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恋爱中常见的3种错觉——亲密关系中的有几个坑,你踩过吗?

恋爱中常见的3种错觉——亲密关系中的有几个坑,你踩过吗?
2021年02月27日 10:07 新浪网 作者 唐清若心学

  错觉,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人类除了在视觉上存在着盲点,在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许多的盲点。

  错觉在人们失去理智的时候,表现的最强烈,因此,爱情也就成为了错觉现象的“重灾区”。

  以下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错觉,相信你在坠入爱河的时候,也可能曾经经历过。

  “恐惧=爱”

  

  恐惧,是我们生活中极力希望能够避免的一种情绪。

  可你有没有发现,

  当自己感到恐惧的时候,往往会特别容易爱上此刻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

  英雄救美就是这样一种现象很好的说明。

  心理学里很有名的吊桥实验相信很多人可能都听过。

  心理学家找了3组男性被试,分别让他们在公园里、一座水泥桥上、一座摇摇晃晃的吊桥上接受一名女性研究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吊桥上相遇的这组男性,在实验结束后,联系这名女性研究者的比例最高。

  试验后,研究者询问被试采取行动的原因,他们纷纷表示,是这名女性研究者的魅力吸引了自己,即她让他们产生了“心动”的感觉。

  吊桥效应的产生经历了以下两个步骤:

  摇摇晃晃的吊桥让被试产生了心跳加速的感觉;

  被试将这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归因于自己“心动”了。

  所以我们常说,谈恋爱需要有惊喜。因为感情,很有可能,真的是被“吓”出来的。

  “爱情开始于不了解,结束于了解”

  

  因为不了解而相爱,因为了解而分开。

  黑暗效应就是这句话最贴切的代言人。

  在晚上,我们往往更容易会喜欢上一个人。

  特别是在一些灯光昏暗的场所,比如说电影院、酒吧、公园等。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人们往往会放大对方的攻击性,同时行为也会更加的情绪化;而在光线较弱的场所,由于无法看清楚对方的表情,反而会表现的更加温和。

  在黑暗的环境中,由于我们无法看清楚对方,加上原本就建立起的一些信任感,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将其脑补成自己理想中伴侣的模样。

  因此,如果你觉得对方对你也有好感,但彼此间的感情还差那么一点点的时候,可以选择在晚上的时候多去约约会。

  但要记得,黑暗效应这种错觉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灯光亮起的时候,这种错觉很有可能就会消失。

  黑暗效应只能助攻,但主要还是要表现出自己的优点让对方感受到,建立起真正的好感。

  “难道你看不出来我心情不好吗?”

  

  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心情常常会挂在脸上?

  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常常会高估伴侣读懂自己内心信息的能力。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之为“透明度错觉”。

  这种错觉之所以会产生,往往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

  作为情绪的主体,我们清楚自己经历了什么,也明晰自己当下的感受,而对方,并没有接受到同等的信息。

  因而,我们常常会高估他人对于我们内心的理解程度。

  “做贼心虚”,也是这种心理错觉的一种体现。

  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也要常常提醒自己,“难道你不知道我心情不好吗?”这种想法,实际上对伴侣来说,的确是一种超出能力范围以外的要求。

  不管彼此的关系多亲密,也无法改变我们是一个彼此独立的个体的事实。

  世界上也没那么多的感同身受,我们只能通过诚实的表达以及持续的反馈澄清,来深入的了解彼此。

  周国平说,有时候爱是一种错觉。

  这种错觉,像海市蜃楼一样,虽然美,却不真实。

  真正的爱情,是在错觉消失之后,却依然还陪伴着彼此,欣赏对方的优点,也接纳TA的缺点。

  心动是一时的,可爱,是长久的。

  图片来源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