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教育无小事,尤其是对孩子品格行为上的培养,更应该引起所有父母的重视。有句俗语叫做“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其实提醒的就是父母一定要注意,别让孩子养成了偷盗的行为。
前天,有一位头条网友分享了自己女儿偷拿家中现金的事情:
她的女儿今年7岁,前天她接到了孩子老师的电话,询问她有没有给孩子100元,并告知她的孩子在班里发钱,发了好几百了。她打开抽屉发现600元没了,赶到学校发现孩子手中仅剩100元。在她的质问下,孩子否认了自己偷钱的事情,结果在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指认下找回了500元,另外100元不知去向了。

她说自己的女儿总是谎话连篇,就比如满嘴都是辣条味,却还是不承认自己偷偷买了辣条吃。同时,她直言女儿偷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因为钱每次都放在抽屉里,就算是孩子多多少少拿了一些她也根本发现不了。另外去年她大女儿回家时,就说妹妹给了同学100元。但由于孩子没有承认,再加上那段时间她经常打麻将,所以对丢失金钱这个问题也就半信半疑了。
为此她非常困惑,一方面对于女儿这种行为,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另一方面也在忧虑着还能不能教育好女儿。
02
朋友最近也为此极为烦躁,她说自己最近发现儿子兜里时常有现金,每次问儿子是从哪里拿的钱,儿子就会说是从家里窗台、抽屉等位置搜索来的。当她再问儿子,把钱放兜里准备干什么,如果掉了怎么办?孩子每次都傻愣在那里,答不上话。
刚开始的一两次,她并没有对孩子动粗,只是耐心地告诉了孩子为什么不能拿家里的钱,为什么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但这周星期一,孩子的姑姑邀请她们全家去其家里吃饭,回来后她又发现孩子怀里多了一叠卡片。朋友气坏了,狠狠地把儿子教训了一番,儿子也被打得声声求饶。
孩子总是喜欢私拿家里或别人的财物,成为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其实这就是孩子你我意识不明确,以及金钱观太过薄弱导致的。曦曦妈建议大家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1)培养孩子的你我意识。
太小的孩子,金钱意识并不强,所以他们私拿别人的财物,或者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发给其他孩子,这些行为也算不上偷,这仅仅只是因为孩子你我意识不够明确而导致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你我意识呢?首先,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不能私自把家里的任何东西分享给其他人,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之后才能进行分享,因为年幼的孩子根本没有能力判定某样东西的价值等等。其次,面对别人的馈赠,我们不能理所应当的接受,有可能对方也是瞒着自己父母在分享东西,所以要学会拒绝别人的好意,哪怕那个东西自己真的很喜欢。
再次,去超市购物时,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些机会告知孩子,为什么货架上的东西我们选购好之后一定要付钱了才能带走。
(2)父母对金钱的保存要用心。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是马大哈,一会儿把金钱随意地扔桌子上,一会儿把现金随意的放茶几上,一会儿又把自己各项收入获得的现金放抽屉里。
他们总是神经大条的认为,我家那孩子没那个胆子,绝对不敢偷钱;他们总是觉得我的孩子不曾偷过钱,我没有必要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他们总是觉得我挣的钱,我想放哪里那还不是看我心情罢了;他们总是认为反正家里不会来外人,随意放又有何不妥呢?他们总是觉得反正钱不多,我也没有必要那么小心翼翼。
如若家长心细,发现孩子出现了一些私自拿钱的端倪,便进行有效的沟通引导和教育,也能立马将孩子拽回正途。但如果家长不够细心,无疑助长了孩子偷盗成性的坏毛病。所以,曦曦妈认为父母对金钱的保存,尽量应该以安全妥当为主。

(3)孩子合理的要求必须满足。
什么是合理的要求?哪些是必须应该满足孩子的?比如学习用具的购买,这属于正当消费,是家长义不容辞要支持的。
另外,零花钱也一定是要给的,从孩子上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零花钱,而不是禁止孩子消费。无数个事实告诉我们,大部分孩子有偷窃行为,都是因为自己过分羡慕同学有消费行为之后而产生的错误做法。而适当地给予孩子一部分零花钱,不仅可以满足孩子适当的消费欲望,也可以让孩子有管控和支配自己零花钱的权力。
(4)当心助长了孩子的消费欲望。
一部分家长不明白,平日里自己对孩子金钱上的管控并不严苛,为何孩子就有了偷钱的行为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孩子的消费欲望不曾得到约束,所以孩子对金钱的渴望就会更加浓烈。刚开始家长给孩子一元钱,孩子可能会极其兴奋和满足,但渐渐地孩子尝到了消费的甜头,便希望家长给自己五元了。而正当家长给了孩子五元的时候,最初孩子还是会满足,但过不了几天又希望家长给自己十元了。不断高涨的消费欲望,就会在孩子的心理作祟,怂恿着孩子去偷钱。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不但要让孩子有正当的消费,还得控制孩子可能即将暴涨的消费欲望,只有做好了这些细节,孩子的金钱观才会真正被树立好。

03
您认同曦曦妈的观点吗?欢迎反驳哦。
热门推荐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