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的中超联赛,因为限薪令,使目前的自由球员们成为第一批二次限薪令下的试水者。就在昨天,广州恒大总经理郑智向球员刘殿座和徐新递上的500万顶薪合同被礼貌拒绝。
之前这样的事情是不可想象的,一是国脚级别的球员的500万的低薪水,二是自由球员对于广州恒大的拒绝续约。很明显,两位球星肯定已经找好了下家。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都是顶薪,在哪儿都是一个价,那又有何不同?两天之前,传来去年中甲最佳射手,前长春亚泰球员谭龙和上海上港签约的消息,尽管上港极力否认,但基本上这种事情不到最后,俱乐部都是打死也不说。基本上球员内心都会有比较,32岁的谭龙都会顶薪签约,那我贵为现役国脚为什么和他一个价儿?
其实这种悖论在今年的CBA中同样出现。与中超联赛不同,CBA的合同签订要比中超联赛详细得多,我们只说ABCD类合同中的顶薪。一支CBA球只能签三名顶薪球员,于是各支球就出现了各自的顶薪球员,从国家队的大腕到各个俱乐部的中坚甚至某些关系户,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顶薪签约。但是怨气过后,球员的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接受。其实CBA球员对于顶薪的接受更大的原因是球员的薪水相对变化不大,甚至有所增加,除了所谓的巨星球员。
基本上这也是中超顶薪制引起球员非议的最大原因,那就是收入的大幅减少,尤其是对于恒大这样的一线队的球员都在1000万以上的豪门球队。对于刘殿座和徐新们而言,新合同基本就是双重腰斩,况且恒大的队规之严早已经惹得口怒人怨,挣同样的钱,还不如到竞争相对小的小球队挣个舒心钱。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刘殿座和徐新们还会不断的出现,第三方合同显然只是为少数派准备,连苏宁外援特谢拉的经纪人借此四处敲诈都未有任何成果,何况那些明显不适用第三方合同的国内球员。基本上限薪令的威力已经开始体现,那就是金元在制度的管制之下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威力。恒大的垄断面临着分崩离析。陈戌源改革的第一炮成功命中靶心,打中金元的气门。
国内球员的身价回归理性之后,下一步就是外援的管控。我们期待着陈戌源改革的成功的炮打双灯。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