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与党同龄 与党同心 沈应珍的湖笔人生

与党同龄 与党同心 沈应珍的湖笔人生
2021年04月26日 15:39 新浪网 作者 浙江融媒体

  “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善琏镇有着“中国湖笔之都”的美誉,千年制笔业造就了当地无数技艺精湛的笔工。在善琏,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

  90载制笔生涯,沈应珍练就了“一朵羊毛成支笔”的绝活。

  沈应珍老人就是众多笔工中的佼佼者,她幼年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蹲在家人身边,撑着脸,看着他们手指翻飞,筛毛套装。因为热爱,沈应珍10岁就开始接触制笔,短短两年,便掌握了湖笔制作中最难掌握的水盆工艺,后又向祖父、父亲学择笔,向笔工师傅学结头、装套,聪颖过人的她自此与湖笔结下世纪之缘。

图为沈应珍正在择笔。

  新中国成立后,沈应珍先是成为善琏湖笔联销处的一位笔工,1954年开始进入善琏湖笔厂工作,1962年被下放到含山湖笔社(厂),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直至1999年,79岁的沈应珍才“退休”回到东山庄村的家。

图为沈应珍正在进行水盆工序。

  拣、浸、拨、併、抖、联、挑、梳、落、绞、结、装、择、刻……一支真正的湖笔,须经8道大工序128道小工序。在2000多年制笔史上,能一人独立完成所有工序的寥若星辰,而在沈应珍手里,就能成就“一朵羊毛成支笔”的传奇。

  虽然已是百岁老人,沈应珍的生活起居一般不需要人照顾。

  水盆是沈应珍最擅长的,但也是最艰辛的。“双手需长年浸泡在水里,冬天长满冻疮,夏天皮肤溃烂,六月酷暑,奇痒难忍,要靠涂抹明矾来消减痛楚。”沈应珍抬起双手,日夜淘洗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沈应珍正在梳头发,每天她都会精心打扮自己。

  每天早上,沈应珍都会出去散步。

  老人一生制笔,湖笔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90年的制笔生涯,她始终坚守匠心,她的制笔技艺一直薪火相传。沈应珍一家共有42人,三分之二都会制笔或从事与湖笔有关的工作,手艺都是沈应珍手把手教出来的。“心正笔亦正!”这是五代制笔之家的生存要求,也是沈应珍为人处世的原则,更是她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和坚持。去年,沈应珍获评“中国好人”。

  沈应珍向记者展示她入党时的照片。

  2020年,沈应珍入选中国好人。

  沈应珍居住的百年老屋。

  沈应珍五代制笔的大家庭。

  一颗党心、一门技艺、一辈子传承,迈过昏昏岁月,从婷婷少女迈到了期颐之年。今年,她将迎来自己的一百周岁寿辰,这位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百岁老人,用湖笔书写了一个守护与传承的党员故事。

  (原标题《与党同龄 与党同心 沈应珍的湖笔人生》,原作者陆志鹏。编辑邹一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