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马鞍山人生活品质更高了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马鞍山人生活品质更高了
2021年12月28日 09:09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这是带有“时代体温”的民生答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第一。接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44件民生实事,全面小康指数排名全国第49位。

  

  法治马鞍山建设推深做实,平安马鞍山建设深入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经验全国推广,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这是体现“不忘初心”的施政实践,“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我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不断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彰显“牢记使命”的价值追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我市聚焦人民生活高品质,提出打造百姓富“白菜心”的目标,在推动共同富裕上一马当先,勇当先行区。“十四五”期间,推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水平居长三角城市前列,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心只为百姓富,成就温暖全城;打造幸福新样本,目标直抵人心。

  从“石头部落”到“富足水乡”

  从“渔民上岸”到“学子就业”

  位于含山县仙踪镇西北部的六衖村,曾是全市28个贫困村之一。得益于脱贫攻坚行动的实施,近年来,六衖村抓住政策机遇,依托“石头部落”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石头部落”蝶变为网红景点。年均接待游客逐年增加,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7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的5000元增长到今年的55万元。

  

  “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石头部落”的蝶变,是我市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一个缩影。全市1.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胜利收官,乡村振兴开始启航。

  

  乡村要振兴,首先产业兴。在当涂县大陇镇,新农人何阳天的“稻虾连作”效益爆棚。“今年水稻长势好,亩产不低于700公斤,加上头季的小龙虾收入,亩均毛收入可达1.2万元。”掰开指头算起账,何阳天满脸喜悦。稳粮打造“万元田”,增收不减“千斤粮”。当涂县以稳定水稻生产为前提,拓展稻田多功能性,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截至目前,全县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面积约10万亩,亩均产值达1万元、利润6000多元,打造出以“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为特征的当涂模式。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位居全省第一。

  一张乡村振兴的瑰丽宏图,在一江两岸铺开。含山县利用丘陵、荒地、低产林地等资源,突出茶叶、黄桃等茶果产业发展,点燃产业振兴引擎。和县全面推进蔬菜产业生产科技化、管理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发展产业化,蔬菜种植面积达44.5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

  

  收入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面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全力帮扶困难人员就业,一项项稳就业、惠民生的政策措施不断落地。

  12月20日,退捕渔民“三姑娘”陈兰香向每个参股渔民发放5000元红利。2020年12月20日,三姑娘劳务服务公司开业,雨山区9户退捕渔民参股。一年来,公司先后完成了杨树林捕鱼回放工程、佳山乡平山变电所绿化、长江雨山段江堤道路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承担了中市街、祈福路、安心菜市场、小九华寺广场和采石农贸市场等保洁项目,实现经营收入近160万元。

  

  兴产业,稳就业,让百姓有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继续稳居全省第一,百姓的获得感更加充实。

  从“治安义警”到“全科网络”

  从“红色物业”到“小巷调解”

  着眼于群防群治,我市整合城乡原有党建、综治、城管、消防等网格,梳理依法履职事项、协助工作事项等职责清单,完善人民调解、便民服务等基层功能,在全市城乡建立起6943个全科网格,全市网格服务团队成员达1.8万人。同时,61个市直部门自建和具备整合条件的国家、省级基层信息系统全部对接至市综合服务平台,部门相关业务系统与网格化信息平台无障碍对接,实现数据双向流动、资源共享共用,“大管家综合服务平台”筑就“一网统管”时代。

  

  为避免“神经末梢”问题上升到“中枢神经”层面解决,我市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坐标,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将平安创建、市域治理等资源力量不断整合下沉,强化基层调解队伍与网格对接,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得到有效解决,涌现出“小巷调解室”、“风调雨顺”调解中心、“警民联调工作站”等众多“和事佬”。

  

  2020年以来,我市持续探索调解前置,一方面在市级层面建立“3+X”会商机制,互通消息、研判问题、采取措施、抓早抓小;另一方面推动县、区及乡镇挂牌设立诉调对接机构,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形成“一站式对接、三层次过滤、一体化调裁、多要素保障”的“131+N”解纷新机制。2020年,各类调解组织参与调解案件20826件次,调解成功率64.38%。

  安全为民生和发展护航,标本兼治是根本。我市着力破解一件件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多年难解的“烂尾楼问题”得以化解。

  从“民生工程”到“民生实事”

  从“能看得见”到“能摸得着”

  在老旧小区整治改造中,我市按照居民的“心愿清单”,实施了路面“白+黑”、雨污分流、外立面出新、绿化提升、亮化改造、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充电桩、公益广告及其他系列配套设施升级等改造项目。四年来,实施76个棚户区改造,从根本上改善1.2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推进151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7.1万户。

  

  变化看得见,也能摸得着。6月30日,马鞍山人期待已久的采石风景名胜区四大片区直通车环线正式开通。这是我市今年“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一批市级重点项目之一。

  本地小型客车长江大桥免费通行,市区至含山、和县客运班线实现公交化运营,进一步降低票价、加密班次、增设站点。

  

  今秋新学期,以延时服务为抓手的“双减”政策在我市义务教育学校落地,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发掘了学生的综合潜能,点亮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之路。

  市人民医院东院(秀山医院)门诊开诊,市传染病医院开工建设。持续优化整合医疗资源,补齐医疗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护佑群众的“健康网”越织越密。

  

  体育强市建设成效显著,构建健全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一批大型开放式公园、街头游园、小微绿地相继涌现,城市颜值和品质不断提升。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家门口尽享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诗意生活。

  

  城乡低保、养老等标准持续提高;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

  四年来,我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接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44件民生实事,惠及千家万户,百姓的幸福感更可持续。

  记者 吴黎明

  见习编辑:何一旻

  核校:傅中平

  值班总监:王小明

  审核:陈邦兵

  

  

  

  来源:马鞍山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