪本身就有好有坏,我们每天遇到路上塞车、上班迟到、同事误解的时候也会有消极的情绪。连大人都无法学会情绪管理,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受挫失败时有消极的情绪呢?

  要知道,当我们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摔倒有多痛/差生是什么滋味”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的时候,我们已经变成了在孩子心上开枪的帮凶。

  2. 中国式家长,从不相信自己的孩子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中国式的家长,通常只有一个孩子,总不忍心放手让自己的独生子女去成长。

  中国式的家长,剪断了孩子的翅膀,却怪他们不会飞翔。

  据王猛的信里介绍,他五岁半上了父母单位自办的小学,从来没去过幼儿园。在此之前母亲一直把他关在家里,甚至指定他穿什么衣服。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从小连穿衣服的自由都没有的王猛,上了高中以后父母更加变本加厉。不知道为什么父母让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的他上了一所很差的中学。在那噩梦般的少年时期。他的父母从来不懂得倾听他的感受,当他说自己想跟校方交流时,父母根本不考虑他的感受,一直强调要王猛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校长不可能有错。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很多孩子拒绝跟家长沟通,就是因为当他们想跟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不听,不相信他们的感受。尊重是相互的,当我们再想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却已经被拉黑了。

  3. 中国式家长,只要成绩好,就是正常的孩子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王猛能够站出来,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向去北大读心理博士解决,就说明他已经在寻求外界的帮助并努力想解决这些问题。

  甚至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可能对过去的伤害已经能够释怀了。

  但是为什么他依然春节不回家并且拉黑父母呢?

  因为问题的始作俑者是他的父母。更要命的是,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做错了。

  “王猛从小成绩就这么好,这么正常,我们能有错吗?”

  “我们从小王猛的爷爷奶奶就是这么把我们带大的,我们周围的亲戚朋友也是这么管小孩的。

  打是亲骂是爱,我们能有错吗?”

  他的父母说“明明正常的孩子,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从小只要成绩好,父母和老师就高枕无忧,从来没有人关心过我们的性格、心理、情绪、人际交往、抗压能力等生理的各种问题。只要成绩不好,就粗暴强制的棍棒教育,禁止看闲书看电视上网,丝毫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

  也许成因如此,才会有中国式的家长亲手把自己孩子送到杨永信豫章书院这些非人的地方。

  事实上他们不仅错了,错得很离谱,更是他们把原本正常的孩子,逼到快要疯掉。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从小,因为王猛的母亲喜欢女孩,就把王猛打扮成女孩,甚至希望他有女孩的裙子、女孩爱哭的性格。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等王猛长大了,快要上大学了,居然又要在家庭旅行的时候,当着所有人的面安排自己儿子和两个陌生的女孩住在一个房间过夜。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痛诉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却等我道谢

  老实说,王猛的性别意识和取向没有受到影响已经是奇迹了。

  但是可怕的是,王猛不是一个人。这篇长文能激起共鸣,就是因为原来每个中国孩子心里也都有一万字。

  中国式家长,只要同样的教育在别人家里是可行的,不管这种方法多么糟糕多么暴力,都可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中国式家长,只要孩子成绩好,孩子就是正常的,自己的教育方法就没问题。

  中国式家长,永远不知道当你在等孩子道谢的时候,他们却在等你道歉。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