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徐州市民因痴迷收藏,意外在猪圈发现了这个“宝贝”

徐州市民因痴迷收藏,意外在猪圈发现了这个“宝贝”
2021年01月20日 10:36 新浪网 作者 今日徐州

  拓片是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捶拓下来,是古代的复印术。徐州收藏爱好者张文一,30多年致力于汉画像石拓片的研究收藏,收藏了3000多幅风格迥然、古朴灵逸的汉画像石拓片。他不仅自己收藏,而且还致力弘扬徐州的汉文化,带动周围一批朋友传播汉文化。

  20余年来,他参加过数十次国内重大艺术博览会,将徐州的汉代三绝进行推广。

  

  张文一(右)研讨汉画

  痴迷收藏汉画像石拓片

  张文一今年51岁,1988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铜山柳新乡工作。第一次接触拓片是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翻家里的柜子,在一个档案袋里发现了一张黑纸,上面还有白字。当时,父亲就跟他讲,这个东西叫做拓片。

  

  1990年5月的一天,柳新文化站从金山桥收集来十几块汉画像石,当时张文一恰好在现场帮助清理。当他看到一块块雕工精美、图案丰富的汉画像石被岁月无情地侵蚀和人为破坏时,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想:何不用中国传统的拓艺将它们复制下来,对它们进行保留?从那时,张文一便利用业余时间四处收集汉画像石。

  

  2004年7月,张文一徒步来徐州东南的郭集村寻找汉画像石。当他发现有两块汉画像石《建筑人物图》和《车马图》被当地村民当作石材砌在猪圈里时,他连忙说服村民不要破坏这两件难得的文物,同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此事,引起重视。后来这两块汉画像石被徐州博物馆收藏。

  收藏很多珍贵汉画拓片

  在张文一从事传拓30多年间,他拓制过几万张拓片,内容包罗万象。其中有一幅是耗费三年的时间,走访十几个博物馆和汉画像石收藏家,才拓制完成的,那是一幅汉画像石的百米长卷。

  “之所以要做这样一幅百米长卷,是因为许多汉画像石由于受到保护的制约而无法对外展示,使汉文化的爱好者不能够详尽了解汉文化。那么这个百米长卷就弥补了缺陷,大家可以从百米拓片长卷上详尽了解了汉代文化。因为这上面涵盖了生产、生活、天文、历史、车马出行、宾主宴会、追逐狩猎等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一卷在手,尽阅楚风汉韵。”

  

  张文一介绍说,他收藏的汉画像石拓片也不乏珍品。白集汉墓位于徐州东北25公里的青山泉白集村,汉墓分祠堂和墓室两部分,其中祠堂东壁的汉画像石,内容分为7层,有凤鸟、建筑、人物、迎宾、宴饮等。在白集汉墓没封闭管理之前,1997年,张文一将19块汉画像石全部拓了下来,保留下全套最初的拓片。

  

  

  

  铜山吕梁山风景区有一处历史古迹——吕梁洪,古庙遗址上的《疏凿吕梁洪记》碑至今仍完好保存着。碑是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所立,由吏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徐阶撰文,刑部侍郎、河道总督韩邦奇篆额,著名书法家文徵明74岁时书丹,文字与书法俱佳,故号“三绝碑”。该碑在没封闭管理前,张文一也到山上将碑文全部拓了下来。他还对碑文进行了考证,撰写论文发表在《书法导报》上,受到大家的关注。

  收藏300多个汉唐瓦当

  瓦当俗称瓦头,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主要功能是防水,排水。其样式有圆形,半圆形两种。上世纪80年代末,张文一生和我市古园林建筑专家孙统义先生在乡镇一起工作时,受孙先生影响,对出土和散存的残破瓦当发生了浓厚兴趣。张文一意识到这些凝聚前人智慧和思想的建筑构件,日后必有研究与收藏的价值,于是产生了收藏瓦当的念头并付诸实践。

  

  在河北清原县老城,山东淄博齐国旧址,陕西咸阳,河南洛阳以及徐州市周围城区的各大建筑工地,都留下了他寻求收购瓦当的身影。

  一次,张文一坐了十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前往河北清原县城,在当地书法家王屹峰先生的帮助下,他下车顾不上休息就一头扎进建筑工地,一待就是三天,从工地的建筑垃圾中捡拾了半三轮车被抛弃的瓦当。还有一次,在洛阳古玩市场,他仅花200元钱就从一个倒闭的古玩门市里买下了30多个精美的文字汉瓦当。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张文一去西安看朋友,在古玩市场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堆沾满泥土的土疙瘩,一问才知道是一位摆地摊的老工人从附近建筑工地拉来的老砖旧瓦。他放弃了去看朋友,和老工人一起挑水冲洗起来,一直干到晚上10点多钟,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只好趴在地上打着手电筒一件件清洗干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上林”、“长乐未央”等众多汉代瓦当精品被他收入囊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文一先后从全国各地收藏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不同瓦当300多件。一些瓦当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瓦当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瓦当收藏》,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瓦当存真》等研究专著还分别选录了他收藏传拓的部分瓦当图案。

  对着这些前人创造的艺术精品,张文一决定用宣纸把它们传拓出来,宣传出去,他的想法得到了北京琉璃厂四宝堂金石专家仲金明老先生的肯定和支持。20多米的瓦当拓片长卷在四宝堂进行了专题展示,受到了艺术爱好者的欢迎。

  

  焚香静心制作拓片

  “传拓不仅是传承古人文化的一种载体,更是一门技艺。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在古人遗留下来带有痕迹的器物上,用纸和墨做出带有自己感情带有自己理解的拓片,这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张文一说,他拓制拓片时,会选择一个较为宁静的环境,焚香、品茗,让自己心平气和。然后仔细观察所拓制器物的表面,充分理解器物表面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使拓制时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取出上等的宣纸,覆盖在器物的表面上,用水将纸润湿,用排刷将纸扫平,再取打刷对宣纸表面反复捶打,使之凸起凹下,等待宣纸干至七八分,用拓包蘸上墨汁对器物上的宣纸进行反复捶拓。经过多次捶拓,一幅拓片便拓制完毕。然后将它晾干,收存即可。”

  “鉴赏一幅拓片,首先要看拓片的墨色是否均匀,不能淡一块浓一块。其次要看拓片是否全面、完整。字迹应清晰,画像要细腻。再次要看拓片所用的纸张是否便于保持。我觉得,拓片是一个高档的艺术品,只有用心用意去对待每一幅拓片,去拓制它,去欣赏它,去收藏它,才能无愧于古人,无愧于来者。

  徐报融媒记者:张景良

  编辑:吴曼

  责编:辛安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