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大才女美国求学7年,却得不到博士学位,从金门大桥一跃而下

北大才女美国求学7年,却得不到博士学位,从金门大桥一跃而下
2021年04月14日 22:45 新浪网 作者 宝妈育儿微课

  都说“考博容易读博难”,在国内读博不易,在美国读博更不易。美国大学博士研究生四年毕业率不到30%,而十年毕业率不到70%,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一位北大才女在美国读博7年却无法毕业,她的决定让人心痛。

01

  在美国留学7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北大才女的决定让人心疼

  在许多人眼里,能凭真本事考入北大,那已经是高考千万考生中的佼佼者了,唐晓琳就是这样一个学霸,2004年考入北大,就读空间物理专业。

  唐晓琳本科四年表现十分优秀,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拿到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研究生入学资格,并在两年后取得硕士学位。那时她想在学术上走得更远,于是决心考博,并顺利考取了犹他州大学的博士。

  然而唐晓琳读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读到第7年时,尽管她发表了6篇论文,达到了毕业的标准,却因为一些原因依然没有获得博士学位,而在国内读博的许多同学早就毕业工作了。

  7年的科研学术生活让唐晓琳绝望,她丧失了对实验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身处异国他乡,家人在千里之外,无法毕业的压力更是让她喘不过气来,于是她心里萌生出了轻生的想法,也多次向朋友们表达内心的悲凉已经轻生的念头。

  于是,唐晓琳失踪了,这件事再被人讨论,已是校方宣布唐晓琳死亡消息时了。

  唐晓琳被确认为投河自尽,地点正是她曾经向朋友透露的金门大桥,也是在失联的那天,她从金门大桥一跃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唐晓琳自尽的消息传开后,网友们十分心痛,不过也有许多人不理解:怎么这么想不开呢?能考上北大许多人做梦都能笑醒,读了硕士研究生也很厉害了,真没必要在博士这棵树上吊死。

02

  为什么优秀的北大才女会选择自尽?也许有这3方面原因

  1.导师施加的压力大

  了解过美国研究生体系的人都知道,美国大学导师的权力十分大,几乎可以说学生的未来掌握在导师手里,能不能毕业,什么时候毕业,毕业了有没有好工作,都能由导师决定。“唐晓琳事件”发生后,许多留美学生表示这和导师脱不了关系。

  唐晓琳发表论文的数量明明已经够了,但却无法毕业,很有可能是导师从中作梗,导师平时施加的压力也让唐晓琳喘不过气来,从而让她变得绝望。

  2.家人的“无作为”

  一个人的压力,不仅来源于外人,更多地来源于家人,很多家长渴望孩子优秀和成功,却不允许孩子平庸或失败。

  唐晓琳从北大到犹他州大学,在她家人的眼里无疑是优秀的,他们很难接受孩子无法博士毕业的现实,即使发现孩子的异常,也可能会劝孩子再坚持一把,不然这么多年岂不是白费了?

  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的唐晓琳更加绝望,她不敢轻易中途转系,也不敢放弃博士学位,只能选择最极端的方法逃避了。

  3.个人因素影响

  继续还是退出,终究是个人的选择,唐晓琳读7年博士无法毕业,压力巨大,很大的原因是她的预期想法和现实发生了冲突,作为高材生,她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然而现实中却无法实现目标,因此她很难接受这个现实,慢慢变得抑郁和焦躁,更加无法认清现实,从而导致了悲剧。

  其实唐晓琳事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究竟什么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不是当事人,无法得知。其实每一个悲剧发生之前,我们都有许多机会去预防,最早的预防,可以从孩子的童年开始。

03

  真的爱孩子,就应先关注他们的心理

  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大多时候能拥有积极的想法,可以有效减小抑郁和焦躁的几率。家长爱孩子,就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理解孩子的想法,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让孩子敢于面对失败,能够接受平庸。

  当发现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后需要及时干预,帮助孩子驱散心理阴霾,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就能防止孩子走向极端。

  人的一生坎坷无数,生命还在,一切都可以重来,无论什么时候,家都应该是孩子的避风港。

  今日互动话题:你怎么看待“唐晓琳事件”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