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 这帮“70后”激情合唱再刷屏

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 这帮“70后”激情合唱再刷屏
2021年04月26日 17:18 新浪网 作者 浙江融媒体

  当台上白发苍苍的老人齐刷刷地挽起衬衫袖子,年龄感奇异地消失了,泪水、欢呼和呐喊,从台下年轻的清华学子们中爆发出来。

  还是那首《少年》,还是那群眼神炯亮,后背挺得笔直的“老少年”。昨天,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晚会上合唱《同一首歌》和《少年》,这群平均年龄75岁的老人依然笑得红光满面。他们都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在小年夜的央视网络春晚上,他们合唱的网络热曲《少年》曾红极一时。

  纵然历经起落跌宕,待到暮年时分,他们依旧目光清澈坚定,用歌声告诉每一个听众:“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不惧衰老

  少年应该是什么模样?B站的宣传片《后浪》里说,是可以任意学习一门语言,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少年也不只存在于这个时代,也不只有这一种精彩。

  昨晚,台上这群平均75岁的老人唱得激情万丈,台下的年轻学子和网友们再一次红了眼眶。

  年轻人说,因为他们,让人开始不惧怕衰老。

  一位网友说:“每次看见清华合唱团这群爷爷奶奶们大合唱,我都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从他们身上真的看见了‘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的样子。也会想到现在的自己:是否一直坚持走在理想的道路上,向现实屈服了吗,还能坚持多久?等我年老时,能否像这群爷爷奶奶一样对自己说: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一位网友说:“有幸见过团长刘西拉老师,那一辈老教授的风范和觉悟,在当下社会难求。希望自己能从精神的传承中学到一二,并能终身坚定。”

  “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但也有相通之处,归根结底,是关于奉献的故事。”团长刘西拉说。这群清华老校友们,隐藏着超过半数的科学家,新中国第一代归国博士夫妻、飞机总设计师、核潜艇研究员……他们的人生和祖国与时代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

团长刘西拉

  翁蓓华、刘西拉、陈陈、程不时,都在少年时代相继站在清华园的大礼堂里。他们拉小提琴,弹钢琴,参与大合唱,歌声在萦绕在同一个空间里。当他们离开清华园之后,像一把各自分撒的种子,散落于祖国各地,投身科研建设,一生艰苦奋斗,为祖国做出了自己贡献:

  清华大学首席小提琴手刘西拉和首席钢琴师陈陈的“神仙爱情”故事,中国第一代飞机总体设计师程不时的跌宕人生,双双携手投身祖国核事业的少将夫妇张利兴、朱风蓉……这一次,他们再一次相逢清华园,他们的故事也再度被正值青春年华的清华学子口口相传。

  不同出路

  翁蓓华是浙江宁波人,说话依旧是浓浓的宁波口音。但她的少年往事,是从老上海城隍庙和十六铺码头旁开始的。

  那时,来上海打工的宁波人不少,大家挤在一起,每家每户只有六平方米的格子间。大家都说宁波话。爸爸在工厂里做会计,一个月能赚108块钱。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养活了他们兄妹三个。

  1968年,翁蓓华在上海敬业中学读初二,但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她没能再继续读下去。

  比她大一届的姐姐去了北大荒,哥哥去了上海纺织厂染毛线,她则被分去了上海汽轮机厂。

  起初以为是做技术,她开心了许久。但在公布分配名单时,那个车间没有她的名字。直到最后,她看到了自己所属的部门,“行政部,食堂后勤”。

  一起来的几个小姑娘都悄悄抹眼泪,但翁蓓华很快调整好了心态。早晨3点半上班准备早点,如果当天需要制作点心,则需要2点半准时到岗。和男人一起拉面粉,一袋50斤。穿着炼钢工人的衣服去烧煤,蜂窝煤质量很差,需要不断填新的煤进去,才能保证火一直熊熊燃烧。

  这一干,就是五年。

  当1968年,翁蓓华被迫放弃学业时,合唱团有一对后来和她相谈甚欢的“神仙眷侣”,在这一年研究生毕业,就是刘西拉和陈陈。

  合唱团首席小提琴手刘西拉,和当时“屈尊”给他弹钢琴伴奏的“全5分”学霸陈陈在坠入爱河后,双双奔赴四川。

  他们响应国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去最艰苦的地方,支援祖国建设。

  两人之间有71公里的距离,但阻挡不了少年一颗炽热的心。

  每到周日,刘西拉都去探望陈陈。他知道陈陈不开心,因为偏僻的地方没有钢琴给她弹。后来,他打听到镇子上有一架闲置的钢琴,便去求人家把钢琴借给他。

  于是就凭着一辆手推车,刘西拉就把钢琴拉到了陈陈那里。让陈陈这双会弹钢琴的手,在劳累又漫长的工作之余,有了寄托。

刘西拉拉琴,夫人陈陈伴奏的老照片。

  不失信念

  但就像陈陈对钢琴的坚持一样,少年的信念,依旧像颗倔强又有生机的种子。

  翁蓓华的信念是获得知识。在食堂工作的那些年,在灶台与食材之间,要读书,是她种下的信念。

  1974年,清华大学分配了三个名额给汽轮厂,其中热物理的岗位还空着。翁蓓华知道,她等待的机会来了。她冒险越级跑去大领导的办公室争取名额。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样的名额,居然真的落在了一个食堂小姑娘手上。

  在翁蓓华背着行囊远赴清华园准备实现自己的读书梦时,1951年从清华毕业的程不时年少时种下的那颗关于造飞机的种子,悄然间已经长成了一棵大树。

  1947年的程不时。

  那是一个1930年出生、住在武汉汉阳机场旁的少年,他每天盯着客机在天上飞过。航空梦由此种下种子,并在报考清华大学时化作一腔孤勇。所有老师都提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势头比较弱,建议他转系,他依然坚守。

  1949年新中国成立,程不时他们系里要带着自己做的飞机模型去展示。程不时当时就特别认真,“不能只考虑模型的外观,模型内部也要参照真实飞机的结构”。于是,他们还用废弃的电风扇,给模型安装了一个螺旋桨头。

  一心扑在飞机上的少年心志,终于在1956年瓜熟蒂落。程不时从北京航空工业部调往沈阳,他担任总体设计,推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歼教1”。

  不负时代

交大当教授时候的刘西拉。

  刘西拉曾在很多个场合提到,排练过这么多首歌,自己最爱的,还是那一首《祖国不会忘记》。因为这首歌歌唱的,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1980年,刘西拉和陈陈获得了公派美国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不到四年时间,两人相继攻下硕士和博士学位,一封封美国高校的聘书相继砸来,却被夫妻俩打包带回了国内。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对归国的博士夫妻,两个人当时甚至没有多想——“拿到学位证书,就回祖国报到。”

  刘西拉说,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信念,“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歌词里唱的,是为了祖国的安定祥和而默默奉献在导弹与航天战线上的工作者们。合唱团里的“将军夫妇”张利兴、朱风蓉就是其中一员。

  从清华毕业之后,两个人双双奔赴新疆核试验基地,参与我国第一枚氢弹、第一次地下核爆炸等历次核试验。

  在那里,除了房子,什么都没有。朱凤蓉至今仍记得,自己在回家的路上看见过一只独狼。她不知哪来的勇气,把大皮帽子拿下来,一把砸在了狼的脑袋上。“那时候我已经把腰带抽出来了,准备和它搏一搏。”提起这段回忆,朱凤蓉的脸上挂着笑。

  如今,朱凤蓉和丈夫已经双双成为了将军,但他们不认为自己“有多大的功劳”,只说自己是“被时代选中的人”。

张利兴、朱风蓉夫妇

  被时代选中过的,还有程不时。1970年,是程不时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那一年,“运十”飞机开始研制,需要在全国抽调人手。40岁的他终于和在北京的妻子贺亚兮相聚在上海,有了一个11平方米的小家。

  不仅如此,他还坐上了自己亲手参与设计的“运十”飞机,穿越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本以为生活就此可以安顿下来。没想到,1986年,政策突变。这给程不时的生活带来了沉重一击,他的生活变得困难,“最艰难的时候,我老婆亚兮把上海的交通点绘制成图,然后背到街上去一张张卖。”程不时很少提到这些,即便是在他的自传里也鲜少抱怨。更多的,是讲述自己在暮年时,试图圆回的飞机梦。

张利兴朱风蓉夫妇、程不时贺亚兮夫妇,以及翁蓓华(从右往左)。

  不忘情谊

  从清华大学工农学院毕业的翁蓓华,再一次选择了回到汽轮厂工作。

  她觉得自己不能辜负组织的推荐,只不过这一次,她成为了一名技术工种,负责发动机燃炉的自动化控制。

  这期间,她写了很多论文来推进控制的精准化运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汽轮厂的订单骤减,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裁员。她终究躲不过被裁员的命运。

  翁蓓华闲不住,在领导的推荐下找了一份电表质检的工作。“轮船不行了,我就去做电力嘛,总归是祖国需要。”翁蓓华说道。

  退休后,翁蓓华安家在上海。得到程不时的推荐,进入合唱团之后,她更是合唱团里的“小宁波”,给团里的朋友们到处科普宁波方言。

  “在这个团里,看不到高低贵贱。无论条件好的还是不好的,谁都不会看不起谁。大家互帮互助,像家人一样。”提到合唱团,翁蓓华满脸都洋溢着笑。

  合唱团员间的平等和融洽,也可以从团长刘西拉平时待人的态度看出来。

  知道翁蓓华家住得远,刘西拉会提醒她走路时多看看路。他和妻子陈陈扛起了照顾整个合唱团的责任,小到谁家缺了个什么物件儿,大到操办团员的丧事——“有个团员孤身一人,去世之后,是陈陈送他走的。”说到这,翁蓓华想起团里过世的两个队友,眼眶又湿润了。

翁蓓华和程不时

  不过,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很少谈及这些不可触碰的悲伤过往,更多的是纯粹地交流音乐。没有过多的侵扰,他们仿佛回到大合唱的年少时光。

  他们一起唱着《望月》,情到深处,陈陈会即兴来一段钢琴伴奏。就这样唱着,笑着,岁月仿佛在他们的脸上凝固。

  (原标题《天行健,君子仍少年!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这帮“70后”激情合唱再刷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清华大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