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2020年03月10日 22:47 新浪网 作者 美美娱姐琤琤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游在梅州,就不得不提客家文化;说到客家文化,就不得不说被国际建筑业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的客家围龙屋(其实四个是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而说到围龙屋就不得不去参观泰安楼及群丰大夫第(又名仁厚温公祠)。泰安楼,是非常特别而极为少见的方形围屋,渝帆已另文分享过,这里便不再赘述,这里就继续向大家介绍围龙屋的另一典范——群丰大夫第。

  群丰大夫第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南北长87米,东西宽一百二十多米。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八横三围,俨然一座庞大的古镇。它也是唯一被收入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

  群丰大夫第与其它客家围屋一样,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五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具分工,中间部分是正堂,是族人祭祖、庆典、宴客之处,气势雄伟,具体又分上、中、下三个厅堂和四十八间房屋。上厅最高,中厅最大,可摆放二十台宴席。两边各有四行横屋,加上后面半圆形的围屋共有390多间房屋及近百的杂间,主要是卧室、厨房、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

  围屋的大门前有一块长方形的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则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堂屋的后方及三围屋的前方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化胎,与前面的池塘遥相呼应。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中间有一中轴线,两边平行对称(右边部份后来新建了一两层楼房,对这一整理布局已形成破坏),由前至后渐次升高,后面的围屋与前面的池塘使全屋的外形呈椭圆形;屋内天街、巷道、走廊如脉络相连,四通八达,极为壮观。

  同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仁厚温公祠设计科学,整体布局前低后高,正午的阳光可普照屋内每个角落,而且房屋有科学的排水系统,即便暴雨袭击,也不会出现洪涝灾害;一年四季温润的东南风可吹遍每家每户;冬季寒冷的北风被挡在围屋外面,族人在屋内可享受冬日的阳光,可谓是冬暖夏凉的宝地。

  原本以为这样的建筑布局已经够让人惊叹了,但群丰大夫第的一位阿伯告诉渝帆,客家围龙屋最神奇之处,大概要数“化胎”了。用''胎''来命名民居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它建筑中是闻所未闻的。他手指“化胎”,让我注意它的形状,这明显是一个呈扁扇形的台体,中间部份隆起,象是女人的腹部。它上面都是用大小均匀的石块铺成,说是铺的石块越多,就预兆着子孙后代越多。而在化胎前面正中间还设有一个''龙神伯公'',它山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块特定的石块,按特定的顺序排列组成,代表''土''的四方形石块居中。年节族人都要来上香祭拜:谁家媳妇怀了孩子,做婆婆的都要来祭拜''龙神伯公'',请它保佑儿媳妇平平安安生下孩子;谁家媳妇多年不生孩子,婆婆更要带着儿媳妇来祭拜''龙神伯公'',请它保佑儿媳妇快快生下传宗接代的儿孙。在一个民居建筑中,专门设置一个象征生育的部分,专门安一个主管生育的神灵,可见饱经迁徙艰辛的客家人,对繁衍子孙后代多么渴望,多么重视!

  群丰大夫第,是客家围龙屋的杰出代表,如同一座鲜活的博物馆,让我们更加了解客家的建筑与客家的文化,现在生活在里面的居民已越来越少,很多居民赚了钱以后在城里购了房,或者在边上修起了小洋楼、小别墅,但几百年的围龙屋却是客家民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客家人聪明智慧的真实体现!

  丝路奇迹,无论是这里的建筑,还是这里的苏铁,都可称是奇迹,建筑上的奇迹,生物界的奇迹,也是客家文化的奇迹、丝路上的奇迹!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我们去的时候,云层有点多,但总体天气很棒,利用前面的半圆形池塘,正好可以拍出群丰大夫弟的倒影。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沿着池塘走了一圈,拍了很多类似的照片,这里就不重复展示了。

  当时我吴陪同我们一起参观的梅州市旅游局吴局长“这口池塘也算是围龙屋的一个组成部分吗?”

  吴局告诉我们,一个完整的围龙屋都是有池塘,为什么呢?因为池塘和后面的围屋使整座围龙屋的外形成椭圆形。中华民族对圆有着非常美好的想象和愿望。祖先们都说''天圆地方''。这圆圆的天给人多少恐惧,多少神秘,多少祈求?在生活的艰难中,人们更是盼望事事圆满,家家团圆。客家人把屋形造圆的秘密就在此吧,另一方面这池塘既实用又有所寄托。池塘可用来储存雨水,防旱、防火、养鱼和调节小气候等,可谓功能多,作用大。还有,在传统的意识中,人们认为''水带财'',认为存不住水,也就存不住财。因此,这存水的池塘也就寄托着客家人对''财''的重视与渴求。

  好吧,这就是客家文化,太博大精深了!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沿着围屋往里走,这些房间大多都空下来了,虽说还有一些居民,但搬离的至少一大半了,可以看中间的道路,都长满了青苔。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穿过横屋,就来到后面的化胎,然后遇到了一个老伯,他告诉我为什么这个叫化胎?大家注意看没,中间真的是微微隆起,形成一个小山坡状,像是孕妇的肚子,真是太神奇了。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这里虽已成了旅游区,却并没有怎么开发

  还是保持着原生态的样子,没有任何的商业,这一点是值得点赞的。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里面的游客也不多,我们就这样在里面随便看,随便逛,随便拍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里面的建筑一层一层的,而道路则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像迷宫一样,我在想这里的小朋友捉迷藏肯定很好玩。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我们想要看看群丰大夫第的全景,于是来到旁边一位阿叔的房顶,但是视觉还是不够高,无人机航拍应该很不错。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同行的勇士们,站在没有栏杆的楼顶,请大家不要摸仿,挺危险的。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围了一圈,我们来到前面的大堂,边上有一两块关于群丰大夫第的介绍。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横屋望过去,这条巷还有好几家住户,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如果没有的原住居,不利于房屋的保护,几百年过去了还好好的,如果没有人居住说不定几十年之后已经面目全非。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中间的大堂,这里的大堂是前低后高,这是第一进堂,感觉交不算宏传,但很宽大。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一位阿姨正在晒她采摘的莲蓬,我一边与她聊着天,相机也没有闲着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莲子已经取出,她告诉我这莲蓬是很好的中药材料,她说莲藕全身都是宝。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继续,往里走,这是第二进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超广角来个全景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天空非常给力,蓝天白云的映照下,这片围屋显得越发神秘。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在这些巷道中间,分布着一些古老的水井,水质没有污染,洗衣、烧饭都从地里取。

  很早之前他们都用上了这样的取水设备。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堂屋的另一个大门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我们离开的时候,几位拉着红砖的师傅丛我们面前走过,说明里面还在继续修建,或者是在维护,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却不希望建一些格格不入的建筑来破坏它整体的美感。

  梅州有一个群丰大夫第,堪称客家围屋的典范,已有400多年历史

  开放时间:09:00—17:00

  景区地址: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群丰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