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
2022年12月30日 11:55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中工网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⑧】“疫”不容辞!刻不容缓!120急救车的24小时

  “你们快来!”电话那头的患者女儿明显带着哭腔。当时,70多岁的老人躺在地上,已陷入昏迷,家属泣不成声。

  10分钟后,宋建强的急救车一路呼啸着到达同乐小区。然而,该小区位于郑州市区的老旧片区,车子无法开进院内,宋建强和医护人员只能下车跑步进入,穿过狭窄的楼梯,最终到达患者家里。

  “最近这段时间,急救车的出车任务成倍增长,白天10小时的出车量相当于以往24小时的出车量。”已经50岁的河南省职工医院急诊科120驾驶员宋建强刚刚完成当天的第14次出车任务,马不停蹄地给车辆做完消毒,开始等待下一次出车指令。

  

  120驾驶员宋建强所在的急救班组对患者进行急救。(受访者供图)

  看120司机如何承担起“生命摆渡人”的角色?戳这里看全文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⑦】重症病房见闻:这里是拯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有一个70岁的赵阿姨,进来的时候就是“白肺”了,肺泡渗出比较多。经过全科医护团队一周的救治——通过俯卧位通气体位引流、激素治疗等手段,帮助她度过了炎症休克、低氧心肌损伤和肺部感染难关。12月28日,她的“白肺”已经恢复正常。医生说,呼吸机很快就能够撤下来了。

  在人们的印象里,“白肺”是很难救过来的。这个案例,让重症病人的家属们感到十分振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室。中工网记者姬薇摄

  重症病房的医护人员如何守护生命最后一道防线?戳这里看全文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⑥】扑热息痛追产进行时!

  12月初的许多城市,退烧药一药难求。“无”、“缺货”、“卖完了”几乎直接贴在药店的玻璃门上,懂的人都懂。与此同时,东北制药“2元一板20片的扑热息痛”上了热搜。

  “人少了,产量不少!”“以产量定班次。”“我们生产的都是救命药!”王兴鹏和他的同事没人计较一天干8个小时还是10个小时,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完成每天下达的产量任务。

  药厂是如何在生产线上开足马力的?戳这里看全文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⑤】扛过“感染风暴” 在轻咳声中复工

  12月19日,一个普通的周一。走进工作的车间,石家庄人程惠却有一种久违的轻松感:她所在的60人班组总算扛过了“感染风暴”,返岗率已恢复到90%以上。“完成各项生产任务都不在话下。”程惠说。

  疫情最终没能减缓际华三五零二公司向前的速度。截至目前,该公司2022年承揽的订单额已突破20亿元,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并创历史新高。

  

  经历感染风暴后,际华三五零二公司全面复工。(受访者供图)

  阵痛后的石家庄,企业是如何全力恢复生产的?戳这里看全文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④】药店“爆单”了!店长累得直不起腰

  疫情之下,药店人也是普通人,“阳”和发烧的命运该有的一个也躲不掉。12月11日,金象大药房公司总部紧急派了一些退烧药过来。此时,店里已经“损兵折将”,只有为数不多的在岗员工连轴转,一刻不得歇息,根本无法抽出人手、精力再进行分配送。

  “药品种类多,并且无人复核,容不得半点差错。”恽江华拆箱、打包、根据每个店的需求分配,细心且谨慎。期间,恽江华的孩子发烧39.8度,家人打来电话告诉他,他也只能回复正在忙,让孩子自己吃药、多喝水。

  晚上十点多,商品终于分拣完毕,恽江华已经累得直不起腰。

  畅通药品保供的最后一公里,药店人是如何工作的?戳这里看全文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③】送药小哥亲历:当订单像潮水一样涌来

  北京零下10摄氏度的天气中,每天骑行送单10小时,骑行里程超过100公里,是叮当快药送药小哥李威一个多月以来的工作常态。“我已经记不清送了多少单药品了,就,一直在路上。”李威笑着对中工网记者说。

  12月以来,由于疫情和购药政策的调整,感冒发烧类的药品需求呈集中爆发式增长,加之部分配送员也“中招”无法上岗,导致运力紧张。“和送餐、送快递不同,虽不是‘每日所需’,但又是特别重要的活儿,连着生命线呢!”

  

  北京寒冷的冬夜里,行人和车辆渐少,李威仍奔跑在为客户送药的路上。(受访者供图)

  当“药需”成为“刚需”,来看送药小哥的使命必达!戳这里看全文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②】病去如抽丝!赵多多一家的抗疫自救战争

  “我胃口特别好,是‘炫饭毒株’!”“孩子姥爷就是不咋吃饭型的。”“我这个可能刺激肠胃蠕动,饿得快,夜里还总饿……”

  33岁的花店老板赵多多,顶着“国宝同款”黑眼圈,操着“沈阳普通话”哑着嗓子向中工网记者说。镜头中,她原本饱满的脸颊瘦了下去。吃下去的食物并没有化作脂肪,而是变成支撑她照顾两个孩子的“燃料”。

  约两个星期前,赵多多一家人整整齐齐都阳了。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照顾孩子之余还要忙着发烧、咳嗽、腰疼……

  

  12月13日,赵多多家的大宝发着高烧,难受得“缩成球”。(受访者提供)

  疫情来袭,看“全阳”家庭如何自救?戳这里看全文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①】发热门诊直击:这里的压力太大了!

  53岁的李辛素是山西大同中医医院(当地三甲医院)心外科的主任医师,她边忙着手里的工作,边向中工网记者介绍:“原本医院的安排是一个科室上下午两个医生轮流出诊,但是同事也出现了不舒服的情况。现在,就我一个人!”

  “大疫当前,很多人说我们是逆行者,其实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在这个岗位上,我们要对病人负责,也要对得起这身白大褂。目前医护人员都处在一个会被感染的危险环境,但是只要还能坚持,就得继续接诊,因为病人需要我们……”

  处在感染峰值前后的城市里,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如何面对严峻的考验?戳这里看全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