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料、合模、张拉……连日来,在浙江三和管桩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根根管桩经过打磨后生产完毕,工人忙着加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拓新品。
“得益于外地员工就地过年,我们正月初四就恢复了生产。”该公司车间主任万登树介绍往年农历正月十五之后恢复产能的惯例在今年被打破,为新的一年实现新的跨越开好头、起好步。据了解,该企业主要从事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于楼房、桥梁以及大型的建筑工程等。牛年伊始,企业收到了230万米管桩的订单,发展势头良好。
去年,为了更好地投入生产、提高效率,“三和管桩”改扩建了二车间,引进了新设备。在二车间,车间上方安装有数条“轨道”,并实现了管桩自动吊具等机械自动化功能。“以前管桩吊具时需要工人手动挂钩,实现自动化后设备会自动精准吸附,既节约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万登树介绍,现在,工人只需操作设备,就可以轻松地移动每米重约500公斤的管桩。截至目前,二车间已经进入了试运行阶段,待正式投入使用后,管桩的生产可以从原来直径50厘米提高到80厘米,企业年产值预计能提高到5亿元。

随着自动化流水线的投入,“三和管桩”的生产经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今年将尝试研发新的生产工艺。万登树说,“现在企业生产的是圆形管桩,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我们将研发目标瞄向了方形管桩。”据悉,方形的管桩同样会被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等建设,因其稳定性更高成为市场新宠。同时,企业还将根据客户提供的高度、宽度等方面要求,生产一种名叫“构件”、类似于一面墙一样的建筑产品,应用于高层建筑建造,帮助客户在增加建筑牢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