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十亿赌约”胜负已分,董明珠和雷军还会不会有下一个“赌局”

“十亿赌约”胜负已分,董明珠和雷军还会不会有下一个“赌局”
2019年03月20日 10:19 新浪网 作者 小点谈体育

  “十亿赌约”胜负已分,董明珠和雷军还会不会有下一个“赌局”

  董明珠和雷军的“十亿赌约”,最终以董明珠的胜利告终。3月19日,小米集团公布上市后首份年报表示,2018年该集团实现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52.6%;全年调整后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59.5%。

  早在1月17日,格力电器发布业绩预报显示,其2018年营业收入将达2000亿元-2010 亿元 ,净利润将达260亿元–2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1%。由此看来,格力电器营收至少将超小米250亿。而从净利润来看,格力更是小米的近3倍左右。

  “赌局”胜负已定,但是对于两家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业内看法不一。从长远来看,两家企业也都具备各自的优势和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

  胜负已定,谁将成为“潜力股”

  这场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的代表性企业之间的“赌局”,要追溯到五年前。2013年12月12日,在CCT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现场,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与小米掌门人雷军约定了一个“十亿赌约”。当时,雷军提出五年之内如果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输雷军1块钱,董明珠当场反击,将赌注定为10个亿。

  从营收来看,董明珠已经赢下这场赌局。对于这场赌局,第一观点创始人吴茂林指出,这场赌约并没有真正的输家,小米和格力两家企业都因为这场赌局获得了广泛的,节约了一大笔广告和营销费用,同时也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而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业内看法不一。吴茂林向蓝鲸产经记者表示,从体系来看,小米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拥有完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其生态链上拥有华米、云米等合作伙伴,而格力是一个单纯的硬件厂商。格力靠一个“拇指”行走,容易被“折断”,而小米的体系更具扩张的空间。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认为,从成长性来看,小米的持续成长性会更好,业绩的增长空间较大,而格力能实现2000亿营收已经十分吃力,2019年如果小米依然保持往年增速,两家企业的业绩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同时,他坦言,小米利润率远低于格力,企业经营质量无法与格力相比,从净利润上来讲,小米短期内无法赶上格力。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家电产业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认为,小米的净利润与利润率都和格力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按照小米的增长速度,未来其营收规模很可能超越格力,但是从规模、利润率上来看,小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超越格力。

  对于未来的发展,业内观点不同,就目前来看,两家企业也都具备各自的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家电/IT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则告诉蓝鲸产经记者,两家企业“赌局”背后其实是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博弈。就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而言,更需要的是格力这样的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格力更有能力改变中国企业缺芯少屏、大而不强的局面。而小米作为“空心化”运作的互联网企业,没有自己的工厂,其产品的芯片等核心技术都是采购而来,正如中兴手机缺芯事件一样,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会使中国的工业技术升级。

  小米:利润率较低,高端化任重道远

  作为“性价比”代表的小米,其业绩虽然取得大规模增长,但利润率低却是其面临的首要难题。营收逼近格力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只有格力的三分之一。

  丁少将认为,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正在下滑,作为小米的核心产品,其手机业务也面临着国内外手机厂商的夹击,增长空间会遇到天花板,而这将直接影响小米整体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此外,小米IOT(物联网)生态看似庞大,实则松散,由于产品较为低端,其品牌粘性也比较弱,产品线虽然宽泛,但是纵深的竞争力不足。

  “小米未来不仅要解决增速的问题,更要解决增长质量问题,提升品牌溢价和利润率。合理的利润空间才能保证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的支出,利润率太低无法保持正循环的发展状态,也会影响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丁少将表示。

  刘步尘向蓝鲸产经记者提出,小米提升品牌形象,完成从高性价比到高美誉度的转型比赚钱更重要,小米对标的企业应该是华为。

  事实上,小米也正在从“性价比”到“高端”的路上进行“试探”。1月10日,小米宣布旗下红米系列将独立成立“Redmi”品牌。3月18日,全新独立品牌红米(Redmi)在北京发布了红米Note 7 Pro和红米7。其中,红米7的起售价为699元(2GB+16GB),红米Note 7 Pro售价1599元(6GB+128GB)。

  小米集团副总裁兼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还提到,“我们把探索黑科技、追求极致体验的任务交给了小米,把死磕品质、追求极致性价比的任务交给了由红米升级而来的Redmi。”

  在业内人士看来,小米剥离红米的动作,正是其冲击高端战略的显现。但是,做了品牌区分之后,小米能否顺利走向高端还很难说。

  对此,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也表现的有些底气不足。2月17日,小米9发布之前,雷军曾在微博中表示,小米旗舰机一定要去掉性价比的束缚,专心做最好的产品,小米9的制造和研发成本绝对不便宜,价格也会比小米8贵不少。

  经过了一系列预热后,到了真正发布的时候,小米却显得有些“怯场”。在发布会中,小米9的最终定价,从3299元的“烟雾弹”,最后落实在了2999元。吴茂林认为,小米的低价印象已经形成基因,想要改变十分困难,但小米可以主打副品牌,提升副品牌的品牌价值,完成高端化。

  “从高端往低端走容易,但从低端向高端走非常困难。小米想要树立高端品牌形象依然任重道远。”丁少将说。

  格力:产品结构单一,追赶智慧家居步伐缓慢

  对于格力而言,仅靠空调带动的业绩恐难以维持其长期的发展。蓝鲸产经记者查阅格力电器业绩报告发现,2012年格力电器的空调业务营收占比约为89%;到了2018年上半年,空调在格力电器营收占比仍高达83%。

  丁少将表示,目前格力空调产品单一,对未来增长空间是一个挑战。此外,格力的多元化业务始终没有打开局面,冰箱、小家电都不能成为其分担利润的产品线,而芯片业务投入较大,利润率回收比较漫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中国市场的空调行业库存量大,而格力其他的产业尚未培育起来,对于格力而言,必须要培育出第二个像空调一样强势的板块。”刘步尘告诉蓝鲸产经记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大家电零售市场普遍比较低迷,全国空调产量为20486万台,同比增长10%。但2018年7-12月,空调市场的零售量和零售额同比增幅分别为-15.1%和-13.5%。

  另外,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以来,中国家电市场整体面临的压力较大,2018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累计8327亿元(包含25个常见品类),同比增长1.5%,这个数字仅是上年度的七分之一,中国家电市场面临着整体失速的危机。

  在家电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各个家电巨头都在向智慧家居布局。在AWE2019(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中,一方面有美的、海尔、海信等家电巨头发布智慧家居产品,布局智慧家庭解决方案,美的与海尔更是各自高调占据一整个展馆展示其智慧家居产品。另一方面,云米科技等互联网企业也在全屋互联网、智慧家居方面加快脚步,并利用性价比优势抢占市场,而格力在智慧家居领域中却稍显落寞。

  业内分析认为,这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格力产品线较为单一造成的,在其他产品没有具备规模化效应的时候,其很难在打通智慧家居方面有所作为。

  事实上,格力近年来也在进行多元化探索,但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手机不温不火,跨界汽车也因为银隆风波而一波三折,投入芯片也受到业内质疑,不久前的“全员销售”政策更是暴露出格力的营收压力。

  丁少将向蓝鲸产经记者指出,格力在智慧家电方面已经落后一步,未来应该在多品类、全场景、智慧家庭有所突破。同时,格力还具备自身的优势,在上游芯片占领核心科技的标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未来的营收目标。

  事实上,两家企业的“较量”背后是中国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体系的博弈。业内人士指出,这场赌局的意义并不在于谁输谁赢,其背后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如何融合发展,实现双赢,对于企业而言才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