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重视本土人才,还是吸引国外人才?求贤若渴,不必放弃尊严和利益

重视本土人才,还是吸引国外人才?求贤若渴,不必放弃尊严和利益
2021年01月18日 23:34 新浪网 作者 教育思享

  中国如何对待本土人才与国外人才?

  最近在媒体平台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小东发布了一个视频,内容说:“靠中国女人来吸引世界高端人才,这是巨大的耻辱,不是光荣”。诚然,我们无法得知是否有些专家力推这样的办法,来强化中国吸引世界人才的能力,但是就吸引高端人才,要借助中国女人,这的确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而这样的言论,的确也是让人大跌眼镜。中国的女人是中国的半边天,在中国,女人与男人有着同等的地位,要是按照这个观点,那岂不是吸引国外高端的女性人才,还需要借助中国男同胞?

  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当然,这其中不仅包括了中国本土人才,也包括了世界各地的人才。但是对于人才吸引,笔者以为中国表现出求贤若渴的低姿态,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利益,而且一个国家的强盛,也并非只是科技强大,还应该包括精神的强大。

  当年,中国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却敢于跨过鸭绿江和联军交战,逼得美国停战,为何?

  

  笔者以为正是中国不屈之精神,而这才是赢得他国尊重的根本。当今,中国崛起也并非只是科技的崛起,也应该包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崛起。而抛出“以女性吸引高端人才”观点的一些人,笔者以为他们缺乏的是“精神之钙”。

  中国欢迎世界人才,更真诚对待世界人才,但是却并非没有底线和原则。或许,这才是不卑不亢。

  

那么,到底是以本土人才为重,还是要加大吸引世界人才?

  首先,中国并非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也注定了中国的发展要以本土人才为主的格局。

  因此,毫无疑问,中国在发展中,应该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当初我们一直提倡“自力更生”,或许这也不应该局限于产业方面,也应包括人才的培养。

  有人或许疑惑,中国有着14亿人口,难道就培养不出顶尖的科学家么,还需要再吸引世界人才?其实每一种文化,甚至是文明都存在一定的“优势”,而这势必出现一些方面的“优势”,而吸收世界人才,或许也是一种文明的“互补”。

  

  而且,曾经因为闭关锁国,我们已经吃尽了苦头,因此吸引世界人才,对于当前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在吸引世界人才方面,包括对待中国本土人才,应该做的是低姿态却不卑微,更不必用“女人”作为筹码。而且真正的人才,更关注的是科研环境,想的是实现自我价值,能够施展抱负、学以致用,尤其是在自然学科方面的那些科学家。当然,对于一些人文学者,可能更注重感情,也更注重生活的阅历。

  不过,当前中国的发展和政策,可能更倾向于“生化环材”领域的科学家。

  

  其次,中国应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

  同时,应该改变基础教育的“识记”考察比重,培养高质量的本土科学家。当前,我们的基础教育依然存在大量“识记”的知识,而且在许多升学考察中,比重依然不小,或许前人的记忆,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但是却也封死了孩子探究另外一条道路的机会。因此,降低“识记”的考察比重,实际上非常重要。当然,这也并非否定“识记”的价值,只是给基础教育的孩子留一个探寻的路也极为有必要。

  至于高等教育,很多年前,我们高校通过扩招,很快让大学生多了起来,但是数量多,质量不高的现象,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扭转,而且还因为数量多,有限的教育资源分散到每一个大学生,导致每一个大学生的培养都成为“蜻蜓点水”,那么高等教育有怎么孕育出大量高质量的科学家?

  

  最后,“人才”概念不应该滥用。

  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城市打出了“人才”新政,也让“人才”二字火了很久,可是笔者以为浮躁的“人才”标签,并非是对人才的尊重,而是对“人才”的伤害。

  因此,自始至终,中国的发展重任,不应该寄托于世界人才,而应该聚焦在本土人才,因为本土人才有根,更容易认同自己的国家。

  求贤若渴,不应放弃尊严和利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