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如何看待中国科研成果丰硕,国产科研设备缺乏?10年后会改变吗

如何看待中国科研成果丰硕,国产科研设备缺乏?10年后会改变吗
2021年01月23日 18:57 新浪网 作者 教育思享

  中国科研10年前“跛脚”严重,10年后好了么?

  10年前,有人引用了科技部前副部长刘燕华的一句话:“中国购买科研仪器的热潮不知救活了多少外国公司!”可见中国科研仪器的匮乏。

一方面是中国科研成果的硕果累累,一方面却是中国科研方面的一大痛点。

  

  现实是,中国科学家依靠外国仪器比较严重。

  10年前,北京大学的朱星爆出了一组数据:中国每年上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有60%用于进口设备,甚至某些领域的高端仪器100%依赖进口,而且每年在进口仪器方面花费高达几十亿美元,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一数据还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仪器却被禁运。

  

  10年前,有人做过调研,提出了我国的科学仪器研究和制造方面,非但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很多。或许,有人并不认为科研仪器的重要,但是恰恰是科研仪器的匮乏,总是让中国科研跛脚走路。

  当年,施一公团队通过采购冷冻电镜,在清华建成冷冻电镜中心,让清华在生命学科加速前行,从颜宁到后来的万蕊雪。

  

  10年前,我们发现,中国关键科研仪器装备严重依赖国外技术,而且中国大量的科研经费用于购买国外昂贵的科学仪器,让中国科研负重前行。但是10年后,中国科研仪器方面的现状有所改变了么?

  在2020年,中国的科研方面被国外制裁,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然而,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不假,但是工厂中放着不少德国和日本的设备,技术却源于美国。

  这或许,就是美国制裁中国的底气。

  

  而中国部分科研人员为何偏向在国外做研究?人才外流的根源,或许并非是不爱国,而是科研人员做研究存在“无米之炊”。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科研人员出国留学,甚至留在国外做研究,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这样的问题,并非一两个科学家可以改变,而是需要“国家队”的合力改变。

  也许,不少尖端的科研设备的缺乏,可能通过货币购买,但是却存在随时“断供”的风险。过去的中兴事件,最近的华为“断供”事件,无不是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中国崛起道路上,还有许多坎坷要过,而国外人的傲慢,或许就是因为中国还没有掌握很多核心技术和核心设备。

  

  也许,中国需要大量先进的科技应用在中国,但是更期待大量的科研成果出现在中国,最底层的科研成果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我们更期待的是研发在中国,制造在中国,应用也在中国,在中国形成一个科研的闭环。

  诚然卡脖子很痛,10年前的痛,10年后却依然痛。

  10年前的一份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中国需要在多方面做出改变。前不久,大量的民营资本抢占“菜篮子”,受到了众人的批评,很多人期待这些民营资本能够投入到科技研发,投入到中国科研硬软环境的建设之中,而不是依靠资本体量,赚最“快”的钱,赚最“容易”的钱。不得不说,民营资本可能发展也并不容易,但是却不能只知道管好自己的“钱包”。

  

  有人做过统计,中国从一个产品中,尤其是高尖端产品中,获得的利润极低,以至于中国成为了世界的“打工人”。

  或许,科研的投入很大,或许科研的投入周期很长,但是用“科技”赚钱,难道不香吗?只是下个10年,中国科研跛脚走路的现状会不会发生本质的改变?

  显然,每一个中国人都满怀期待着中国科研的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