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分明是纨绔子弟,为何晓玲和厂长儿子把纨绔说成了“zhi kua”?

分明是纨绔子弟,为何晓玲和厂长儿子把纨绔说成了“zhi kua”?
2021年02月23日 08:54 新浪网 作者 袖子看娱乐

  “ZHI KUA子弟”这个梗其实老早就已经出现过了,比如电视剧《父母爱情》中,江德福就曾经说同事王政委的儿子、自己后来的姑爷王海洋是“ZHI KUA子弟”。至于编剧的用意嘛,不言而喻,无非就是说江德福没文化呗……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再次出现这个梗,其实完全是在“炒冷饭”,并不是原创。不过,这“冷饭”炒得,还算成功吧,至少没有让人觉得是“硬抄袭”。之所以会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剧中贾晓玲和沈光林“一唱一和”,反倒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什么意思呢?如果剧中仅仅是贾晓玲这么说,很显然就是在“硬抄袭”,毫无疑问。无非是生硬地强调贾晓玲读书时不用功,不是吗?毫无喜剧感可言。可剧中的沈光林非但没有听出来,反倒是也顺着说出了“ZHI KUA子弟”来,这种碰撞产生的连锁反应就不一样了。剧中的沈光林一直声称自己不是靠“厂长爹”、而是靠的自己的“才华”,可这句“ZHI KUA子弟”把他的裤衩子直接晒到了太阳底下!他就是一个不学无术、靠“厂长爹”上位的纨绔子弟。一个说自己是“靠才华”上位的“播音员”,居然把纨绔子弟读成了“ZHI KUA子弟”,不讽刺吗?不搞笑吗?这才是剧中这一段的“笑点”所在。

  

  当然,这与电影的时代背景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时代背景设置在现在,你说“ZHI KUA子弟”,别人也回应你一句“ZHI KUA子弟”,那就显得太生硬、太做作了。但我们要知道,那是在一九八一年!记得小时候,我父亲名字中的“树”字,就经常被人写作“书”字,而且彼时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甚至连我父亲也无所谓……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居然搞不清我亲爹到底叫什么。这样的事情,在现在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不是吗?但在那个时代,太正常不过了——“字读半边不算错”嘛!

  

  再比如“粤语”这两个字,上世纪九十年代,粤语开始风靡大江南北,但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本人老家的那个小镇上,几乎人人都管粤语叫“AO语”,而且人人如此,没有任何人觉得自己说错了!所以,在一九八一年,把纨绔子弟读成“ZHI KUA子弟”并没有什么突兀感,反倒是会引发许多七零后、八零后甚至五零后、六零后的共鸣——“咱那会儿不就是这么读的吗?”

  

  看似不经意、看似是“抄袭”,却与时代背景无缝衔接、与剧情环环相扣,这就是《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搞笑、甚至是恶搞,但是却走了心,并不是为了让你笑而咯吱你笑!一切的笑,其实都是为了后来让您哭、哭得一塌糊涂……不得不说,贾大美女这部导演处女作的确是走了心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圈钱,恐怕连她自己都不会想到这部电影的票房能够到现在这个地步。尤其是最后的泪崩戏,这不是演员演出来的,这就是闺女哭娘、真哭出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