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胡鑫宇事件真相大白,录音笔内容曝光:为什么自杀的多是男孩?

胡鑫宇事件真相大白,录音笔内容曝光:为什么自杀的多是男孩?
2023年02月03日 08:54 新浪网 作者 男孩派

  养育男孩最大的危险,就是逼着他坚强,因为他比我们想象的更敏感脆弱。

  了解男孩的情感特征,给男孩更多的爱和关注,他才能最终变得强大,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作者 | 可乐妈

  被无数人关注的胡鑫宇事件,终于真相大白了。

  一切还要从去年10月14日说起,当时,江西省上饶市致远中学,有个名叫胡鑫宇的高一男孩失踪了。

  家人报警后,有关部门和各方力量就一直在寻找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心也一点点沉了下去。

  直到不久前,1月28日,在学校附近一处隐秘的粮库院内发现了胡鑫宇的遗体。

  这个15岁的男孩,是自缢身亡。

  遗体发现的地点,就是原始第一现场。

  而在他随身携带的一支录音笔中,有这样两段内容:

  第一段录音在去年10月14日的傍晚,胡鑫宇正站在宿舍5楼的阳台上,他说:

  “真站到这里反倒是有点紧张了,心脏在狂跳,说实话没有理由,只是觉得没意义,如果真跳下去了会怎样?不确定。

  刚刚又不跳,哎,我真的是想跳,不想,我应该是不想。”

  然而,在短暂的犹豫过后,胡鑫宇还是迈出了无可挽回的那一步。

  当天晚上11点,他仿佛下定了决心似的:

  “已经没有意义了,快零点了,干脆再等一下,直接去死吧。

  可以的,因为我今天已经有点不清楚了,现在我好想去死,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

  难以想象,当胡鑫宇的亲人听到这些时,该有多么哀恸。

  毕竟,在他们眼中,胡鑫宇一直是个爱玩爱笑的阳光男孩。

  他懂事、孝顺,成绩还很不错。

  无论如何,家人们也没办法将印象中那个积极乐观大男孩和眼前这个毅然选择死亡的他联系到一起。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胡鑫宇已经被困在黑暗中很久很久了。

  他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

  “吐了,新环境真的难适应,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也不能全怪性格吧,毕竟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东西来缓解一下这份心情。”

  “终于知道失眠人的痛苦了,晚上不知想些啥,啥乱七八糟的都有……”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近视加深了,一直盯着桌上的书,几乎不看黑板,因为我怕,我怕老师看到我一脸茫然的样子,然后又不耐烦地讲,最讨厌看到他人消极表情……”

  就这样,失眠、内向、听不进去课、成绩跟不上……

  让少年一步步走向绝望之谷,最终,掉入自伤自毁的黑洞里。

  如今,案件本身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我却想到了一个问题: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这几年关于孩子自杀的悲剧中,事件的主人公,大多都是男孩:

  • 被老师训斥后,写下遗书,从学校对面小区的24楼一跃而下的,是男孩;
  • 母亲节当晚,从成都49中的楼上坠亡的,是男孩;
  • 因为在教室玩牌,被妈妈打了一耳光后,转身跳楼的,也是男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曾发表过一篇《我国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的现状分析》的论文,里面指出:

  发生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的392起自杀及自杀未遂事件中,男性中小学生的数量是女性的1.5倍。

  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同一点:

  那个看似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男孩,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脆弱得多。

  男孩大脑处理情绪的方式

  决定了他们在情感上更脆弱

  还记得电影《阳光普照》吗?

  父亲阿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阿豪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功课好、长得好、什么都好”。

  所有人都喜欢阿豪,他就像一道温暖的阳光。

  可没想到,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阿豪却突然从高楼跳下,自杀身亡。

  没有人知道阿豪为什么要自杀,包括与他日夜相对的父母。

  毕竟,他看起来总是那么乐观、坚强。

  但少有人知道的是,男孩更坚强,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近年来,有脑科学家发现:

  尽管女性经常会用泪水和倾诉不加掩盖地表达痛苦,但其实,女性在情感方面往往比男性更加坚强。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情绪压力时,女性往往能够引导自己的大脑迅速处理好情绪。

  并将糟糕的感受转换成语言倾诉出来,获取他人的帮助或情感支持。

  而在同样的情况下,男性的大脑却可能要多花费好几个小时,才能处理好这些情绪。

  同时,在左右脑的发育上,男孩和女孩也存在不同。

  女孩通常优先发展负责语言、意识、记忆的左脑;而男孩则优先发展负责运动、想象、创造的右脑。

  这也就注定了男性不擅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处理情感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男孩真的很坚强,而是没人能听见他心里的痛苦和挣扎。

  不允许男孩哭

  才是教育最大的危险

  有个朋友说起自己的儿子时,就满脸心疼。

  她说丈夫很不喜欢听到小孩子哭闹,只要孩子一哭,丈夫就会大声威胁儿子:

  “不许哭,再哭就给我滚出去!”

  “我数到3,立刻把那不值钱的眼泪收回去。”

  如今,儿子6岁了,却很少会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哇哇大哭。

  哪怕遇到天大的委屈,泪水都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也要努力吸着气、抬头看,不敢让眼泪落下来。

  每次看到儿子这副想哭又不敢哭的可怜样,朋友就对丈夫又多了几分埋怨。

  其实生活中,不少父母都跟朋友的丈夫有类似的想法。

  总觉得“男子汉流汗流血不流泪”、“一个男孩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却忘了,他是个男孩,但他更是一个孩子。

  没有哪一种负面情绪会凭空消失。

  阻止男孩哭泣,只会让垃圾情绪在他们的心里堆积成山。

  直到某一天,不堪重负的孩子就会被这座大山悄无声息地压垮。

  正如《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说的:

  “孩子的情绪就像流动的水,源头是他的内心。

  如果在水前设置了障碍,水要么绕过障碍,改变流动方向;要么只好流回源头,这也意味着孩子将情绪加诸自身,伤害自己。”

  心理学上的“钟摆效应”也告诉我们:

  人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就像钟摆一样,会呈现出对称的状态。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不被允许流露出负面情绪,那么久而久之,他对正面情绪的感知力也会持续下降。

  最终,成为一个感觉不到快乐的空心人。

  阻止男孩哭,并不会让他们因此变得更加坚强。

  相反,那些无法排解的垃圾情绪会让他幼小的心灵千疮百孔,一点点失去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缺席的爸爸

  正在为男孩的成长埋下隐患

  美国心理学家莱昂纳德·萨克斯提出了一个关于“浮萍男孩”的概念。

  他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男孩对真实的生活缺乏热情,他们冷漠、自私、不愿意承担责任。

  而“浮萍男孩”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乏强壮、正面的男性榜样。

  更有数据表明,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中长大的男孩,青春期后,会迎来更高的自杀率、离家出走率、辍学率及药物滥用等。

  2020年9月,武汉江夏区一中。

  一个14岁的初三男生因为在教室玩扑克牌被班主任叫了家长。

  妈妈赶来后,没有听儿子的一句解释就情绪失控,动手打了孩子。

  没想到,在妈妈和班主任离开后,男孩居然毫不犹豫地爬上栏杆,从五楼跳了下去。

  后来,网上有知情人士曝光了这件事情的后续:

  这位可怜的母亲在自责中自杀了好几次,现在已经不幸离世了。

  同时,也有更多的细节曝光了出来:

  原来,在男孩小时候,他也曾有个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家里经济条件也很不错。

  没想到,男孩的爸爸却因为婚内出轨,且把大部分财产转移到了新欢名下,导致家庭破碎。

  就这样,男孩失去了父亲,变得沉默寡言;

  男孩的妈妈,也从富家太太沦落为靠打工度日的中年妇女,被生活逼得焦虑、暴躁。

  最终,相依为命的二人因为一个小小的矛盾,付出了血的代价。

  对男孩来说,父亲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是自己的榜样和力量的来源。

  而那些缺少父亲陪伴的男孩,往往情绪不稳定,内心也更脆弱,更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走了极端。

  作家狄更斯曾说:

  “情绪心态之健全,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但因为生理、社会文化、家庭等因素,我们的男孩天生情感更脆弱、更不善于表达。

  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引导男孩,赋予他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呢?

  下面5个建议送给家有男孩的父母:

  1. 给男孩更多的拥抱

  有研究发现,父母拥抱女儿的次数,远远多于拥抱儿子。

  即便是对刚出生的婴儿,也是如此。

  可实际上,6岁前,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很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

  而拥抱这个动作,就像是在给孩子的心灵充电。

  不妨在送儿子去学校前、每天回家后和晚上睡觉前,分别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他重获平静。

  2. 尊重男孩的“洞穴时间”

  在远古时代,女人主要负责采集和养育婴儿,男人则负责外出打猎。

  然而,打猎的过程很漫长也很危险,这就导致男人需要一个足够安全的洞穴藏身。

  哪怕到了现代社会,这种心理需求也一直被延续了下来。

  所以,在面对痛苦和压力时,我们的男孩通常需要离开一会儿,独自一人在卧室或卫生间静静。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把他从“洞穴”拽出来,而是等他自己走出来。

  等男孩平静一些后,再跟他进行沟通。

  3. 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男孩开口

  《男孩的思维方式大不同》一书中写道,男孩天生有一种倾向,即他们更容易接受电影情节、神话传说和拟人化的故事。

  而不是干巴巴的道理和抽象的词汇。

  所以,当男孩不肯开口谈论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他们。

  比如,看到眼前有一辆坑坑洼洼的汽车,我们可以跟孩子说:

  “你看,这辆车被砸成这样,一定感到非常生气。

  它曾经也有漂亮的线条和光滑的车漆,可现在,这一切都被人毁掉了。

  有时候我也会有这种感觉,即使自己拼尽全力,但依旧失败了,还落得满身伤痕,我想,你或许也有过类似的体验……”

  4. 培养男孩运动的习惯

  相比女孩,男孩更倾向于用一系列迅速而剧烈的动作释放情绪。

  比如,大喊大叫、摔门而去、狠狠砸桌子,或是将自己沉浸在电子游戏中,对外界的一切不理不睬。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试着让男孩接触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像是足球、游泳、爬山等。

  通过运动,让男孩找到合理宣泄情绪的方式。

  5. 帮助男孩寻找男性榜样

  心理学家古里安发现,年长的男性可以给男孩提供必要的约束,为其指明前进的方向。

  因此,平日里,父亲可以多跟男孩讨论自己的事业和骄傲的事情,让男孩把爸爸当做偶像来崇拜;

  或者让儿子多接触身边优秀的男性长辈,找到一个可以模仿的榜样。

  逐渐学会用坚强面对人生。

  作家刘娜说:

  “我们的孩子,只有感到爱与被爱时,才可能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得更好时,才值得我们的爱。”

  一个调皮、好动的男孩想要成长为一个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男人,注定离不开父母的爱与关注。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看见男孩没心没肺下的脆弱,接纳他大大咧咧下的敏感。

  点个赞吧,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男孩的保护伞,让他在伞下时,能拥有温暖的童年;在伞外时,能奔向广阔的天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情绪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