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历史上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命运坎坷,年仅22岁去世

历史上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命运坎坷,年仅22岁去世
2020年05月16日 09:03 新浪网 作者 私享达人6

  历史上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命运坎坷,年仅22岁去世

  科举分为两种类型,很多人看到科举其实都是文举,对武举知之甚少。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武举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武状元,他凭什么能够称之为武状元? 古往今来出的武状元并不多,也许是重文轻武的原因,人们尤其不太重视武状元,什么是武状元?在封建社会中,最高等级的武状元考选需要经皇帝确认,这才称之为武状元。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存在着文治武功。 一方面,人们已经习惯了以文化和教育来帮助世界,即教育人民,维护社会和平;另一方面,以武术来对抗世界,即保护国家稳定和巩固国家权力。 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清朝最后的武状元是张三甲,他只活了22岁。 然而,张三甲的生活是壮丽的。张三甲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

  历史上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命运坎坷,年仅22岁去世

  张三甲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武术家庭,从小就因为父亲的影响学会了很多诀窍,张三甲长武艺日精,无论是枪、刀、剑、戟还是弓箭、软鞭等独特的地方张三甲都会使用,尤其是擅长大刀。虽然许多弟子与张三甲苦练,但不如张三甲所学。十五岁的时候,张三甲已经成为了一个实力很强的大人物,是练武的材料。 在武艺逐渐成熟的时候,张三甲掌握了各种武器,但他最熟悉的武器还是大刀,一手刀法让大家欢呼雀跃。

  历史上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命运坎坷,年仅22岁去世

  后来,父亲也不得不惊讶于儿子的武力,张三甲在父亲手中不再学任何东西。 于是就被父亲送到杨国昌。 这位杨国昌是当时著名的武术家,虽然在现代看来,武术已经逐渐衰落,许多学校都是用假功夫向人们展示,但当时,武术实际上是实打实是的,杨国昌也以高超的武术闻名全国。

  历史上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命运坎坷,年仅22岁去世

  光绪二十四年,朝廷也决定取消武举制度,那一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武举,张三甲也是同年参加考试的,他的家庭条件不太好,但有着良好的武术传统,这使他从小就开始学习功夫。 也受了父母的影响,精通各种兵器,尤其是他的大刀,在古代肯定是罕见的,在张三甲被父亲送到著名的杨国昌大师那里学习后,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张三甲的武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然后张三甲在杜回春的门下,再次有了新的提高。

  历史上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命运坎坷,年仅22岁去世

  在张三甲决定参加考试后,成功地赢得了武举,然后他独自去参加武举,起初人们看到张三甲很普通,衣衫褴褛,也很看不起他。 但是在武举的时候,张三甲的能力让大家都大吃一惊,他的弓,刀,斧都很精通,这也让张三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为了第一个参加武举殿试的人。

  历史上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命运坎坷,年仅22岁去世

  在殿试中,张三甲挥舞着一百八十斤的大刀在马上飞舞,熟练的在考场上挥舞,这引起了光绪皇帝的注意,看到张三甲的大刀用得这么好,光绪钦点张三甲为武状元。曾经的张三甲手持大刀,飞马疾驰在金堤上,舞得性起将一棵直径盈尺的柳树砍下。因为大刀重量太重,很快马就被张三甲压垮了,张三甲只好扛着柳树跑了三里路,竟然脸色不变。

  历史上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命运坎坷,年仅22岁去世

  杨国昌惊呼:"吾弟子盈门,唯三甲为罕见也。"杨大师死后,张三甲也拜杜回春为师,在大师的指导下,张三甲武术取得了新的进展。 光绪丁酉年(公元1897年),张三甲参加武举乡试。会试一开始,很多都是富家子弟,只有张三甲穿着布衣,考生都在嘲笑他是——“可怜的猴子”。

  在考试前,恭亲王奕穿着朴素的衣服去武举场地里检查,恭亲王奕看到张三甲虎背熊腰,还熟悉套路,绝不是等闲之辈,就把他收入门下。 在武举中,张三甲力压群雄,排名第一,考官都称赞恭亲王奕慧眼识英雄。之后,张三甲以省亲的名义回到了家乡。 然而,当张三甲死时,不知道张三甲是生病还是被杀。 总之,在22岁的时候,张三甲的儿子刚出生。

  这个武状元的命运是不公平的,张三甲由于过度劳累而担心国家事务,最后死了。 虽然张三甲没有做出突出的贡献,但他武状元的形象永远不会死。 百年来,濮阳一直引以为豪。 张三甲的能力,实在是没几个人见过,后来的人都是通过之前的记载,那么古代的记载,往往会有一些吹捧在里面,张三甲应该能挥动一把很重的刀,但如果他能轻易挥出180斤重的刀,应该不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