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34亿年前,地球下起一场200万年的大雨,帮恐龙登上王座

2.34亿年前,地球下起一场200万年的大雨,帮恐龙登上王座
2021年04月12日 09:07 新浪网 作者 奇点使者

  据史料记载,地球曾经历过五次大灭绝事件。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约4.4亿年前,化石研究显示,是一颗直径在10公里左右的小型天体引发了这场灾难。天体碰撞后产生了巨量尘烟,大量难以挥散的物质聚集在地球上空,导致地球所接收到光照大幅减少,地球由此踏入冰河时期。

  面对陌生的冰河时期,许多无脊椎动物惊慌失措,它们从没经历过这样的生活。面对严酷的环境,尽管它们努力生存,但最终依旧难以适应当时的生存环境,叶足动物门和古虫动物门都在这场灾难中消失。

  

  时间来到晚泥盆纪,地球上的生物迎来了第二次生存大考验,这次的考验主要是针对水生生物,尤其是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当时,浅水内的氧气含量极速下降,腕足动物、菊石等无脊椎动物的处境极为艰难。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发生于二叠纪与三叠纪之间,这场浩劫导致生物科数减少一半以上,物种数减少了至少90%。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出现在三叠纪与侏罗纪之间,牙形石类生物在这一时期全部灭绝。第五次大灭绝大家或许比较熟悉,因为那颗不安分的小星体,地球前任霸主恐龙不得已让出了霸主宝座,让人类有了“可乘之机”。

  成也自然,败也自然

  有个成语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是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的高度概括,寥寥几字,说尽了他的一生。韩信的成功源自于萧何的举荐,而害韩信丢掉生命的人,也是萧何。因此,历史上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

  恐龙的经历其实与历史名将韩信有几分相似,成就恐龙的是自然,让他脱颖而出、有机会成为地球霸主的是自然,而最后使它灭亡、逼它退位的也是自然。

  为何说自然成就了恐龙?

  多数人知晓的是恐龙灭亡的故事,在距今约6500万年的白垩纪,地球目睹了第五次大灭绝事件,恐龙便是在这一事件中灭亡。对于引发大灭绝的原因,存在陨石撞击说、大陆漂移说、气候变迁说等多个说法,目前未有明确定论。

  相比于恐龙后期的悲惨经历,了解恐龙成长史的人或许屈指可数。在距今约2.34亿年前,地球正处于卡尼期,当时其实也发生过一场小范围的生物灭绝事件。而引发此次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是当时的大雨,它持续不断地下了200万年。

  

  对于生活在当时的生物来说,它们穷尽一生也没能见到雨停的情景。据此,该事件也被称为“卡尼期洪积事件”。正是这场连绵不断的大雨,地球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原有的生物链进行了重组与洗牌,恐龙正是借此机会崛起。

  一场大雨为何能下200万年?

  相比于这场大雨带来的严重后果,大家可能更关心地球为何会迎来这场跨世纪大雨,它足足下了2个世纪,这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据资料记载,在二叠纪—三叠纪时期,地球大陆并不像今天这般条块分离,当时的大陆是连在一起、连成一大片的。这样的结构虽然有利于保持大陆的稳定性,但也存在一定弊端,比如海洋的水汽无法深入大陆内部,只能在临海边界区域不断徘徊,这便导致大陆内部无比干旱,地质人员找到的红色砂石便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长期的水旱失衡给这场跨世纪大雨埋下了伏笔,一场危机正在孕育。不巧的是,名为“兰格利亚”的区域也出现了问题,该地火山持续喷发了500余年,期间排放的二氧化碳难以计数,地球温度因此大幅升高,部分地区温度升高了7摄氏度。

  

  在火山的推动下,地球水汽的分布更加不均衡,一场大雨终于降临到地球。起初,生活在干旱区域的生物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曾经的荒漠区域也长出了茵茵绿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根系不发达的植物遭了殃,它们无法抵挡大雨的冲刷,经过一番拼死抵抗,它们最终还是无奈地松开了土地母亲的手。

  而根系相对发达的植物也同样感到压力山大,它们不断分泌树脂以求不被大雨带走,地质学家在多地找到的卡尼期时期的琥珀化石也证明了这一点。

  

  雨停后地球变成了什么模样?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兰格利亚的火山终于慢慢平静下来,内部的岩浆终于不再翻腾着想与地球见面,嚎啕大哭的天空也终于停止了哭泣,地球部分区域正慢慢恢复原本的干旱模样。

  虽然地球环境正慢慢恢复,但地球生物链却再也复原不到当初的样子,不少动物已在这场持续时间长达200万年的大雨中消失,许多无法适应环境的植物也不见了踪影。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大雨给原本处于生存劣势的恐龙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研究发现,卡尼期洪积事件发生以前,恐龙数量约占陆生脊椎动物总量的5%,而发生卡尼期洪积事件后,恐龙数量占到了90%,这一数据是结合恐龙的化石情况分析得来。

  

  恶劣的自然环境为何成就了恐龙?

  首先,植物是处于生物链的基础位置,这说明动物的生存与发展和植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雨过后,地球上的草原大面积减少,此前习惯于啃食地表小草的动物面临着严峻的食物危机。而高大的树木因为根部较发达,抗住了一次次考验,它们大多都生存了下来,这正好给能够吃到高处树叶的恐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其次,当时的蕨类植物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裸子植物,而裸子植物富含纤维,很多食草动物无法消化这一物质也面临着巨大的灭亡的危险。但恐龙不同,恐龙拥有狭长的肠道,它们能很好地消化裸子植物中的纤维物质。

  最后,当时的大陆是连成一片的,恐龙家族兴盛后便开始迅速扩张领地,大陆多地都出现了恐龙的身影,这为恐龙日后称霸也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结

  我们不难发现,地球生态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中。当出现多数生物难以接受的灭绝式灾难时,可能正好给边缘生物一个巨大的机会。若能把握好时机,便能战胜原本的优势生物,翻身成为地球的主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