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严重?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严重?
2021年05月17日 17:35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作者: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是人体的基础血糖值,指的是空腹8个小时以上的血糖,此时的血糖既不受进食的影响,还因为夜间人们普遍处于休息状态排除了体力活动、情绪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此时测得的血糖值比较稳定,特异性较强。影响空腹血糖的主要因素是存储在肝脏中的肝糖原分解情况,而不是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和储备功能。

  餐后血糖一般指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吃第一口饭计时2个小时测得的血糖,进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胰岛功能完好的健康人来说,虽然进食后血糖上升,但是由于胰岛功能良好,血糖很快可以降至正常范围内。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虽然和健康人进食相同的量,但是由于胰岛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难以降回正常范围,便出现了餐后高血糖。

  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的敏感性更高,检测餐后血糖更容易发现糖尿病。

  哪个升高更严重?

  无论是空腹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对人体产生的影响都很大,只不过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反映的是糖尿病的不同阶段。

  早期糖尿病的敏感指标是餐后血糖。以爬楼梯为例,空腹血糖相当于休息状态,餐后血糖就相当于爬楼梯。当我们的体质刚开始变差时,休息的时候感觉不会很明显,但是爬楼梯时就会感到非常疲惫;当体质进一步变差后,即使不爬楼梯只是休息,也会觉得十分辛苦。

  糖尿病也是如此。早期胰岛素的分泌迟缓,主要表现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升高不明显;当胰岛功能进一步衰退后,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空腹血糖升高才会逐渐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在空腹血糖正常的人群中,可能餐后血糖已经升高了。如果只是检测空腹血糖而不测餐后血糖,就会漏诊一部分糖尿病患者。

  据统计,我国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将近一半只是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当空腹血糖升高时,证明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病情更加严重了。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关系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被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

  人体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3个月,在红细胞死亡前,其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都是“瞬间血糖”,容易受进食及糖代谢相关因素的影响,数值不稳定,不能反映整体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的干扰不大。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建议血糖控制满意且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至少1年测2次糖化血红蛋白;若血糖控制不满意且需调整方案者,应一年测4次。另外,对于计划怀孕的糖尿病妇女,初期应每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满意后,应每6~8周测1次,直到受孕。

  尽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水平直接相关,但二者的数值无法换算。不过,二者之间有一个推测值,糖化每升高1%,推测血糖升高1.6 mmol/L,但仅供参考。

  研究发现,当糖化血红蛋白为7.3%~8.4%时,空腹和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体相当,各占50%;当糖化血红蛋白>8.5%时,空腹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餐后血糖,而且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空腹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也会增大;当糖化血红蛋白<7.3%时,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空腹血糖,换言之,这时血糖的升高主要取决于餐后血糖。

  来源:肾病科普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