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海南汽车走私玄机隐现(中)【连载】

08|海南汽车走私玄机隐现(中)【连载】
2018-06-01 11:37:15 禾颜阅车

【编者按】

汽车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最为紧密的晴雨表,它既是时代记忆也是社会表情。《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从而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号阅读。

海南汽车走私玄机隐现(中)【破冰之举】

导语:1985年,沿海城市汽车走私猖獗,海南尤甚,震惊全国,成为特大新闻。这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热过急过快导致汽车需求无序混乱的现状,同时也为汽车狂热拉开了序幕。

撰文/郝庆丰

【接上期:海南汽车走私玄机隐机(上)】

汽车进口"放行",市场闻风而动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站在历史的角度回顾此事件前前后后的一些情况,可能会给人们一些启迪。

一些数字说明了此次事件的严重性:海南岛一年内订购汽车8.9万辆,实际进口7.9万辆,事后上缴国家54800辆,自行销售2.06万辆。使用外汇5.7亿元(除区内自有外汇外,还到全国各地兑换外汇,致使美元从正常汇率1∶2.8涨到了1∶4甚至1∶6),同时使用贷款42.1亿元。订购量之大、之急使得某些日本汽车厂家无现货可供。

08|海南汽车走私玄机隐现(中)【连载】

图说:在海南大规模走私汽车期间,车辆的海外订购、岛内销售、运往岛外、海关手续、工商手续等,都是公开进行的

走私汽车规模如此之大令人咋舌,但有些迹象也令人费解。在海南大规模走私汽车期间,车辆的海外订购、岛内销售、运往岛外、海关手续、工商手续等,都是公开进行的。汽车海外订购也是由政府带队,即便是行贿索贿受贿倒汇等非法行为,也毫不避讳,几乎看不到遮遮掩掩的走私迹象。

追寻海南汽车走私案的轨迹,就要提到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文件《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1983年初,中央在两个月内先后三次召开会议讨论加快海南开放开发的方针政策,并形成《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这就是著名的"中央11号文件"。

08|海南汽车走私玄机隐现(中)【连载】

"11号文件"指出:"海南行政区可以根据需要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建设;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汇,进口若干海南市场短缺的消费品(包括国家控制进出口的商品)。"同时还明文规定"上列进出口物资和商品只限于海南行政区内使用和销售,不得向行政区外转销"。

据当时的《海南日报》报道,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邀请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办好经济特区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在谈了一些"放"的设想后,他话锋一转说:"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此后的4月29日,在北京会见美国著名企业家哈默时,他又说:"我们决定开发海南岛。利用天然气还可带动其他行业。"并指出:"海南岛自然条件不比台湾差,面积与台湾相当。"

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强调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当时台湾和海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个岛的面积和自然条件基本相同。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台湾与海南的经济情况相差无几,可后来就大不一样了。据198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台湾的GDP为海南的80倍,人均收入为海南的8倍。

当时海南的"穷"是什么概念呢?不少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竹楼里三块石头架个锅,两片竹篾编个床就是一个"家"。岛上地多人少,三分之一的土地处于荒芜状态。全岛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到3亿元人民币,有的地方人民公社想做个招牌的钱都没有,"贫穷落后"是当时海南岛的真实写照。

08|海南汽车走私玄机隐现(中)【连载】

图说:当时海南岛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到3亿元人民币, "贫穷落后"是当时海南岛的真实写照

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央领导的嘱托———超常发展,建设好海南特区,只是想想说说是不够的,没有资金的原始积累,经济不可能快速发展,只说不做也不是当时的区委书记兼行政公署主任雷宇的性格。

从哪儿弄到第一笔资金是雷宇上任后面对的也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当时伸手要到钱的可能性不大,也远远不够。于是中央给海南的特殊政策"11号文件"就成了雷宇的尚方宝剑,早一步发展的深圳特区就是把中央的扶持政策运用到了极致而迅速崛起的。

"11号文件"中提到的"海南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汇,进口若干海南市场短缺的消费品(包括国家控制进出口的商品)"的规定给了雷宇极大的启发。汽车是国家控制的紧俏商品,也是单价最高的商品。为了完成资金的原始积累,雷宇便把汽车作为首要目标,希望通过进口销售部分汽车完成资金的原始积累。

海南进口汽车符合"11号文件"的精神,而且他严格执行"11号文件"关于"进口的商品只限岛内使用"的规定。不仅是汽车,凡是依据"11号文件"进口的其他商品,他也不准出岛销售。因此,1984年上半年海南进口的汽车加在一起也就2000多辆。如果继续稳妥地发展下去,海南有可能因较快地完成资金的原始积累而迅速发展起来。

--------------------------------------------------------------------------未完待续

----------------------------------------主编点评------------------------------------

汽车为何一放就乱

往事如昨。提到海南岛,人们的记忆里并不是如今旅游度假和养老的热词,而是汽车走私。最近,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建设海南自贸区(港)时说,要坚决防止不切实际、头脑发热的倾向,重提海南历史上出现的汽车走私事件的教训。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汽车四十年》要把这一事件纳入作为一个重要历史细节呈现的原因所在。那么,这说明了什么?

需求匮乏,物资紧张。上个世纪80年代初,汽车是最易变现的紧俏"商品"。进口狂潮提示了发展经济和个人发财的捷径,也使不少人冒天下之大不韪,铤而走险。源自于沿海汽车走私疯狂到公开化的"海南汽车走私"案就是最典型的事件。以至于成了"汽车热"中最极端的例子。问题是,利用政策,发展经济,结果把经念歪了。本文以亲历方式记述了1984年发生在海南岛的汽车走私乱象:当时全国想买车的人潮水般地涌向海南,岛上到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汽车,就连南海舰队的大院里都停满了车。

这说明:汽车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这不仅是指汽车生产审批和布点,还有汽车流通和贸易。盛行于南方的汽车走私和拼装一度败坏了当地的形象,影响了制造业的发展。最典型的就是广标的退出,一度被解读为广州没有造车基础的依据之一,即便时广丰落地南沙时也曾遭类的似质疑过。时至今日,汽车走私不再可能,而汽车热的乱象依然存在,并甚嚣尘上,只是换了背景和名义罢了。

----------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郝庆丰,专注汽车消费维权研究。著有《汽车后市场时代》,译有《后汽车时代》。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行业新闻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