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建区:争取地铁2号线南延至厚田,争取4、5、7号线延伸至…

新建区:争取地铁2号线南延至厚田,争取4、5、7号线延伸至…
2021年04月12日 17:57 新浪网 作者 深度南昌2018

  近日,南昌新建区人民政府发布了《新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围绕传统工业、现代产业、文旅教育、农业生态、商业商贸、交通布局等都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信息量十足。

  其中提及了备受大家关注的“地铁规划”,《纲要》中提到:

  努力争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地铁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城市轨道交通向新建区延伸。配合推进实施南昌地铁1号线北延工程设置兴业大道站、昌北机场站,远期争取昌北国际机场北延至海昏侯景区争取地铁2号线南延至厚田乡进一步提升厚田沙漠景区旅游价值,为新建区厚田景区发展增添新动力配合推进南昌地铁4号线工程设置白马山站、裕丰街站、璜溪站,积极争取在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设站,远期争取白马山站南延至石埠镇,强化新建区与老城区之间紧密联系积极融入南昌地铁5号线、7号线等规划线路建设,争取其向新建区延伸

  《新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如下:

  总体发展定位

  综合研判新建区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机遇挑战,全面贯彻省委、市委指示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持系统性观念,坚持解放思想担当实干,立足区情实际,明确我区今后五年总的发展定位是,紧紧围绕“打造产城融合的现代产业新城新区,建设实力繁荣和谐新建”的目标要求,重点发力“三区三园”,全面推进“六区同创”

  工业强区。围绕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机电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招引一批龙头旗舰型企业、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和重大重点产业项目,形成以百亿级企业为龙头、十亿级企业为主体、亿元级企业为基础的行业骨干企业群,推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工业体量迈上新台阶。支持推进绿色食品、出版印刷、能源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更新和升级改造。在新建经开区内规划设立特色产业园和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发展动能强、亩产税收高、确有用地需求的中小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夯实新建经开区“千亿级产业园、国家级开发区”产业承载平台。

  商贸旺区。引进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园和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实现商贸服务业总量扩大、品质提升、业态创新。依托大型商业综合体,打造区域特色商业街,引进中高端消费品牌入驻,优化业态布局,做大商圈经济和夜市经济,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农业特区。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定位,坚持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建设、特色化打造,大力发展特色种养、观光休闲、民宿经济、设施农业、精深加工等特色农业产业,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提升特色优势农业质量效益。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和旅游休闲、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重大农业产业平台,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南昌溪霞现代农业园区和南昌植物园,形成“一体两翼、两园互补、产学研用”的发展新格局。

  文旅活区。按照“一产围绕旅游提升、二产支撑旅游做强、三产融合旅游延展、文化联姻旅游做大、城市结合旅游做靓”的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思路,深入挖掘整理全区文脉、地脉、人脉、水脉资源,整合区域内重点旅游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小镇,串点成链、连景成片,形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格局。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为依托,带动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引进综合实力雄厚、引领带动能力强劲的文化旅游企业,布局大型旅游开发项目,促进地域山水人文资源尽快转化为产业资本。积极培育发展高端文旅业态,完善文旅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配套,精心打造“海昏古国、西山福地、溪霞田园、厚田体育、象山森林、南矶观鸟”等文旅名片,不断提升本区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数字兴区。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城市数字化“三化”改革,大力培育AR/VR、5G应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产业,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体系。拓展生活及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运用,探索构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安创建“一屏全观”的数字城区治理体系。

  生态立区。坚持“两山”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完善生态优势转化机制,打造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升级版,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决打好“三大保卫战”,加强溪霞水库、象山森林公园、梦山风景区、南矶湿地、环鄱阳湖西侧生态旅游带等生态敏感区保护,全面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捕,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净土芬芳。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引导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和理念,全面提高土地、水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立足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新业态和新趋势,着力推进“一核两重”产业发展总战略,强攻产业、主攻工业,三产协同,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融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产业新城新区提供坚实的支撑。

  以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为导向,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关键,通过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核心企业,做大做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机电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强化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支撑。力争2025年,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合计突破750亿元。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坚持以做大做强整车制造与研发为主线,以打造和提升特色零部件产业为重点,着力突破关键领域、完善创新服务、延补汽车服务链条、推动汽车产业实施国际化战略。重点推动以江西五十铃、江铃晶马等为龙头的整车研发制造,巩固已有的整车、专用车及其专用底盘产品线,加快发展符合国家安全、节能、环保法规要求的整车和专用车。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产品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的领军企业,完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实现关键零部件“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到2025年,力争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培育2~3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整车企业,基本建成国家级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基地。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前沿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助推实体经济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换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1、物联网:依托南昌工控云创港物联网产业园项目,形成可中试、可研发、可办公的智能物联网发展环境,依托江西淘鑫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创新资源集聚,打造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物联网创新生态城。

  2、电子信息:依托乾照光电蓝绿芯片生产基地建设,聚焦光电LED、通信设备主导产品体系,打通从材料、外延、芯片、封装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完整产业集群。

  3、AR/VR:依托科骏•国际AR/VR科创产业城、三极光电、极目科技项目,集聚发展AR/VR软硬件研发生产、内容制作与交易,以及教育、视听、游戏等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项目支撑

  1、南昌工控云创港物联网产业园:以创新驱动和融合应用为主线,构建核心技术、产品服务、商业模式“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路径,推进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和运营服务协同发展,建设产业能级高、带动能力强、集聚效应好的全省物联网产业中心。“十四五”时期累计实施物联网示范应用20项以上,到2025年,力争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物联网产业领军企业1家,超5亿的龙头企业3家,超千万骨干企业20家以上,集聚产业链核心企业30家以上。

  2、南昌乾照光电基地(二期):总投资15亿元,主要建设LED行业生产、研发、销售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地标,打造“南昌光谷”新名片,建设亚洲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基地。

  3、维科LG电池合资项目:项目总投资20亿元,用地约300亩。依托全球电池制造商之首韩国LG化学先进技术支撑,建设锂电池智能制造基地,规划产能为2000万只/月。

  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拟投资20亿元,依托中国电子集团,以构建央企为龙头的双创服务体系为抓手,形成央企对接、产业聚集、协同创新三大服务平台,着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5、协进LED研发生产基地:规划用地470亩,建设3000KK/月产能的LED封装生产线。

  6、江西科骏·国际AR/VR科创城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主要建设国际AR/VR产业中心、国家级AR/VR创新创业基地、工信部通信信号考试中心、zSpace全球软件研发中心、AR/VR人才培训基地及专家楼等。

  7、三极光电VR/AR光电模组项目:总投资3亿元,项目拟租赁新建经开区江西京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厂房,规划建设光学镜片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VR/AR头部显示装置,专用应用相机(车载、运动、无人机、360度相机等),精密光学零件,移动通信系统,光学仪器,消费性电子产品及其周边产品等。

  8、VR应用设备生产基地:项目位于新建经开区,总投资20亿元,根据南昌市VR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依托新建区现有VR产业平台基础,整合江西科骏、三极光电、极目科技等优势VR企业资源,打造新建区VR应用设备生产基地,为南昌市VR产业发展赋能。

  9、5G+VR智慧教育示范应用项目:总投资1.73亿元,拟选择一批学校作为5G+VR智慧教育项目基地。包括5G+VR资源云平台,不低于300门VR学科课件、VR+STEAM教学资源包(赣文化系列)、5G+VR云课堂、5G+AR互动教室覆盖100所2万名学生的学业分析提升系统、智慧课堂助手等内容。

  10、南昌腾讯智慧产业园:项目位于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1200亩,建设南昌腾讯智慧产业园。

  机电装备制造产业。以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为主阵地,推进机电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

  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重点

  1、轨道交通装备:加大对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中国中车轨道交通(南昌)生产基地的扶持力度,积极研发高铁、地铁、动车整车制造和大型养护机械,打造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整车制造和大型养护机械制造基地。

  2、电力装备:重点扶持中电建江西装备公司、江西第二电力设备、东佳信电缆、新华电缆、开开电缆、越光电缆、赣越电缆等企业,大力发展大型节能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电力输配用高原型开关成套电器,微电网关键设备,电线电缆产品,电动汽车充电站(桩)关键设备,智能配电网关键设备,高效节能电机等高技术产品。

  3、环保装备:以金达莱等环保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环境智能自动监控服务平台及环境监测智能设备,智能空气净化设备,智能环保水工装备,传统制造业节能设备、生活节能产品、固废处理和水处理设备。

  4、其他装备业:以康达电梯为龙头,重点发展智能电梯、自动扶梯、自动电梯、无机房电梯及高速电梯等产品及配套零部件,提高产品可靠性、安全性,形成稳定、可靠、相对齐全的零部件配套能力,努力打造特色产业链。以金科交通为龙头,支持道路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警示监视、交通智慧管理等高端智能装备。

  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项目支撑

  1、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总投资62.47亿元,占地约3000亩,分3期建设。一期约投资50亿元,用地约780亩,规划建设企业总部基地、科技研发区、生产制造区、企业定制区、综合服务区。到2025年,项目二期建设基本完成,重点引进轨道车辆维修、新制式轨道交通车辆、轨道车辆核心部件等产业,预期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打造江西省轨道交通高科技创新与服务产业基地。

  2、东佳信线缆生产基地项目:江西科本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规划用地约80亩,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约5.2万平方米,仓库3.8万平方米,办公楼3880平方米,其他配套建筑1120平方米。

  3、爱环仕智能酒店设备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主要对传统酒店进行智能升级,建设智能客房助手、智能前台、智能送物、智能迎宾、智能客服等智能酒店设备,提供具有核心价值的智能服务。

  4、中核集团大型无人货运飞机制造基地:规划用地约1300亩,建设无人机研发设计院、生产总装厂、培训学校和飞行控制中心。

  5、新型路桥装备生产基地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00亩,计划建设交通装备及配套件。

  6、创泽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产业基地:规划用地1550亩,将打造集机器人研发、制造、创新孵化为一体的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做旺现代服务业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高品质发展,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态,构建以都市商圈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核心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业态集聚的服务业空间新布局,推进服务业扩容提质,为全力打造大南昌都市副中心提供强劲产业支撑。到2025年,力争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

  1、促进高端商务服务集聚。规划、优化全区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布局,构建南昌市重要的商务营运中心。依托毗邻红谷滩区南昌中央商务区的区位优势,打造以绿地双创中心为核心的高端商务核心区。培育“商务+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头部企业在九望新城、绿地双创中心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细分领域平台企业,引进一批服务能力突出、商业模式成熟的综合性平台企业。引进一批工业设计机构,建设工业设计服务交易市场,推动设计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现代供应链、检验检测认证、商务咨询、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服务业。

  2、提升现代金融业服务水平。依托城区金融产业基础,促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聚集,实现与南昌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发展。加大金融产业招商力度,推进重点企业总部、投融资和金融后台项目在我区落户,链接国内外优质金融资源,打造新的金融服务发展增长极。完善城市核心商贸区的金融配套支撑,大力引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融资担保、商业保理等金融机构在我区入驻设点。稳步推动光大、华夏、民生、广发、平安等竞争实力较强的股份制银行落地营业,增强融资造血功能,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推动“江西省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江西省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线上融资对接平台应用,搭建政企银高效对接机制,增强服务小微客户能力;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助推中至集团、洪兴大药房、朝晖城建等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3、加快发展智慧电商新业态。依托“南昌市旅游电子商务与农村电子商务重点发展区”的定位,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商产业。依托淘鑫电子商务与农业物联网生态链优势,加快发展网红经济、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做好电商示范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电商创业和企业转型氛围。推进实体零售企业与跨境电商进口企业开展采购供应链合作,设立跨境电商线下体验销售店,打造物联网特色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特色新经济园区,做优物流、支付、金融、保险、海外仓等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支持江西赣铁物流、江西康莱特医药、江西华宏星汽车等公司拓展电商销售业务。到2025年,形成10个以上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建设江西省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和发展高地。

  4、推进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化。抢抓5G时代智慧物流发展机遇,大力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形成内外联通、相互衔接、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商贸物流设施改造和模式创新,充分发挥“铁公机水”的立体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共享物流,加快物流设施现代化改造。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升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大力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实施以冷链、物流仓储、商贸物流园区、城乡配送平台、图书发行、医药仓储六大板块为重点的商贸智慧物流领域“03专项”行动,提升交通组织保障水平。着力推进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工作,发展连锁企业统一配送、零担运输“落地配”、线上线下统一配送、农村末端配送四种城乡配送智慧物流模式,畅通流通血脉,提升城市功能。加速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和物流标准化试点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全省物流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大力建设农副产品、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家居建材等物流集散中心,加快推进鑫润物流园、华南城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江西省最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园。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项目支撑

  1、新南昌建材大市场(鑫润物流园二期)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680亩,总建筑面积将达100多万平方,主要建设会展中心区、商业区、住宅区、物流仓储用房区以及展示交易中心区五大区块。打造江西最大石材市场及江西首创石材业CBD商业模式,联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倾力打造集贸易、展览、仓储、物流、金融设计、信息为一体的商业生态系统。建成后将为我省及我国中部地区的石材业提供最佳的综合服务。预估年产值30亿元,可为望城新区创建税收约2000万元,同时可为附近区域提供约3000余个就业岗位。

  2、国盛证券总部项目:项目投资10亿元。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将注册地以及呼叫中心、运营中心等主要经营场所迁至新建区,精准对接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为我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主要通过增加专业人员配置、储备上市项目、重点服务投行项目、大力开发债券融资、积极推动“新三板”和区域市场挂牌等措施,充分发挥证券中介机构作用,着力培育和繁荣金融市场。

  3、巴夫洛互联网+农业项目:总投资1亿元,项目选址在新建区溪霞现代农业园区,以溪霞现代农业园区为中心,利用自建电商平台,实时为固定的客户群体进行线上订单,线下配送业务。

  4、华南城物流产业园二期:总投资10亿元,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目前1#至8#仓库已报批报建,主要建设地基基础工程、地上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消防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智能化工程、室外道路及管线安装工程等,总工程量约为8.9万平米正加速推进。

  5、新建冷链及配套基地项目:总投资1.7亿元,建设生猪及家禽屠宰产业集待宰车间、屠宰车间、分割车间,冷库(包括高温冷库和低温冷库),食品安全检测及科研楼、辅料仓库、办公楼、员工宿舍于一体的现代化屠宰厂。

  1、加强都市商圈建设。科学谋划空间布局立体化、功能定位差异化、商业文化本土化、业态发展都市化的重点商圈建设。加强综合体之间连通互动,实施商圈赋能升级,构建智慧商圈生态产业链发展体系,推动商贸服务迈向中高端。以世纪万象城、新时代购物广场、新建中心、沃尔玛超市等为载体,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打造精品购物商圈。以新城吾悦广场、居之家•香江家居、麦德龙大卖场等为载体,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打造购物消费新势力中心商圈;以乌沙河滨水商业街等为载体,重点发展商贸服务、酒吧茶艺、休闲娱乐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打造生态休闲消费圈。以首创•奥特莱斯、欢乐大世界、居然之家、南昌大都会、伊丽铭豪大酒店等为载体,形成融入商务办公、商贸服务、住宿餐饮、休闲娱乐、金融信息于一体的多业态活力商业圈。以新建城万达广场、新建文化中心、新建城体育中心等为载体,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休闲娱乐、文化创意和体育健身等业态,打造昌西极具辐射力的商贸文体消费圈。依托都市商圈建设,力争将我区打造成为繁荣南昌商贸服务业的又一重要窗口和南昌中央商务区副中心。

  2、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提升现代服务集聚能力、打造服务业新增长极为目标,进一步整合要素资源,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我区现代服务业错位集聚发展。以国际双创中心、绿地•中央公园、绿滋肴•云镜生态园为载体,建设大型休闲购物广场、五星级酒店、高端房地产、高档写字楼、大型餐饮娱乐等,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以打造西山万寿文化广场、南昌汉代海昏侯遗址公园、汪山土库为切入点,巩固和提升已有西山道教文化特色小镇、溪霞度假休闲特色小镇等2个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加快推进大塘坪府第文化特色小镇和流湖温泉养生旅游小镇的规划和建设,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以华南城电商物流基地、医药物流园、江铃实顺物流、江西出版集团新华物流、蓝海科技物流、鑫润物流园等项目建设为抓手,带动我区公路物流业进一步聚集规模,提升档次,集约发展,打造为昌西南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充分利用赣江黄金水道、昌北国际机场等区位、交通优势,形成航空、公路、铁路、水运高效衔接、互动发展的联运格局,加快引进和培育航空物流产业龙头企业,提升航空物流产业的竞争力,打造为空港物流服务业集聚区。以江西省第一批省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依托淘鑫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中至互联网数据中心基地、国际AR/VR科教产业创新城等项目,积极发展商务办公、电子商务、休闲购物、酒店餐饮、互联网服务、软件信息等新兴高端产业,打造为有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区。

  3、打造区域商贸品牌。做大做强以林恩、汪氏蜜蜂、大塘清明酒、老俵哥等为代表的本土原创商贸品牌,实施品牌名牌化战略,支持新建原创品牌产品进商超,鼓励设立“新建制造”精品馆。聚焦“江西老字号”“南昌老字号”发展,加大老字号品牌宣传推广,积极组织相关企业赴全国各地参会参展,振兴激活老字号。支持本土商贸企业发展直营连锁,提升本土品牌市场影响力。以补齐短板为重点,加大商贸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零售商、奢侈品牌旗舰店,打造高端时尚消费中心,进一步优化商贸领域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进一步提升商贸消费层次、规模和水平,增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住宿餐饮业,加大引进国内外酒店管理公司、知名连锁品牌酒店力度,填补星级酒店空白,提升城市形象。

  4、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以“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为抓手,推进社区商贸服务业多样化、专业化、精准化发展。加快建设“优家优社区驿站”项目,积极发展便民商业网点,推动建设集生活缴费、家电维修、代办邮快件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加速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纵深推进城区农贸市场综合整治行动,建立健全城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考核机制,进一步提升乡镇农贸市场品质。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支持设置社区智能快件箱等末端服务设施,大力引进“盒马鲜生”“苏鲜生”“京东之家”等知名O2O电商品牌,提高全区住宅小区智能快件箱覆盖率。探索服务、信息、营销和物流“四网合一”,促进电商、零售、物业、快递等社区服务功能跨界融合,整合社区电商、社区网点和配送平台,提供线上下单、线下体验、便捷支付、网订店取、配送到家等服务。

  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项目支撑

  1、居然之家家居生活MALL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面积约360亩,建设以家居生活MALL和奥林匹克文化博物馆为核心,配套商住共同构建家居健康运动生活港,项目包含国际家居会展、阿里巴巴智慧家居服务、居然室内高级定制设计和装修,高端家居销售、奥林匹克文化展示、室内运动场馆、甲级办公和活力动感社区等一站式家居生活体验中心。

  2、绿地国际商贸中心:项目总投资120亿元,用地面积约734亩,规划建设全球商品贸易港、缤纷城、进口商品直销中心、铂瑞酒店、总部办公、公寓、教育、居住等功能板块。围绕“新零售”“新形势”“新未来”主题,构建立足南昌、面向中部地区的集贸易、会展、酒店、办公、配套于一体的全产业聚合高地。

  3、智慧农博城:规划用地1760亩,建设集农产品交易会展、大数据分析、农业贸易为一体的数字农业服务示范基地。

  做优数字经济

  以打造九望新城再造一座“昌西新城”为契机,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统筹谋划、整体跟进、重点突破,集聚壮大先发优势数字产业、加速布局新兴前沿数字产业、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构建全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到2025年,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35%以上,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成为全市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产业数字化变革示范地、数字城市建设样板地和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集聚地。

  (一)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

  1、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数字文化优势产业。依托中至科技集团数字文化基地项目,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园,大力构筑数字文化产业链,积极培育云演绎、云展览、沉浸式等新型文化业态,重点发展动漫游戏、电子竞技、文创设计、广告会展、出版印刷、网络文化和网络数字营销等数字文化消费,做大做强数字文化优势产业。积极举办全国性动漫节、音乐节和电子竞技赛事等活动,吸引有实力的动漫、游戏、电子竞技及其衍生品生产制造企业落户。到2025年,我区数字文化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5亿元。

  2、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大数据·云计算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江西(新建)科创产业城项目建设,依托省级政务信息化建设运营平台——云上(江西)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中科院及沈阳东软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软云联集团有限公司等,不断吸引互联网巨头和行业领军企业入驻,打造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好国家级孵化器科创中心、省市级大数据•云计算中心、数字智慧园、金融中心、城市(大脑)展示中心、总部基地等,研发形成一批自主创新的大数据优秀产品,培育壮大大数据•云计算新兴产业。到2025年,培育5-7家具有竞争力的大数据•云计算产业新兴龙头企业,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70亿元,建设成为市内重要数据资源集散中心和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地。

  3、推进物联网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物联网及电商产业。推进南昌工控云创港和江西淘鑫电子商务产业基地项目招商运营,打造物联网产业园,大力发展物联网智慧产业。依托工控云创港可中试、可研发、可办公的产业楼宇形态的发展优势,形成产--城--秀互补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体系。到2025年,力争引进100家以上轻资产企业入驻,全力打造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生态产业链。依托淘鑫电子商务与农业物联网生态链优势,加快发展网红经济、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探索推广“以销定产”等新生产方式。到2025年,力争引进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及配套企业不少于200家,电商交易额达到500亿元,打造成为市内有影响力的农业物联网创新示范区。

  4、推进AR/VR和信创产业园建设,巩固提升AR/VR前沿产业。积极推进科骏·国际AR/VR科创产业城、三极光电和极目科技投产运营,打造AR/VR产业园,加快产业项目落地,推进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巩固提升AR/VR前沿产业。到2025年,力争AR/VR产业规模达到10亿元,建设成为全市VR/AR产业重要基地。全力推进中国电子·江西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基地落地运营,围绕地方信创替代、产业升级以及现代数字城市建设与运营,以中国电子集团为龙头,引入中国系统、中国长城、中国软件等旗下企业,集聚南昌本地及整个江西区域的产业企业、高校院所、服务机构、专业人才等生态资源,建成以PK体系为核心、兼容其它主流路线的信创产业全要素集聚区。到2025年,引入信创相关软硬件企业30家以上,打造成为江西省信创产业高地。

  数字经济发展的项目支撑

  1、江西(新建)科创产业城项目:项目总投资300亿元,用地约5000亩,以建设智慧、创新、生态产业新城为目标,产业聚焦于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建设“大数据•物联网”研究中心,国家级孵化器科创中心、中科瀚实产教实训基地、金融中心、城市(大脑)展示中心、总部基地、国际商务酒店、医养中心、九年制义务及国际学校、职业教育基地、智慧社区等。

  2、中国长城(江西)自主创新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租赁工控云创港3-2栋厂房,一期计划投资约5000万元,建设自主创新计算机整机研发生产线和创新中心,项目主营产品和服务涵盖国产化、安全计算机和服务器等相关零组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维修服务,力争一期投产后具备10万台/年的生产规模,三年内实现30万台/年整机生产能力。

  3、中国电子信创产业联盟(江西)基地项目:总投资2亿元,按照“一基两院三中心”建设模式,以南昌市为核心向全省辐射,集聚一批信创产业生态企业和特色产业领域企业,与省内高校及科学院合作互通,在基于PKS体系的生态建设、技术攻关、适配认证、应用研发等方面发挥核心推动作用,带动江西整体信创产业生态圈,形成信创生态产业联盟,打造全国乃至中部地区信创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4、SAP中部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项目总投资5亿元,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以本地化运营和服务为支撑,重点打造“两个平台,一个基地”即企业信息化、智能制造大数据服务创新平台,产业生态联盟创新平台,工业4.0人才培训基地。

  5、淘鑫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江西博士科技孵化基地):打造国内领先、适应我省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数据化发展的物联网生态链,建设中国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物联网创新生态园区。引进博士科技平台,建设创新体验中心。立足新建成立江西博士俱乐部,建设全球创新中心江西分公司。

  6、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约46.31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吸引互联网企业入驻,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数据共享平台。

  7、中软云联集团总部基地项目:中软云联集团有限公司拟将中软云联集团及其下属的4家企业迁入新建区,总投资1亿元,建设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数字服务平台。

  8、中南高科•新建数字化智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4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263亩,依托开发区主导产业,建设集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生产企业总部、产品展示、生产制造和生产配套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智造产业园。

  9、中国系统智慧城市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积极参与信息基础设施与重点应用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以及城市数据的汇聚、治理和开发利用,带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及现代数字城市领域重点企业、顶尖团队、高端人才和技术要素在新建区聚集。

  10、“数字新建 智慧城区”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其中工程费用1.8亿元,其他费用0.2亿元。以“1+1+2+N”为建设架构,打造一云、一中心、两中台、多个应用场景。一云:基于安全可控的信创云平台,建设新建区信创云及X86云;一中心:基于新基建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设新建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两中台:建设新建区城市数据中台和数字技术中台;多个应用场景:以一云两中台为底座,以场景化应用为牵引,重点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管理、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领域打造多个区级特色场景应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信创云及安全工程、运营中心平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一网共治平台以及智慧平安小区、智慧平安校园、智慧平安景区、数字工地、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数字党建、城市服务门户等多个应用场景。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在功能布局上设立机房、展示中心、指挥中心等。

  11、新建区医疗信息共享中心:总投资3000万元,完善“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医共体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公共卫生系统、中医特色信息化建设等。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以基础设施补短板、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为导向,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合理布局、提升品质的要求,加强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水利网,全力建设安全、高效、清洁能源体系,积极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综合立体、功能完备、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积极争取配合过境铁路建设。按照“网络完善、能力提升”的思路,积极争取过境铁路建设,争取在新建区形成“三纵两横”铁路网。以新建快速铁路为重点,积极争取与配合常岳昌高铁、京九高铁昌九段建设,促进南昌与九江两市形成“1小时经济圈”。围绕提升大南昌都市圈的引领作用,积极配合推进南昌—高安城际铁路、南昌—丰城城际铁路建设。

  着力健全公路网络布局。以服务区域经济协作为导向,加快推进内外通道建设,依托南昌西二环绕城高速、南昌西二环绕城高速的建设,重点推进溪霞互通、南昌北互通、厚田互通、流湖互通、西山互通、西山北互通等建设,力争下新建片区形成“一纵两横两互通”高速公路网,上新建片区形成“两纵两横五互通”的高速公路网,提升对外交通能力和过境疏解能力。优化干线公路网络布局,重点推进G320绕城改道工程、G316新祺周至溪霞乡改建工程、S103黄湖闸至南矶改建工程,S101昌邑至五七靶场改建工程、S509铁河乡至金桥乡改建工程,稳步推进干线公路建设,争取在上新建片区打造形成“两纵两横四联”干线公路网络,在下新建片区打造形成“一纵一横两环四射”干线公路网络,实现干线公路全面覆盖乡镇、重点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区、3A级以上景区等主要交通节点。到2025年底,全区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92.2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到333.2公里。

  努力争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地铁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城市轨道交通向新建区延伸。配合推进实施南昌地铁1号线北延工程,设置兴业大道站、昌北机场站,远期争取昌北国际机场北延至海昏侯景区。争取地铁2号线南延至厚田乡,进一步提升厚田沙漠景区旅游价值,为新建区厚田景区发展增添新动力。配合推进南昌地铁4号线工程,设置白马山站、裕丰街站、璜溪站,积极争取在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设站,远期争取白马山站南延至石埠镇,强化新建区与老城区之间紧密联系。积极融入南昌地铁5号线、7号线等规划线路建设,争取其向新建区延伸。

  推进水运和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南昌港龙头岗综合码头二期建设,进一步提升龙头岗综合码头货物运输能力。以厚田港区、龙头岗港区、北郊港区等为重点,积极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稳步推进以龙头岗港区的铁路专用线、各港区公路连接线和城市道路建设,强化集疏运服务功能,提升货物中转能力。提升航道标准,积极争取3000吨级航道工程建设。以解决船舶均临岸临时系泊的问题为导向,规划建设龙头岗港区锚地。积极开展南昌昌北机场三期工程建设,把昌北国际机场打造为集民航、高铁、地铁、长途客运、公交等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以此为依托,推进周边乡镇发展空港物流。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实施“东融、西拓、南建、北合、中优”城市发展战略。全面分析研判新一轮行政区域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施“东融、西扩、南建、北合、中优”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东融”。依托省级行政中心和红谷滩城市核能升级,积极对接融入红谷滩中央商务区和金融商务区,完成江中路北延、学院南大道北延、石岗路北延、新建大道东延、宜春大街东延、抚州大街东延、上饶大街东延、龙兴大街东延等连接红谷滩中心区、红角洲片区、九龙湖片区的道路建设,积极推进地铁5号线、7号线等规划线路以及红谷滩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向我区延伸对接。全面加强与九龙湖片区的科技新城、中央政务区之间的融入对接。

  ——“西拓”。向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320国道以北工业园区西拓路网工程和项目布局,推进望城片区连片开发,市政公用城、新建城实现两城呼应,在祥云大道以南再造一座新城,同时,依托南昌西二环建设,将厚田、流湖、石岗、西山、松湖等乡镇纳入到新建城市西拓建设规划总体布局。以锦江为纽带,突出休闲旅游和生态宜居功能,与中心城区形成互动发展格局,把西部片区乡镇打造成集文旅融合、品质居住、生态涵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区。

  ——“南建”。深化九望新城、新丰新城、石埠镇片区与九龙湖、昌西南等片区的有机对接,重点建设九望新城、新丰新城等。依托江西(新建)科创城,打造数字经济产业新高地;依托绿地国际贸易港,率先布局新城区三产引领带动项目;依托新丰新城,布局一批时尚居住、健康养老、高端乐活空间。以望城为中心,以厚田休闲组团、西山文化组团为支撑,延320国道产业走廊向南拓展,突出宜产、宜业、宜居、宜游等多重功能。

  ——“北合”。向北围绕赣江新区、空港新城等建设,充分利用乐化-樵舍组团建设和开发,与赣江新区、空港新城建设协同跟进、融合发展。以赣江新区核心区为中心,以象山生态组团为支撑,延赣江生态走廊向北拓展,突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引领和生态涵养保护等功能。

  ——“中优”。重点围绕长堎片区、望城片区、望城新区,加快优化中心城区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配套,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微改造,加快推进欣悦湖片区“三馆一中心”、体育公园、学校、医院等建设,推进地铁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老城区品质功能短板。严格按照南昌市建筑风貌品质管控要求加强中心城区城市建筑风貌管控,建立建筑和谐、风貌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九望新城重大建设项目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年度考核”的原则,加快推进九望新城重大项目建设。

  1、交通路网建设项目

  三年内开工建设23条市政道路路网,建设长度为61.01公里,总投资63.69亿元,三年内完成投资41.81亿元。具体三年计划如下:

  2021年目标:开工建设15条道路,总长度40.04公里,总投资43.95亿元,完成投资7.24亿元。其中主干路6条,分别为梦山大道南段(武功山大道-茶桐街)、抚州大街(石埠大道-南昌绕城高速)、上饶大街(石埠大道-南昌绕城高速)、石埠大道(武功山大道-昌栗高速)、坚磨大道(武功山大道-昌栗高速)、宜春大街(石埠大道-南昌绕城高速),次干路4条分别为鲁田路(华山路-昌栗高速)、宁王路(武功山大道-茶桐街)、洋湖一路(石埠大道-梦山大道)、龙兴西大街(石埠大道-梦山大道),支路5条分别为雨花街(鲁田路-梦山大道)、联欣大街(石埠大道-坚磨大道)、洋湖二路(石埠大道-梦山大道)、洋湖支三路(鲁田路-梦山大道)、洋湖支二路(宁王路-庆生路)。

  2022年目标:2022年开工建设4条道路、总长度 8.93公里,总投资7.7亿元,完成投资17.48亿元。其中主干路一条为石埠大道与昌栗高速开口北互通立交,次干路一条为庆荣路(武功山大道-宜春大街),支路2条为庆生路(武功山大道-洋湖二路)、茶桐街(鲁田路-宜春大街)。续建道路工程完成土石方、雨污水管线等建设。

  2023年目标:2023年开工建设5条道路、总长度 12.04公里,总投资12.04亿元,完成投资17.04亿元。其中主干路一条为武功山大道(石埠大道-南昌绕城高速)、次干路一条为龙兴西大街(石埠大道-梦山大道)、支路三条分别为兴源路(武功山大道-洋湖二路)、竹园路(华山路-洋湖一路)、鲁田二路(雨花街-茶垅街)。续建道路工程基本形成框架路网。

  2、水电气配套设施项目

  三年内开工建设21个水电气配套设施项目,完成建设16个,总投资12.97亿元,三年内完成建设投资9.3亿元。具体三年计划如下:

  2021年目标:开工建设12个水电气配套设施项目、完成投资4.87亿元。

  2022年目标:开工建设3个及续建12个水电气配套设施项目、完成投资4.43亿元。

  2023年目标:开工建设6个及续建8个水电气配套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36亿元。

  3.学校、医院社会服务项目

  三年内开工建设两座学校、一所医院,总投资25.2亿元,三年内完成投资8.9亿元。具体三年计划如下:

  2021年目标:

  1、开工建设江西省第三人民医院(江西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九望新城新院建设项目,总投资21亿元,2021年度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一期开工,投资1亿元。

  2、开工建设九望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总投资1.2亿元,2021年完成地下室工程、人防工程、主体结构工程,投资0.7亿元。

  2022年目标:

  1、开工建设江西(城投)科创生态新城二期学校,总投资3.0亿元,2022年度完成地下室及主体施工,投资1.2亿元。

  2、续建江西省第三人民医院(江西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九望新城新院,完成投资5.0亿元。

  3、九望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竣工,完成投资0.5亿元。

  2023年目标:

  1、江西省第三人民医院(江西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九望新城新院完成一期工程,部分开业,完成投资2.0亿元。

  2、九望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装修及室外工程,完成投资0.8亿元。

  4、污水处理厂项目

  三年内完成昌西南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一体化工程,总投资2.1亿元。具体三年计划如下:2021年目标:完成可研、设计、勘察等前期工作及完成部分土建工程,完成投资0.5亿元。2022年目标:完成全部土建及部分配套管网,完成投资1.1亿元。2023年目标:完成设备安装及配套管网,完成投资0.5亿元。

  5、水系提升改造项目

  三年内完成九望湖公园及肖峰河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4.58亿元,完成投资4.58亿元。2021年目标:1、九望湖公园完成项目审批、报建等前期工作,完成投资500万元。2、肖峰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项目审批、报建等前期工作,完成投资300万元。2022年目标:1、九望湖公园完成全部土方工程、场地整理、部分绿化工程,完成投资1.45亿元。2、肖峰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开始动工建设,完成投资8000万元。2023年目标:1、九望湖公园完成全部景观工程,完成投资1.45亿元。2、肖峰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水系综合整治全部内容,完成投资8000万元。

  6、安置点建设项目

  三年内完成科创城安置点项目,总投资30亿元,完成投资30亿元。具体三年计划如下:2021年目标:完成1.政府抄告单,划拨用地,办理相关用地、规划手续;2.确定招标模式,立项、可研、设计、勘察等前期工作;3.年底前确定施工单位。2022年目标:一期项目开始动工建设,年底前完成部分楼栋封顶,完成投资10亿元。2023年目标:一期项目完成全部楼栋封顶,完成投资20亿元。

  构建文旅融合产业联系

  加快文旅深度融合。以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景区为龙头引领,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统筹抓手,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双核驱动、两带串联、五区集聚、全域覆盖”的“225”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加快新建旅游集散系统建设,分步推进全区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支持新建区各乡镇、街道、产业园区开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对文化遗迹、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纪念馆、名人故居、文保单位、剧院书场等文化资源设施进行宜游化改造。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大力开发历史研学、民俗体验、红色科教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将博物馆、非遗传习所、文化展示馆等文化场所纳入旅游线路,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非遗项目等进景区。

  壮大文旅产业主体。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市场主体,以创新引领高质量消费为主导,以产品打造、市场运营、投资建设、营销推广等行动为抓手,加快构建文旅行业命运共同体。培养以江西桐青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为主力的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以中至集团、科竣实业为主力的智慧文旅龙头,以新建区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南昌市溪霞风景旅游管理实业有限公司等为主体的旅游集团公司,壮大企业规模与体量,有步骤、有规划地形成新建区文化产业园。加快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数字化战略,发展新型文化旅游企业、文化旅游业态和文化旅游消费模式。以智能化运营、智慧化管理、数字化产品、在线化营销为导向,加快发展线上文娱、场景体验、线上培训、文创IP产品与旅游商品线上商城等新模式新业态,借助VR、AR等技术,推进线上文旅体验产品和文旅衍生品电商化。到2025年,我区文旅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

  构建文旅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优质项目的创新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一批国家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乡村旅游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加快实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稳链”五大行动计划,以“智能微图书馆”、城区雕塑、新建文化中心工程等项目为支撑,搭建文旅产业“筋骨”;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争取上海履海投资有限公司、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蓝城集团等企业在我区投资一批农文旅深度融合项目,重点引进文化旅游度假区、大型旅游综合体、生态康养旅游、文化创意等文旅新业态;以整合行业要素为载体,实施“文化+”和“旅游+”工程,促进文化旅游与科技、互联网、研学、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形成爆发式的产业能级。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继续优化文博资源,做强文博产业;坚持创意创新,做强文旅商品;承接科技赋能,做强数字经济;注重宣传推广,做强品牌优势。

  强化文旅品牌建设。以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景区为龙头引领,以打造“新建十二客厅”两天半文化休闲旅游圈和“最南昌”国际品牌旅游线路为抓手,以“双核驱动、两带串联、五区集聚、七大工程、十二重点、乡镇支撑”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推动新建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江西省旅游强县。支持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申报世界遗产;支持溪霞镇申报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将溪霞镇店前村打造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加快桐青、汪氏蜜蜂园、林恩茶现代城市工厂等打造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将铜源峡、象山森林公园、溪霞怪石岭等打造成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同时,大力提升新建区高A级景区创建率,新增小平小道、溪霞国家现代农业园、铜源峡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增象山森林公园1个5A乡村旅游点。加快打造海昏侯核心IP品牌,大力开展全媒体、全市场、跨界营销,全面提升新建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进乡村旅游提质。依托“现代农业、秀美乡村”“鄱湖明珠、中国水都”“森林城市、花园南昌”三张名片,整合区内道教文化、红色文化、古色文化以及温泉、森林、湿地等要素,做大做强金桥葡萄节、象山荷花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乡村。以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为中心,以紫金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为轴,以汪山土库、象山森林公园为两翼,加快推进象山、大塘坪、铁河等乡(镇)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深入推进溪霞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南昌植物园、溪霞怪石岭农业休闲田园综合体等高品质休闲农业建设;加快南矶湿地、溪霞休闲、松湖龙舟、联圩荷花等特色乡镇和流湖温泉城等文旅综合体建设。大力培育建设一批民宿经济、健康养老、美丽经济等农业农村新业态,依托现代智慧风景线、乐饭线风景线和西圳线美丽示范风景线等,打造一批精品旅游和健康养生路线,把溪霞特色小镇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示范地,形成农业与全域旅游、健康养生相融合的发展新局面。

  文化与生态旅游发展项目支撑

  1、汪山南儒胜地项目:江西汪山土库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0亿元,主要建设汪山土库本体、汪山书院园林小镇、寻源华夏VR神话乐园和生态农业田园。其中汪山土库本体面积108亩,主要有程氏家族史展、非遗建筑艺术展、江西儒家名人馆及部分民宿、古色餐饮等;汪山书院园林小镇面积1500亩,包括水街古色商业、大塘清明酒博物馆、江西书院历史展览、雅集文化博物馆与雅集活动、夜间灯光秀、演艺秀、汉服秀等;寻源华夏VR神话乐园主要运用VR科技手段,开发沉浸式游乐项目;生态农业田园面积1800亩。打造一个占地面积3400亩的、中国首个儒家文化修身齐家度假区。

  2、小平小道陈列馆项目:整体提升景区品位,使其布局更加科学、文物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先进,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蓝城·江右茶镇项目:浙江蓝城悦天盛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拟选址于西山镇与石埠镇交界处,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000亩,其中:建设用地约为800亩,流转用地1200亩。项目定位为江西省市首个“茶文化农旅特色小镇”和“禅茶康养胜地”,旨在打造一个集茶叶种植,茶产品研发、加工、贸易,茶企办公、茶艺培训、茶叶茶文化体验,禅茶康养、颐养居住于一体,具有江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服务的茶旅特色小镇。

  4、厚田沙漠生态旅游景区提升项目:总投资10亿元,立足“江南第一沙漠”主题定位,以提质扩容为战略导向,开发铁人三项、沙漠足球、沙滩排球等竞技类体育项目和射箭、赛驼、沙漠滑翔、沙漠CS实战等项目,将厚田沙漠景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的体育旅游品牌、中国南方一流的沙漠主题旅游目的地。

  5、新建区西山镇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总投资10亿元,位于西山万寿宫、西山朝圣广场,打造集西山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道教文化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6、新建区昌邑乡全国戏曲之乡:项目总投资10亿元,立足于昌邑乡已取得的江西省“戏曲之乡”称号,打造一个戏曲文化示范区。围绕“海昏故里、戏曲圣地”主题,依托戏曲文化区项目的实施,设置戏曲大街两条景观主轴,建设戏曲圣地石牌坊、朝圣雕塑、戏曲之根雕塑、大众戏台等诸多景点。统一培训本乡6个专业剧团。

  7、海昏古国旅游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将以海昏侯遗址公园为核心,围绕环鄱阳湖景观带,联合大塘、铁河、金桥三个乡镇,打造一个占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的旅游特色小镇,形成“一核、一带、三组团、五片区”的空间结构,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创意等多元素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主题街区。主要建设游客集散中心、非遗及旅游产品展示街、美食街区。

  8、南矶山湿地生态公园:预计总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一批特色民宿和酒店、一条休闲环岛公路、一批水上娱乐项目,创作系列文艺作品,搜集整理渔文化,打造渔文化博物馆。与汪山土库、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连点成线,形成具有国际招徕力的旅游线路,引领南昌旅游逐步进入“鄱阳湖时代”。

  9、明代藩王历史文化旅游区:预计项目总投资1.5亿元,用地规模约5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墓园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5000平方米、墓葬本体保护工程1200平方米、墓园展示工程50000平方米、管理用房及游客服务中心1500平方米、绿化工程50000平方米、游步道2500米。

  10、铜源峡造纸与明代宫廷宣纸文化展示区:总投资6000万元,用地规模约80平方米。主要包括:铜源峡明代宣纸考古调查与发掘,面积约50万平方米;水碓群遗址整体保护和展示工程,水碓房62处,面积约1000平方米;导流渠修复工程,长度2200米;水碓运转情景复原中心,500平方米。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完善“一乡一幼”建设,加快推进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邻里中心幼儿园建设,持续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三个百分率”。积极扶持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进一步整合、改造现有小规模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不断完善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基本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学前教育需求。到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同步推进学校建设与新城新区建设,保障区域内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就近入学的需求。科学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网点,推进乡镇中心学校和农村示范校建设,提高农村办学效益。有序扩大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全面化解“大班额”,逐步消除“大校额”。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发展城乡教育联盟,推进教师合理流动,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健全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坚持教育公益原则,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稳步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到2025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以上。

  特色多样发展高中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学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程,发展特色学科,建立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办好特色班、特长班,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着力打造省级特色发展试点学校,构建高质量、多样化、可选择的普通高中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新规划建设新建区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确保达到省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标准。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进一步强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

  科学统筹发展各类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添置资源教室,小学、初中学校设置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形成“教育+康复+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扩大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数量,加强融合教育资源教室使用,到2025年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加快发展社区教育,推动“互联网+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依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办学方向,重视学校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和业务建设机制,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补齐学前教育、紧缺学科师资短板,改革教师管理体制,推动教师区域内合理流动;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终身从教,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教育领域重大建设项目:

  1.新建二中初中部:建设面积约2.97万平方米,投资1.1亿元。

  2.欣悦湖学校:建设面积约6.2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1亿元。

  3.新建一中综合建设工程:建设面积约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22亿元。

  4.望城新区中学建设:建设面积约3.1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2亿元。

  5.昌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面积约1.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0.6亿元。

  6.竞晖学校提升改造:新建面积0.34万平方米,改造面积3.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0.5亿元。

  7.育明学校提升改造:新建面积0.84万平方米,改造面积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0.4亿元。

  8.新建三中提升改造:新建面积0.61万平方米,改造面积1.1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0.5亿元。

  9.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新建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地址和规模待定。

  10.温泉大道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面积约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0.73亿元。

  11.九望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面积约2.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2亿元。

  12.绿地国际双创中心幼儿园:对已移交的绿地国际双创中心幼儿园进行提升改造、装修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615万元,其中提升改造、装修建设工程投资335万元,教学设施设备购置280万元。

  13.中海欣悦湖配套幼儿园:对已移交的中海欣悦湖小区配套幼儿园进行装修改造,计划总投资约300万元。

  14.新建区学校电教培训中心:在新建二中兴建全区学校电教培训中心,投资约0.3亿元。

  15.新建二中整体提升改造:对新建二中进行改扩建,投资约3000万元。

  16.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提升改造: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现有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含设备采购),投资约0.2亿元。

  素材来源:新建区政府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产业园南昌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