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英国维克斯坦克的苏联衍生版,苏联装甲部队中坚,T26轻型坦克

英国维克斯坦克的苏联衍生版,苏联装甲部队中坚,T26轻型坦克
2020年09月04日 20:32 新浪网 作者 人见人爱的雪中梅情感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坦克,估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T-34中型坦克、KV系列重型坦克,或是IS系列重型坦克。不过,这些坦克或是在苏德战争前夕诞生,或是在苏德战争中诞生。在这些坦克诞生之前,苏联坦克部队都是由各式各样的轻型坦克构成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为苏军服役多年的一款轻型坦克——T-26轻型坦克。

  一、苏联早期的坦克研发

  苏联红军是一支从创立开始,就处于快速发展和壮大的军队。在经历了俄国内战之后,苏联的军事家有时间对俄国内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做一个系统性整理,这对于苏军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其中,苏联的军事学家发现,俄国内战时期的战斗模式更倾向于发挥部队的机动性,而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模式。但传统的骑兵明显不适合为步兵提供机动作战时所必须的掩护力量和突破力量,坦克自然就成了苏军的首选。

  有鉴于,苏联在1926年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研发属于苏联自己的坦克。坦克的研发要求是制造一款,能够突破由两个师防守,战线宽度为十公里的战线。这个过程里苏联方面研究了多款坦克,比如说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意大利菲亚特FIAT-3000轻型坦克等。但是这些参考原型大多都存在有问题,比如说FT-17轻型坦克的37毫米坦克炮精度极差,显然不适合作为参考。

  但在这些外国坦克作为参考的前提下,苏联得以积累了相当程度的经验,并着手于研发自己的坦克。第一款坦克的研发代号为T-16,这款坦克基本属于FT-17轻型坦克的俄国版,只不过体积更小,重量也更为轻巧,但存在有相当程度的问题,故此被苏军放弃。但在1927年,苏军又开发了代号为T-18的轻型坦克,这种坦克也就是后来的'MS-1小型护卫坦克',是苏联第一款大量生产和列装的轻型坦克。

  在苏联的装备序列里,这种'MS-1小型护卫坦克'的性能较为一般,但在其诞生的1927年尚且够用。后期苏联也尝试过开发新的坦克,但因为新开发的T-24轻型坦克性能不佳而放弃。为此,苏联在1930年从英国引进了维克斯E型坦克,计划在对其研究后于1931年在维克斯E型坦克的基础上进行仿制工作。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决定,而诞生的坦克就是本文的主角,T-26轻型坦克。

  二、T-26轻型坦克

  这种T-26轻型坦克的制造工作由列宁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工厂完成,该厂为了完成任务还设立了专门的设计机械部,并在1931年下线交付苏军使用,称之为T-26/M1931。T-26/M1931轻型坦克的基础参数如下:车长4.88米,宽度3.41米,高度为2.41米,战斗全重10.5吨,乘员人数3人,车体和炮塔正面与两侧的装甲厚度均为15毫米,后部均为10毫米。虽然说数据比较一般,但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还是足够了。

  当时生产的T-26/M1931轻型坦克有两种构型,其中一种完全和维克斯E型轻型的构型一样,装备有两个配备DT轻机枪的小机枪塔。而另一种则非常特殊,是在一个大炮塔上,套进去两个可转向不同方向的小炮塔,左侧小炮塔配备DT轻机枪,右侧配备一门37毫米坦克炮。同时还有一种被称之为T-26TL型的指挥坦克,其特点是配备了苏联的制式无线电设备,并且在炮塔上有方形天线。

  很明显的是,这种T-26/M1931轻型坦克,在设计上是非常失败的,它是严格遵循英国的坦克掩护步兵的思路被设计出来的,如果用来进行装甲作战,那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不过它在当时倒是有两种比较特殊的衍生车型,一种是拆掉炮塔,安装了一个七米长坦克桥的ST-26型架桥坦克。另一种则是拆掉了武器,配备了火焰喷射器的OT-26型喷火坦克。在当年的和平情况下,苏军已经挖掘了T-26/M1931轻型坦克的全部潜力了。

  不过就如前文说的,T-26/M1931轻型坦克不适合坦克战,潜力也已经挖掘殆尽。因此T-26/M1931轻型坦克在1933年停产,取而代之的是T-26/M1933轻型坦克,它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个增大型炮塔,取消了过去的双炮塔设计,并且配备了一门M1931型45毫米坦克炮,生产工艺也从铆接工艺改为了焊接工艺,使得防御性大幅度提升。这种T-26/M1933轻型坦克在当时代表了苏联最高的坦克生产工艺,生产数量多达5500多辆,通常所说的T-26轻型坦克指的就是这一型号。

  三、实战中的T-26轻型坦克

  毫不客气的说,在T-34中型坦克诞生之前,T-26轻型坦克就是苏联坦克部队的中流砥柱,与BT系列快速坦克一起构成了苏联坦克部队。不过早期苏联坦克部队的基本战术是按照标准的英式坦克战术来设计的,以掩护步兵为主,因此并不提倡坦克部队独立进行作战。尤其是在西班牙内战时期,前去助战的苏联坦克纵队遭到德国秃鹰军团的反坦克火力屠杀之后,苏军就更不提倡坦克部队独立发起进攻了。

  但这不是说苏军装甲部队没有进行坦克战的能力,在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里,苏军装甲部队就和日本的安岗坦克支队爆发了苏军历史上第一次坦克战。此役双方坦克数量基本相当,日军配备的八九式中型坦克和九七式中型坦克,在性能上与T-26轻型坦克没有太大差距。可日军安岗坦克支队的作战经验不足,再加上其不屑于与步兵协同作战,所以未能将苏军装甲部队如何,反倒是被苏军的T-26坦克一顿暴打。

  可需要指出的是,此时已经是1939年,T-26轻型坦克已经明显有些落后了。尤其是在波兰战役中,苏军幸运的获得了一辆抛锚的德国三号中型坦克后,苏军猛然发现自己的T-26中型坦克在各方面均落后于三号中型坦克。为此,苏军开始着手于新一代中型坦克的研发,也就是T-34中型坦克。而T-26轻型坦克则注定了要被淘汰,按照苏军当时的坦克部队建设计划,T-26轻型坦克将被作为步兵支援力量,以弥补KV系列重型坦克的产量不足。

  这一设想在苏德战争得以实现——因为当时苏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坦克部队的损失极大,所以原本在设计上被用于掩护步兵的KV系列重型坦克就统统要交给坦克部队,而掩护步兵的任务彻底落到了T-26轻型坦克的身上。但在实际作战中,T-26轻型坦克过于薄弱的装甲和低劣的火力都不足于对步兵起到掩护作用,反倒是时常和步兵部队脱节,最后大量的被德军击毁,等到步兵找到这些T-26轻型坦克时,它们都已经成了燃烧的废铁了。

  结语

  可以证明的是,生产于三十年代初的T-26轻型坦克,在苏德战争时期已经不足以承担正面的作战任务了。但是T-26轻型坦克仍旧被改装成各型自行火炮,或是改装为火炮牵引车使用。在苏德战争中,无论是苏联还是德国,都对手上的T-26轻型坦克进行此等改装,以便适应战场情况(德军缴获过很多T-26轻型坦克)。而对于苏军而言,尽管T-26轻型坦克无法在战争中担当大任,可仍旧为赢得胜利做出了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