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2018年04月09日 10:06 涟水生活作者:涟水生活

  最近去杭州西湖湖畔,欣初春桃绿的美景,去老城区逛著名的河坊街在一家专门卖铜制品的店铺,了一粒铜铸的花生钥匙扣,打算送给“花生友”。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所谓“花生友”即是爱“剥花生”的人,“花生”是近年香港流行的法,后续的句子是“等睇戏”,意思是隔岸火或嗑瓜子。“剥花生文化”在香港愈来愈强,有时事评论员更自诩“花生友”。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广东话中,很多俗和潮食物有,例如“白果”即杏,“食白果”普通的“白忙一扑个空”之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 整啥呢,又白忙活了 /

  有一道甜汤叫“白果腐竹糖水”,但凡面对重要关口如考试、等升职之类,决不会吃“白果腐竹糖水”,因迷信食白果兆头不好,减低成功机会。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吃葡萄要甜的,不吃酸的,做人也不可以有“酸葡萄”心理。“酸葡萄”指的是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说话酸溜溜带醋味。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语“葡萄”最先出讨论区,其取材自典名作伊索寓言中的《狐狸葡萄》,故事述狐狸看一棵葡萄,自己很想摘吃,但奈何自己爬不上吃它不到,便安慰自己那些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所以“酸葡萄”即指解除心不快,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使自己心理状态中解。香港最近有位政界名人就被改外号“葡萄”,原因?你懂的。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香港一走年轻人路线道,有感年轻人的快似有下跌现象,在去年始一:“有快的奶油”。“奶油”音“理由”,即“有快的理由”,以此口号为年轻人打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虽说香蕉含钾质,吃了上精神起,但叫人“食蕉”非真的方,而是人,叫人嘴(粤语:收)或不要多管事。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润发影《神》貌似印度人的角色:“朋友,你返去印度食蕉啦!”充满,全院当即大笑,成为经典金句。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食蕉的极粗鄙版本是“食屎”,一出,很易大打出手。“有‘食蕉’,不可乱来,要守秩序”,句中的“食蕉”并非骂人,而是指保安,因保安英文secure与食蕉谐音。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有,要小心“蕉皮”,“俾蕉皮你踩”即“蕉皮你踩上去”,蕉皮滑,人被滑倒广东话叫“跣人”(跣音线),即陷阱害人、出人。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蛋散”是一食品,炸得又薄又脆,一咬便散落,广东话叫人“蛋散”,用,毫不硬,一碰便散。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 广州蛋散 /

  此外,“旦散”亦是一种戏曲中的职业,因其职业于闲角一,遂用“旦散”二字形容用之人,可能是叫人做“蛋散”的另一由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梨,但“菠包”是香港原茶餐典地道包。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  港式 菠萝包 /

  但“菠萝鸡”不是菜式名称,而是指专占人便宜的无赖,出处是广州有间波罗庙专出售“波罗纸鸡”,给善信买回家图个吉利。

  在香港可做花生友, 绝不做“食蕉”人!

  罗纸鸡除用竹枝同纸制造外,“身”毛,引申歇后语“一味靠黐”,刺人专贪便宜。

  例如饭局后要结账,却有小家鬼借口早退不付分文,就会被指“正一菠萝鸡”=“百分百骗食贪心鬼”,面对这种真的笑不出来。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