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由狭缝生存到百花齐放,未来广东职业教育曙光在哪里?

由狭缝生存到百花齐放,未来广东职业教育曙光在哪里?
2018年03月13日 13:57 高新教育集团作者:高新教育集团

  前几天,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许玲认为“职业教育的广东经验可全国推广”,这一观点引起了职业教育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广东的职业教育现状到底如何,与全国其他区域职业教育的情况相比有哪些过人之处,又有哪些不足呢,今后广东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将何去何从?

  为此,小编专程采访了高新教育集团丁争鸣顾问,他向我们讲述了其40余年的职业教育生涯的所见所闻以及一些深刻感悟,为我们展现了广东职业教育从最初的狭缝生存到规模扩张再到今天百花齐放争创品牌的发展史。

  由狭缝生存到百花齐放,未来广东职业教育曙光在哪里?

  丁争鸣——高新教育集团顾问

  曾任广东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教育管理高级讲师,广东省技工学校省级教育督导员。从事中职(技工教育)教学和管理40余年,曾获得广东省技工学校优秀校长,原国家机械部机械工业技工学校优秀工作者荣誉,多次被评为广东省教研工作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原劳动厅、广东省人社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参编、主编(审)教材4本,代表作《职业技能教学》,撰写论文十余篇,代表作《广东技工学校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考》(获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论文一等奖)。长期从事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理念、发展战略、教学管理和技能实训的研究。

  以下是采访内容:

  Q:您之前担任过广东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教育管理高级讲师,广东省技工学校省级教育督导员,现被聘为高新教育集团职业教育事业板块顾问,是职业教育领域资深的老前辈,您的很多经历都可以说是业界现成的教科书,能否给我们详细谈一下您教育生涯中参与、见证过哪些重大的活动,印象最深刻的有哪些?

  A(丁争鸣):我是从93年从中专转到技校的,在此之前已经从事中专教育16年。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技校的发展还是比较弱的,无论是教学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非常差的。

  广东技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

  1992-2002年 技校发展小步快走的阶段

  1992年后广东技校能有小步快走的发展,首先是省委省政府逐年重视,每年给予一千七百万的专项资金支持技校发展;其次是原劳动厅解放思想,给了技校一些积极发展政策,如技校逐步开始面向市场办学,自主招生并允许适当收费,增加了学校财政经费的实力,同时促进了学校挖掘潜力去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基础条件和实训条件。还有就是加强了学校管理,如实行校长负责制;开展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实行教学质量督导试点;开展教研教改和技能竞赛等等。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技校以打基础求生存为目标的小步快发展格局,逐步迈向了办学水平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正规化。

  2003-2011年 快速发展规模扩张的黄金8年阶段

  这段时间,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技工教育,历届原省劳动厅省人社厅领导坚定支持技工教育,如主管省领导亲自带队到相关技校现场考察、现场定项目、现场定资金支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带动了各地市政府支持技工教育。

  省里的专项资金逐年增加,为技校基础办学条件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各个技校也抓住机遇,奋发向上,形成了技校大干快上,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的局面,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大大充实,办学能力也大大加强,招生人数、培训人数、教研教改成果、技能竞赛成绩节节攀升,在全国技工教育发展中独树一帜,多项领先。

  这段时间是广东技工教育在扶贫生政策、退役士兵培训政策、农民工培训政策、校企合作政策,特别是以百校千企合作等方面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的时期,大大提高了广东技工教育的品牌影响力。广东对技工教育还有一个政策就是大力支持民办技工教育的发展,所以在第二阶段民办技工学校也发展得非常迅猛,我们高新技校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成立的,同时也跟着这个阶段从规模发展步入到内涵发展。

  2012年-现在 由规模发展转为内涵发展的高端阶段

  因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技工教育规模发展过快而带来的办学资源紧缺、办学质量下降的问题,广东技工教育开始走向往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各个学校更加投入精力抓教学管理、实训管理、学生管理、师资队伍管理,特别是在示范校建设、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督导、教研科研课题和技能竞赛经常化方面,还有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方面等都使技校在内涵发展中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创设了学校品牌、专业品牌、教师品牌。同时,教研成果奖项大面积丰收、技能竞赛的金牌不断涌现。

  Q:当时广东的技校条件那么差,那全国其他区域的情况又怎么样呢?目前,广东跟全国其他区域的技校情况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A:当时全国其他区域的技校情况也是很差的。从近几十年来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广东在全国来说总体是领先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招生规模

  2、在校生规模

  3、学校总量(目前广东有150多所技工学校,其中公办约100所,民办50所左右;中专学校有200多所)

  4、设备的先进性

  5、教学理念的创新性

  6、学校参加各种国赛世界竞赛的金牌获得率

  7、教学教研成果

  但广东的职业教育也有其短板,主要在于教师队伍总体水平与大学相比有差距,知名教师占比不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还不够深入,重形式、重就业和实习的比较多,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并理解校企合作真正内涵的还是欠缺的。

  Q:您刚才提到广东职业教育的短板,那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如何改进这一短板?

  A:首先,要狠抓教学质量,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因为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师与学校知名度将随之提升。而且,教学工作做好了,德育工作的压力就减少了。心无长物,必生它念。如果孩子都专注于学习,自然就没有时间学坏。

  其次,要进一步研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这个专项工作,尽量把这个工作做实做深,做得更加符合技工教育的发展特点。研究这项工作,很重要的是教师要加强到企业的实训,增加到企业锻炼的时间和做实质性的技术技能工作。如果教师在校企合作这方面做得好的话,可能有利于教师创设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训教学方法方面会有更多更好的认识。当前非常需要教师创造属于广东技工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

  Q:基于何种原因,让您选择了高新教育集团,您看好集团的哪一块优势或者前景呢?

  A:首先,我对高新教育集团设立品牌中心比较感兴趣,我觉得这个品牌中心不是纯粹像企业的广告部、党政机关的宣传部。如我刚才所讲,技校发展至今,已经到了在规模中创品牌的关键时期。我通过品牌中心的设立,也看到了张天培董事长在职业教育这一块的高瞻远瞩。我非常期望品牌中心能把两个学校的品牌做出来,品牌打响了,学校招生、毕业生就业、学校知名度以及长远的发展会跟着提升。最重要的一点是能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得最好的时候,也就是产教融合做得最好的时候。因为只有学生认同企业的文化,才会对企业有忠诚度,这是金钱以及其他待遇无法比拟的。

  其次,我与高新技校有着非常深的缘分,对高新技校的发展比较了解。除此以外,我还非常喜欢高新技校的学校氛围,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都很好。

  最后,也是重要的一点,源自张天培董事长的人格魅力。在他身上我能感受到他对事业发展时刻保留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人的尊重。

  Q:您认为做好职业教育,我们还需要从哪方面去努力?中国职业教育如何才能走向世界,实现全球化,对整个国家的工业化信息化起到应有的贡献?

  A:职业教育在我国虽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相比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在思想意识方面,无论是政府的某些部门,、企业还是大众,普遍存在“重学历不重能力,重理论知识不重实际锻炼,重白领不重蓝领”现象;在政策法律方面,涉及职业教育的法律尚不健全,政策执行尚不到位,学历无法贯通,学分不能互认,学历没有对等,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有待提高等等,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思想观念的落后,创新意识的不足导致目前不少职业学校出现培养模式陈旧、教学资源不足等学生培养瓶颈。另一方面,企业虽然有人才需求,但大多数企业因企业成本及企业效益等原因,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校企合作流于表面,没有真正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在这里,高新教育集团关于职业教育新十年办学理念可以值得同行借鉴和学习:“学校产业化、专业企业化”,这个理念的提出已经可以说是站在全省职业教育学校校企合作办学思路的前沿。“专业企业化”将把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整合到与专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资源,与行业领先的企业或行业顶尖人才联合,成立由技工学校控股的合资、独资、合伙等多种形式的企业,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人才输送与企业盈亏息息相关,共同承担,彻底解决以往校企合作企业方参与力度不够,出现“两张皮”的问题。

  “学校产业化”则按专业把技工学校的学生、教师、自有企业以及产业链上的其他相关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事业部,再由事业部组建成各技工学校直属的产业集团,实现“走进的学校,看到的是企业”的办学新模式。

  广东职业教育发展至今,由最初的狭缝生存,到快速成长,再到今天的百花齐放,可以说是机遇,也可以说是挑战,我们确实需要勇敢创新,打破传统的思维局限,走出一条新的办学模式,我在这里要为高新教育集团旗下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创新点赞!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