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励志!温州“美厨娘”照顾卧病丈夫18年,成功创业反哺社会!

励志!温州“美厨娘”照顾卧病丈夫18年,成功创业反哺社会!
2021年04月19日 11:53 新浪网 作者 川视旅游

  来源/中国永嘉微信公众号

  永嘉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汪霞

  徐晓芳,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但在枫林提起这个名字,大家便会纷纷为其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年仅45岁的她,十八年如一日服侍卧病在床的丈夫,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扛起了生活,闯荡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用最温暖的善意治愈自己的同时反馈社会,用最真切的行动展现新时代巾帼“她”力量。

  

  “ 你慢点,先扶着墙,对,慢慢地靠过来。”趁着农家乐是午市休息,徐晓芳抽空回家看看生病的丈夫徐建隆,帮他按摩四肢后,鼓励他独自下地行走。看着丈夫能够慢慢借力从床边走到阳台,徐晓芳露出了开心地笑容。

  1996年,20岁的徐晓芳嫁给了徐建隆,次年就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丈夫帮人弹棉花,自己做手工、忙裁缝,幸福的一家,小日子蒸蒸日上,令人羡慕。2004年9月,全家还沉浸在儿女双全的幸福当中,丈夫突然因脑动脉瘤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高昂的医疗费,常年卧床的丈夫,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孩子,这些重担一下子压在徐晓芳瘦小的肩头。“在医院抢救加治疗足足待了4个多月,那时候他已经不能正常说话,连最基本的吃饭、刷牙、洗脸都要靠家人照料,每隔2、3小时还要给他翻身做肢体康复训练,加上大小便失禁不能自理,那时候我一个人根本照顾不来,所以公公婆婆也帮我一起照顾。”徐晓芳说,当时的自己只有70多斤,身边不少亲友偷偷劝晓芳改嫁,可她却坚毅果断的拒绝。“我若走了,这个家就散了,我的孩子还那么小,我不忍心,而且我相信付出就有回报。”

  在一家人的细心照料常下,丈夫徐建隆开始恢复,开始能讲简短的话语、简单地生活自理,甚至能慢慢的迈开腿走两步。看到儿媳这般用心,婆婆陈朝漫心里百感交集。“这些年为难她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是靠她,很庆幸我儿子能娶到这样的媳妇,她的坚持才能让这个家一直到现在。”

  徐晓芳为了补贴家用,就在隔壁邻居的饭店打工,每天起早贪黑,从买菜、洗菜到桌前点餐、端菜到后厨洗碗拖地,忙得团团转,下午有一点空余时间还会做点临工补贴家用。这样一干就是四年。她的努力、勤快早已感染了老板一家,这一年老板举家南下广州经商,他将经营多年的店铺送给了徐晓芳,老板对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么多年你对这家店的付出早已超出了我给你的工资,现在我将这家店送给你,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经营的很好!”带着老板的祝福徐晓芳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为了给子女传递正确的三观,给孩子做好榜样,徐晓芳自强不息,乐于学习。有着多年的餐饮经验,徐晓芳从以前的打工妹,摇身一变成为了楠溪美厨娘。2009年,徐晓芳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枫林的经营起了一家自己的农家乐,忙碌得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每天上午9点,徐晓芳所经营的农家乐已开始忙活,厨房里,大厅里,徐晓芳忙进忙出。准备好南瓜、小麦粉和玉米粉,制作店里最受欢迎的黄馒头。“客人经常说大鱼大肉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嘛,我们看自己村里玉米南瓜又多又便宜,而且又健康,所以就开始研制如何做杂粮黄馒头,一开始做的不好的,我们就一直试,大概试了半个多月才有点结果。”徐晓芳说,当年研发时的失败品,不是扁的,就是硬了,卖相全无,只能自己消化或者免费分给邻居,后来,反复和姐姐研究,才有了如今饱满而又香软可口的黄馒头,也因此成为了客人必点的一道镇店美食。家住沙头镇的朱阿姨和朋友们专门来这里吃饭,黄馒头刚刚端上桌,大伙就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起来。“我自己在家也尝试做这样的馒头,但是没这里做的好吃,没那么松软,所以就只能来这里吃了,而且吃了我还要带一点走。”

  小小的黄馒头不仅注册了商标,同时徐晓芳也积极开拓了线上市场。待蒸好的黄馒头冷却后,徐晓芳一袋袋打包起来,等着下午快递来取货。“有些客人喜欢吃我家的黄馒头,所以我就给他们寄到温州市区,还有杭州、北京、东北,快递寄的,以后想办法把那个纸袋真空包装再弄,也会让客人更喜欢。”

  下午两点半,店里的忙碌告一段落,徐晓芳便单独拿着一袋黄馒头来看同村的徐美珠婆婆,虽没有血缘关系,但徐婆婆却一口一个“孙女”地喊着。“她都会东西拿过来给我吃,都说我们对她好,其实是她对我们更好,不仅仅是我,其他的老人她也都有去看的,她人非常好。”

  

  原来,当年丈夫徐建隆生病后,村里不少老人都来看望,徐婆婆就是其中一位,徐晓芳将这份恩情一直记到现在。“当时我老公以前的身体不好了,很多老人过来看我们老公,他们提着点水果还有一些东西,虽不是贵重的东西,但是他们会过来看我们的,就看得起我们。做人,要知道是感恩。”

  为了感谢曾今帮助过他们的老人,徐晓芳还加入了枫林枫缘阁慈善义工队,在能力范围内还会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公益事业,连续多年协助枫缘阁慈善义工队为孤寡老人举办新年酒。捐资修路,疫情期间免费给孤寡老人送粮等,她用最温暖的善意治愈自己的同时反馈社会,用坚定的信心对残疾丈夫不离不弃,用点滴平凡传承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用普通的双手创造不凡的生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与亲情,诠释了“家”的含义。

  看着丈夫一天比一天好,甚至可以借力独自慢慢行走,儿女长大成才,徐晓芳如释重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如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家,一家人圆圆满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