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南京出土父女合葬墓,墓内有上百粒红色小药丸,化验结果令人愤怒

南京出土父女合葬墓,墓内有上百粒红色小药丸,化验结果令人愤怒
2020年12月10日 17:54 新浪网 作者 足球纵览

  前言

  我国许多文明是源自于黄河流域,拥有文明的发祥地,我国因此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原始文明的探索,不断进行着古代遗址遗物考察与研究,渐渐形成了考古体系。

  “考古”一词并非现代所创,北宋就有《考古图》,由学者吕大临所著,只是当时的“考古”含义还比较局限,考究的仅仅是历史流传的青铜器、玉器。如今,“考古”意义也更为宽泛,所含内容更为丰富,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有文化价值的古物多被埋藏在地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作为陪葬品的,因此,想要考古,古墓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考古发现红色药丸

  1965年,有人发现南京象山有古墓痕迹,很快,考古学家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便赶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测。通过专业的考古手段,数月之后,整座古墓的全貌完整地呈现出来。令人惊奇的是,这竟然是一个双人墓穴,尸骨为一男一女,大家以为是夫妻合葬墓。

  专家解读墓志铭后,却指出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墓志上说两人系父女关系,男名为王彬,是父亲,女名为王丹虎,是其长女。与尸骨一同被发现的,还有上百粒红色小药丸。对药丸进行分析后,考古专家竟十分气愤,甚至痛骂墓室男主人。那这陪葬的红色小药丸究竟暗藏什么玄机呢?

  王彬生活在魏晋时期,其家族显赫,是当时颇有权势的王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还是王彬的亲侄子。王彬极有才华、品行端正、坚守原则,曾是他们当地备受敬仰的父母官,他也十分忠君爱国。但这样的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炼丹药,想通过服用药丸获得长生不死。服用丹药,寻求长生,是秦始皇时期就有的传闻。

  子不教,父之过

  考古专家对红色小药丸的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后,得到了五石散成分相似的结论。五石散是魏晋时代深得士大夫喜爱的一种丹药,原本是用于治病的。引领五石散食用潮流的何宴却说“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这是因为,服用五石散后,会感到飘飘欲仙、如痴如醉,达到一种奇妙的状态。王彬对五石散也有很大兴趣,并对它进行重新提炼,五石散的药效得到提升,带给人的感觉与刺激更加强烈。五石散容易成瘾,不经意间就会从少量的尝试变为长期服用,一旦如此,身体条件便会渐渐恶化,王彬晚年的百病缠身与长期服用五石散必定脱不了关系。

  王彬服用五石散,到了痴迷的地步,其长女王丹虎多半无法幸免,从而被要求一起服用。王丹虎一生未与他人结亲,按照古代习俗,女子到了及笄之年,即为十五岁,便可以出嫁,王丹虎却显得反常,没有婚配。其中原因可能为:王丹虎长期服用五石散,日渐消瘦,渐现病态,没人愿意娶她。因为王彬对自身的放纵,并对女儿产生了不良影响,才导致了王丹虎悲剧的一生。

  按常理说,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王彬却罔顾五石散对身体的损害,不计后果,让自己的女儿过量服用,最终搅乱女儿的人生,实在是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这便是专家气愤的原因。

  结语

  古人有迷信思想,对自然生长规律认识不到位,相信有长生不死的方法,做了许多尝试,亲身试验,哪怕从来没有真正成功过,也乐此不疲。现代社会中,多亏了科学思想和历史的指导,人们都认识到:人无法永葆青春、长生不死。如果想要延年益寿,通俗来讲,就是养生,还是得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合理的锻炼。

  此外,王彬与王丹虎的故事也向我们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多是敬爱、信任父母的,父母的行为也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老师,若父母在行为上能够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孩子大抵是不会走上歪路的。

  图片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