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人社局最新回复:员工感染新冠算工伤吗?工资应该怎么付?

人社局最新回复:员工感染新冠算工伤吗?工资应该怎么付?
2022年12月21日 14:21 新浪网 作者 财合税

  2022年12月7日,《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3号)(以下简称“新十条”)发布。

  

  “新十条”对于防控措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产生了一些劳动用工方面的常见疑难问题:

  员工新冠阳性在家隔离,是正常发放工资还是按照病假发放病假工资?

  员工感染了新冠,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

  员工身体不适,能否拒绝来公司到岗上班?……

  本期汇总了一些高频热点问题,尽可能地为大家答疑解惑。因政策持续更新变化,部分答案仅供参考,请以最新政策为准。

  

  十大劳动用工高频问题

  问题一:员工确诊新冠,工资如何发放?可以按照病假处理吗?

  答:根据当前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确诊员工在隔离治疗期间按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工资,隔离治疗期结束后,仍需继续治疗的,按照病假处理,发放病假工资。

  感染者隔离,是政府的要求,具有强制性,只是可以选择居家隔离而已,既然是隔离,就应正常支付隔离治疗期间的工资。但只有在“隔离”治疗期间才需正常支付工资,隔离结束后仍需治疗的,则享受病假待遇。

  但要注意的是,各地方可能存在细化操作,比如北京有这样的规定:有证据证明劳动者本人不遵守政府防控措施导致被隔离治疗或接受医学观察无法提供劳动的,用人单位可以比照事假处理。具体以各地政策为准。

  依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明电〔2020〕5号)第一条规定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合会《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

  (六) 保障职工工资待遇权益。对因依法被隔离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要指导企业按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隔离期结束后,对仍需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职工,按医疗期有关规定支付工资。

  问题二:员工确诊后,符合条件采取居家隔离的,如何判定隔离的起止时间进而确定工资发放?

  答:若员工感染后采取居家隔离,未去医院也没有医学检查证明,建议第一时间让员工提交抗原检测阳性证明,同时出具社区对于员工感染阳性居家隔离的纸质证明。

  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则,可要求员工每日报备健康及抗原检测结果。

  在隔离第6至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检测Ct值>35的解除隔离,按照目前的政策规定,确诊首日至解除隔离之日,按各地确诊工资支付操作,即按提供正常劳动来支付正常工资,直至满足解除隔离条件。

  依据:

  《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 (2022) 113号

  (三)优化调整隔离方式

  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问题三:员工家里有人阳性,员工居家隔离,工资如何支付?

  答:仍需要全额支付。根据新十条的规定:“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也就是说,密接者也是政府要求的隔离,所以,按人社厅明电〔2020〕5号的规定,也是正常发放工资。

  问题四:员工如果确认为密接,工资应当如何支付?如何给假?

  答: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明确规定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可以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在这5天居家隔离或者集中隔离期间企业应倡导员工远程办公,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也不得随意降低员工工资,需要按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工资。

  若密接员工在隔离期间确诊阳性,则参照上述阳性确诊政策支付工资。

  问题五:从减轻企业用工成本的角度出发,无症状者、密接者,能否安排年休假呢?

  答:“新十条”规定,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以居家隔离,加强健康监测,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对于密接者及无症状者,用人单位应正常发放工资。

  但是,无症状者、密接者虽然需要隔离,但不属于需停工治疗者,此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安排远程办公让其正常提供劳动,也就是说,安排年休假也是合理的。

  可参考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保保障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处置导则》规定:

  “对2月9日之后,因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期到岗的职工或仍不具备复工条件的企业,要指导企业通过安排职工居家远程办公或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企业自设福利假等各类假的方式,协商解决无法复工问题。”

  然而该观点目前有较大的争议,因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合会《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中表述:

  (六)保障职工工资待遇权益。对因依法被隔离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要指导企业按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即隔离者均需正常支付工资。

  问题六:员工由于疫情管控无法返岗上班,如何处理?

  答:对因受疫情影响职工不能按期到岗或企业不能开工生产的,比如公司大厦封控或者居住地临时管控的,有条件的企业可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的工作方式远程办公。

  对不具备远办公条件的企业,安排职工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企业自设福利假,综合调剂年度内休息日等进行抵扣,所有抵扣使用完结后,员工还在隔离状态的,仍需要按照正常工资标准进行支付。

  或者企业可与员工另行协商工资支付,协商不成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按照工资支付有关规定处理。

  问题七:员工能否以单位有人曾感染阳性为由,主张单位不提供安全工作环境而拒绝出勤?

  答:员工不能以此为理由拒绝出勤。“新十条”明确“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此外,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二十条”)中,也没有限制曾经感染的场所要限制复工,因而除非政府要求封控不得复工,否则员工均应正常出勤。

  若员工确实有困难的,比如三期女员工,在企业经营情况和员工岗位工作可以允许其通过网络、电话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的,可酌情安排员工在家办公;不具备在家办公条件的,企业要求全员工必须返岗保障经营情况下,可按事假处理或同员工协商一致待岗,并明确待岗工资标准。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举证的角度来看,建议企业把劝导过程留存相关沟通记录,或可以发送书面通知 (《返岗通知书》)。

  问题八:员工出差感染新冠,是否认定工伤?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答:按人社部有关规定,只有医护工作者或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新冠病毒预防和救治工作职责,感染的或感染后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疫情出现之前,部分地区的工伤保险条例对”疫情“”疫病“作为认定或视同工伤的规定,比如广东、四川、河南等地。

  新冠疫情出现之后,部分地方专就疫情也发布了是否认定工伤的政策,如厦门、江浙在一些特定情形下,会被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可享受工伤待遇,如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国家宣布的疫区工作而感染疫病的,职工在提供志愿活动中感染疫病或受到其他伤害的,或在疫情防控期间因履行工作职责而感染新冠肺炎的。

  依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 (人社部函(2020] 11号)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和救治工作中,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 (2019年修正)

  第十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四)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依法宣布为疫区的地方工作而感染疫病的。

  3、《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 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二职工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依法宣布为疫区的地方工作而感染该传染病的;《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规定,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前往疫区工作而感染该疫病的,视同工伤。

  4、《厦门市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与工资支付政策指引》

  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工伤认定

  (二十一)企业职工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国家宣布的疫区工作而感染疫病的,应按“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情形认定为工伤。

  (二十二)企业职工在提供志愿活动中感染疫病或受到其他伤害,应按“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5、《关于规范涉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民事法律纠纷的实施意见 (试行)》 (浙高法民一[2020]1号)

  5.劳动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因履行工作职责而感染新冠肺炎,认定为工伤的,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问题九:员工隐瞒阳性上岗,导致他人感染的公司能否要求赔偿?

  答:造成经济损失的,可以按规定要求赔偿。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因此,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的前提是造成经济损失,否则不能要求劳动者赔偿。另外,每月的扣除具有限额规定:

  

  问题十:公司因疫情停工停产,如何发放工资?

  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明电[2020]5号)规定,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规避风险,企业应当怎样做?

  “新十条”中有一句话:“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

  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把疫情防控措施的决定权让渡给了用人单位。那么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什么行动,才能避免各种不利后果呢?这里有几条建议可供参考。

  1. 成立疫情管控工作小组

  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公司需要提前设置相关的决策机制,各种突发问题和应急处置需要高效的沟通渠道。

  2. 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疫情防控政策

  申请居家办公的条件、违反防疫政策的相关违纪惩戒措施等都要完善。

  3. 提前准备应急预案

  详细罗列员工可能遭遇的紧急情况,并准备相应的应对措施,采购相应药物、抗原检测盒等。

  4. 从严控制员工外出出差

  出差需要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无形中增加各种感染风险,应当从严控制员工外出出差。

  5. 组织个人疫情防护培训

  让全体员工科学认识新冠病毒的危害,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规范相关行为标准,尽可能减少员工在社会活动中被暴露感染的风险。还可以制作疫情个人防护指导手册,指导员工居家抗疫。

  6. 完善薪酬福利休假政策

  由于国家放宽居家隔离,对于各种疫情和突发情况导致的缺勤,应明确请假程序、员工需披露的信息、需完成的休假程序、公司安排停工停产的条件、薪资标准、福利标准等,规范各类权利义务。

  7. 加强疫情期间的个人信息保护

  员工的核酸报告、治疗记录等均属于员工的个人敏感信息,但同时企业要平衡其他员工的知情权、公司用工自主权,故应当制定必要规范加强个人信息的搜集、存储和保密管理,在做好保密的前提下,员工应配合与疫情防控有关的指令。

  8. 密切关注各地疫情和就医状况

  目前各地管控措施和相关的管理手段仍有差异,如阳性无症状感染者能否外出可能存在不同的管理手段,企业应当及时了解当地具体政策,为员工提供指导和帮助。

  9. 重新准备闭环生产方案

  对于无法安排居家办公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如果无法承受大面积感染导致的停工,则需要提前准备封闭生产方案。公司可增加相关薪酬福利待遇以及激励条件来满足相关生产需求,同时匹配核酸和抗原等检测资源。

  

  核酸检测收费后

  个人的核酸检测费能不能报销?

  因工作原因发生的核酸检测费,即使是个人抬头的发票,也可以进行报销,并且公司还可以进行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曾就这个问题做过回复:

  

  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12366纳税服务中心答复:

  您好!您提交的问题已收悉,现针对您所提供的信息回复如下:

  企业为员工返岗所支出的核酸检测费用可以作为费用全额扣除。

  一、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

  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总的来说,个人抬头发票想税前扣除,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由客观原因决定的某些支出,发票抬头只能开员工个人而无法开具给企业。

  (2)相关的支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应该由企业负担。即根据收入相关性原则,从根源和性质上来说个人费用是为了企业取得收入发生的必要支出,应由公司承担。

  来源:会计说、人力葵花、中国会计报等-END-财务不懂法,法务不懂税财合税,让你远离财税风险,不多交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湖北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