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老郑游古镇:离杭州1小时路程,感受时光回到20年前

老郑游古镇:离杭州1小时路程,感受时光回到20年前
2021年05月10日 16:46 新浪网 作者 卡密动漫

  

  周末因缘际会,也是阴差阳错,老郑与友,偶然进入一个20年前的小镇。此地离杭州不过1小时的路程。却也颇为周折,平原水乡,到处是井字路,跟着导航走,绕了不少圈子。

  仲济禅寺:

  村边有个寺庙,叫仲济禅寺,要了解路仲古镇的民风和历史,不能不说说这个仲济禅寺。

  仲济禅寺,当地人也叫“三王庙”,哪三王呢?路、仲、毛三氏。这故事说起来颇为感动。

  

  唐代的时候,路仲这一带闹饥荒了,老百姓几乎家家断炊烟,无粮可食,唯有路、仲、毛三氏,家中仍有余粮,三氏见此悲催情景,大发慈悲,开舱赈济,将家里所有余粮,全捐给邻里百姓,最后,当地人民得以度过饥荒。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而路仲、毛三氏后来竟饿死了。

  

  这件事触动了乡民,为了报答他们的恩德,三氏死后,人们造庙祭祀,塑神像,尊为土地,同时又称其地名为路仲毛。而且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这“三王庙”一直是路仲百姓心中敬仰的地方。

  这个仲济禅寺,规模颇大。因为时间已晚,老郑没有进去参观。

  古镇印象

  当我走进小镇时,正是夕阳西下,眼前一幕上世纪90年代的景象,一瞬间让我恍惚回到浦江郑宅,持续半小时之久。

  

  

  

  道路、小桥、河流、民宅等保留着每个时代信息,并非刻意地停留在明清或哪个朝代。而是有衔接的,任由主人当时的审美随意加减。细节虽然杂乱,却因整体落败20年,而使小镇的调性显得统一。

  这样的小镇,又怎么会随大流挂起一排红灯笼呢?

  

  

  

  或许,正因冷清且略显破败,成了区别于周边的乌镇、西塘、南浔之流的独特余韵。

  然而,这样的怀旧,是在我的记忆射程之内的,是能感知到的,故而感到亲切。

  小镇上还住着一些老人,在幽暗的屋内准备晚饭,却没有人开灯。似乎习惯了由天光云影决定开灯时间。

  我问了问一位坐在家门口前的老人:你们这里,何时开始收费?

  老人斩钉截铁:永远不会。

  

  

  

  我理解老人的话,并非固封不前,而是担心的是过渡开发,而失去路仲古镇原本的风貌。因为路仲古镇的古朴野趣,凄美神秘,已经成了有别于其他古镇的最大特点。

  这就是当今古镇游最大的稀缺和金字招牌。

  历史人文:

  路仲古镇:亦称渟溪,俗称路仲里。此地名气大不如前。

  三国时期,路仲形成于三国时期,初名埭上。时东吴名将陆逊屯兵埭上,商贸渐渐繁荣,形成气候并聚集成市。

  自宋朝以后,安徽朱熹后代一族、余杭张氏一族、临安钱镠后代一族、余姚管氏一族陆续迁入路仲,形成“张、管、钱、朱”四大家族。四大家族文化气息重,经商、为官、从学者众多,人才辈出。

  

  之后名人出了一大把,朱淑真、管庭芬、钱君陶、黄岭梅等等,于谦故里也在附近。足可见古镇底蕴深厚。

  出名人的概率往往与人口数量成正比,不大的小镇却出了这么多名人,可见此地,先是鱼米养人之地,然后才是人文底蕴之深厚之地。

  

  哪知这世道变幻,近代尤甚,由水路变铁路,当年的繁华名镇,人随交通走,逐步淹没在历史进程中。逐步让位于早在清宣统元年就有铁路站的斜桥镇。

  不过路仲古镇顽强,经历了日寇烧掠,终究难以赶上时代,始终求变,始终慢一拍。

  

  明清以前,路仲商业繁荣,闻名远近的江南名镇。

  1928年海宁县四大镇之一。

  1947年列属乙级镇。

  之后,因交通不便,集市稍逊,路仲归属庆云。

  如今,为斜桥镇庆云社区所辖。

  攻略:

  门票:无。

  交通:此地离杭州不远,请用地图定位海宁的“仲济禅寺”,可以更精确地找到入口,寺庙前可以停车。

  若定位“路仲古镇”那么会导航到村委会,得走一段路,颇为不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