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别让药物毁了孩子听力, 基因检测可防范药物性耳聋

别让药物毁了孩子听力, 基因检测可防范药物性耳聋
2021年01月26日 14:29 新浪网 作者 安润心健康

  我国每年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发现约为3万左右听障新生儿。还有6~8万患有迟发性耳聋的患儿被发现。耳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认知和交流能力,同时也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新生儿中每1000人中就有3个是重度以上的先天性耳聋,而就算是正常人群也有5%的耳聋基因携带率。此外,儿童中存在药物性致聋基因携带者,一旦接触此类药物,极易致聋。

  

  儿童用药应格外谨慎

  氨基糖甙类药物具有耳毒性

  药物性耳聋临床表现不一,除耳聋外,可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共济失调等,伴随症状可先于或后于耳聋出现,由此导致的听力损失程度差异很大,重者可致全聋。至今已有18类100多种药物被证实对听力有影响,每一类致聋药物机理不尽相同,有些药物导致的耳聋一旦形成,则是永久性损害。药物性耳聋一般为双侧、永久性耳聋,往往是不可逆的。

  其中主要是氨基糖甙类药物,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这些抗生素类药物之所以会造成儿童耳聋,是因为它们具有耳毒性,容易对儿童的听觉神经系统造成伤害。专家建议,儿童用药应格外谨慎,原则上不使用有明确耳毒性的氨基糖甙类药物。

  

  全面保护孩子听力健康

  从耳聋基因检测开始

  线粒体DNAA1555G基因:线粒体DNA A1555G基因突变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耳聋关系密切。

  GJB2基因:GJB2基因和先天性聋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先天性聋患者中携带有GJB2基因突变的约占20%。

  PDS基因:PDS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GJB3基因:相对较少。

  上述四种基因引起的耳聋约占整个遗传性耳聋的80%。进行这四种基因的检测,可以明确大部分遗传性耳聋的原因。

  对于药物中毒性耳聋,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唯一的办法就是要预防,要做到:早发现, 早诊断, 早预防!

  耳聋基因筛查的意义不仅在于可及早发现遗传因素的先天性聋儿,及早采取干预和康复措施,而且通过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发现潜在的药物性耳聋患儿,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和预警携带药物性耳聋敏感基因的个体。

  基因检测报告上都会注明了哪些药物要禁用或慎用,给予明确和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和提示,家长在带孩子看病时,即可将检测报告出示给医生,避免药物性致聋的悲剧。

  ----安润心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