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多次深入中国西北,考察成果轰动欧洲

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多次深入中国西北,考察成果轰动欧洲
2018年11月30日 17:28 新浪网 作者 小韩小校

  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多次深入中国西北,考察成果轰动欧洲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尔热瓦尔斯基

  欧洲人长久以来对中亚及中国西北地区兴趣浓厚,一则是因这一地域在地图上尚有许多空白等待填补,二则是它处于沟通东西方世界丝绸之路的要道,俄国人在16世纪就已经往来于此。至近代中亚探险的兴起,英国与俄国两大殖民势力展开的“大博弈”(The Great Game),使得这一地区成为探险家们竞相驱驰的“乐园”。抛开政治因素而言,中国西北广袤的土地上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资源,是从事地理学、博物学、历史学、人种学等学科研究的学者扬名立万之所,俄国皇家地理学会自然是野心勃勃。

  1870年,俄国皇家地理学会正式将中亚考察这一具有政治、军事和科学研究等多重价值的任务,交给了探险界的新贵普尔热瓦尔斯基。经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普尔热瓦尔斯基的第一次中国西北考察之行以内蒙古、甘肃、青海为主要目标。鄂尔多斯和青海地区尚未有进行过科学考察,是他闻名于世的绝佳场所。

  1870年11月,普尔热瓦尔斯基带着助手和两名哥萨克从中俄边界重镇恰克图出发,沿着当时重要的贸易商路行进1600公里,经库伦、张家口抵达北京。在抵达张家口后,考察队终于摆脱了一千多公里的戈壁荒漠和抢夺食物的渡鸦一路骚扰,沿着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前往东方帝国的心脏紫禁城。壁垒森严的城墙和高大威严的建筑强烈地吸引着他,而在城内的一番遭遇却让这种仰慕转变为深深的恼怒。城里所有的大门都紧闭着,所有的人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强烈的敌意,几乎没有旅店让他们住宿,“这里的人当面背面都把欧洲人叫‘鬼子’”。这个殖民主义思想深入骨髓的欧洲人面对京城的敌对态度,恶狠狠地说道:“大概只有欧洲人的枪炮,才能在这里干出一点事业。”为了应对接下来将会面对的危险,他将绝大多数装备换成武器和猎具,几乎可以武装一支小型军队。

  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多次深入中国西北,考察成果轰动欧洲

  身着皮衣的普尔热瓦尔斯基

  1871年2月底,普尔热瓦尔斯基一行4人和他忠实的猎犬“浮士德”从北京出发,前往北方的多伦诺尔、达里湖进行博物学调查,然后再向西绕过呼和浩特,沿着大青山抵达包头,渡过黄河到鄂尔多斯后,再沿着黄河河谷考察。在连日戈壁荒漠中的艰苦跋涉之后,他第一次见到蜿蜒曲折而又汹涌澎湃的黄河昂首迈入黄土高原的场景。尽管普尔热瓦尔斯基试图与当地人接触,但是依然无法改变他们对外国“鬼子”的敌视态度,既不卖粮食给他们,也不愿为他引路。他只得自己一边熟悉地形,一边通过打猎获取足够的食物,整个营地周围如同屠宰场一般,各个考察队员都成了屠夫。

  尽管鄂尔多斯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但普尔热瓦尔斯基不得不继续西行前往阿拉善地区,在定远营他受到了阿拉善亲王的热情接待。这位因长年吸食鸦片而面无血色的王爷的礼遇与好客让他倍感亲切与温暖,他的随从则趁机在城内做起了小生意,拿出在北京购买的铜镜、项链、小折刀、香皂向当地人贩卖,以数倍的价格卖出的商品让他赚的钱袋鼓鼓。由于经费即将告罄,清政府颁发的护照也只能抵达甘肃边界,普尔热瓦尔斯基朝思暮想的青海尚有600多公里远,考察队只得打道回府,返回北京再次筹集资金和办理护照。

  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多次深入中国西北,考察成果轰动欧洲

  位于今天圣彼 得堡亚历山大花园 的普尔热瓦尔斯基 半身雕像

  在北京,出于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考察为俄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中亚考察新资料贡献的赞赏,俄国驻北京公使馆弗兰格里将军协助他获取了一笔数额极大的考察借贷款,并从清政府那里得到了前往甘肃、青海和西藏的游历护照。能够前往青海湖和他心念许久的圣城拉萨。在重返阿拉善后,他再次拜访了阿拉善亲王,并且说服了一支青海的藏族商队同意与他们同行。跟随着商队,普尔热瓦尔斯基从定远营经甘肃,翻越祁连山、渡过大通河、路过天堂寺,抵达距西宁府60余公里的却藏寺,沿途获取了很多动植物标本。在却藏寺驻留期间,他对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大黄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得到一批种子准备带回俄国播种,这是千年以来丝绸之路上最紧俏的中国商品之一。

  1872年10月,普尔热瓦尔斯基一行沿着前往拉萨的古道行进,很快便抵达了他之前考察的目的地——高原明镜青海湖。他站在青海湖畔欣喜若狂,不由得大声疾呼:“我生平的梦想实现了!”在欣赏完美丽的湖光山色,听完关于青海湖的传说故事之后,普尔热瓦尔斯基转而着手进行在湖区考察的主要工作——捕捉野驴。在这里,他见到了1862年曾被达赖喇嘛派往北京觐见同治皇帝的西藏使者。后者告诉他,如果他能前往拉萨,一定会得到达赖喇嘛的最高规格的款待,让他心中燃起了对拉萨的无限向往。考察团捉襟见肘的经费,再次浇灭了他心中的火焰,考察队并没有立即前往西藏,而是沿着青海湖北岸,走进了柴达木盆地,但是拉萨和罗布泊两个目标始终在他心中摇摆。

  普尔热瓦尔斯基试图翻越唐古拉山奔赴西藏。在考察沿途,当地蒙古人不时向他说起通往罗布泊的路线和在荒原中神出鬼没的野骆驼和野马,在他的心里刻上了深刻印记。进入藏北地区后,荒漠中数不尽的野牦牛、岩羊、野驴、羚羊、熊、兔子、狐狸、狼令他应接不暇,有的动物成群结队数量能达到上千只。如此丰富的动物资源让酷爱狩猎的普尔热瓦尔斯基过足了瘾,有时候一次狩猎能达到近百只动物,可以供一百来号人吃上一个冬季。食物是取之不尽,但满地的鲜肉吃起来却是个麻烦,严寒的冬日让肉冻得硬邦邦的,将之解冻再煮熟熬成汤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饥肠辘辘的队员只能在晚上七八点才能吃上午餐。藏北地区严寒的冬季让考察队行进极为缓慢。1873年新年,筋疲力尽、弹尽粮绝的普尔热瓦尔斯基走到离拉萨850公里左右的巴颜喀拉山附近,再无力气前行,只得按原路折返。普尔热瓦尔斯基的第一次考察历时3年,行程1.2万公里,带回的上万件动植物搜集品,展示中国西北广袤大地上丰富的物种资源,令整个欧洲学术界轰动不已。回到俄国后,他将此次考察经历记录下来,写成《蒙古与唐古特地方》一书,畅销一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