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多圈放射纹青铜圆镜——镜子的使用

多圈放射纹青铜圆镜——镜子的使用
2019年02月14日 10:31 新浪网 作者 是海碎了的心

  导语:镜子是人们懂得装饰自己以后经常要使用的东西,它是利用光线反射的原理而达到看见自己影像的目的。静止的水面也是可用的反射体,远古的人们在河边溪旁汲水捕鱼时,一定就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加以利用。等到陶器发明后,就有人以水盆盛水,就近照容,不必出门去了。所以镜子起先叫作“鉴”,其字的原形是“监”。甲骨文的“监”,就作一个人弯腰向盆子里观看映像之状。

  多圈放射纹青铜圆镜——镜子的使用

  以水盆照容虽是不花钱的办法,但其反映的效果并不很好,而且也不能随身携带。故于能熔铸金属后不久,人们就尝试铸造铜镜。考古证实,中国于公元前2000年的齐家文化就已有铜镜,直径为9厘米,厚0.15厘米,表面平滑,背部有图案装饰,且有钮可穿绳持拿,与后世镜子的形状相同。铜在铸冶的初期是昂贵的材料,镜子不是维生所必需的,故铸造的数量非常少;战国时代以后铁兵器取代铜兵器,有多余的铜可铸镜子,故存世非常多。大的要放在架子上使用,超小型的不到3厘米,女士们可以放在皮包中,随时拿出来顾盼整妆。

  多圈放射纹青铜圆镜——镜子的使用

  镜子是种近距离观看的东西。镜面平,则映像与物像同大。凹则映像比物大,凸镜则相反,映像要比物形小。铜是质量重而造价高的物质,为了使用方便与省费,最好铸得小些,即要铸成凸面,才能在较小面积内把整个脸照进去。球面与映像间的这种关系,从文献可知战国时期的人已有所。但要到汉代,镜面才普遍铸成凸面,可知人们这时才普遍领会球面反射的原理。

  多圈放射纹青铜圆镜——镜子的使用

  青铜的合金成分与其呈色和性能有一定的关系。锡的成分递增高至四成时,呈色就由赤铜、赤黄、橙黄、淡黄而变至灰白。白色的反光效果虽较好,但锡占四成以上,质料就太脆而不宜使用。为决这种矛盾,人们就想出了以大约是三成的锡去铸造铜镜,然后用锡与水银的熔剂摩擦开镜,这样镜子的表面就会吸收很多的锡而呈白色,既增加反射率,加强影像效果,又使镜面光亮。以后也偶尔要以同样的方式加工磨镜,故也就有了磨镜之业。其映像的效果和今日的玻璃镜相差不多。埃及在4500年前已有以金、银制作镜子的例子。银可反映95%的可见光线,是古代最好的制镜材料。但中国金与银的产量太少,不足以拿来铸镜,所以终于想出了这种让铜镜变白的方法。

  多圈放射纹青铜圆镜——镜子的使用

  这面镜子铸得实在不精美。厚度0.2厘米,也太薄弱了。背面的纹饰作多圈的放射纹,也没什么美感。镜周也没有修磨得浑圆。看起来不像是高价位的产品,但它却随葬有750件精美玉器、460件青铜器与6800枚海贝的赫赫有名的商代妇好五号墓。故不应看作墓主没有财力铸造精美的铜镜,而应看成是那时代还不重视镜子的铸造,所以才会以如此不精致的产品随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