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落榜后,王阳明写下一首诗令世人惊诧,更用一句话表明不凡的心迹

落榜后,王阳明写下一首诗令世人惊诧,更用一句话表明不凡的心迹
2021年03月03日 01:45 新浪网 作者 老张说史

  引言

  嘉靖七年(1529年),五十七岁的王阳明在还乡途中病逝。临终之际,弟子们询问他可曾有遗言,他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啊,一个一生都坦荡光明的君子,还要说些什么呢?此时的一切言语,都已显得多此一举。

  他的一生传奇跌宕,从生而不凡到夜读诸子,再到格物致知、新婚之夜失踪、龙场悟道、得罪刘瑾、平定宁王叛乱等等故事不胜枚举。

  在这些故事中,王阳明展现给我们的是“立德、立言、立功”的完美一面,他不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是知行合一的圣人。而他对于“圣贤之路”的亲身践行所带来的示范性作用,在指引后人心向光明上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点上,从王阳明科举落第时所作的一首诗中便有着完美的体现。

  

  少时便语出不凡,身体力行

  科举制自隋大业元年实行之后,便逐渐成为了众多学子们晋身仕宦的唯一途径。于是,历朝历代的学子们无不穷首皓经,至老不倦,以期能够金榜题名。登科之喜,自然而然地也成为了人生八喜之一,成为了诸多学子人生中的第一等事。唐朝诗人孟郊甚至在登科后写下了人尽皆知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句,亦可足见这登科之后他的喜悦之情已是溢于言表。

  但这登科及第就一定是人生中的第一等事吗?

  在我们常人看来,自然如此,可在王阳明看来却恐非如此。而王阳明有此认识时,尚不过是孩提年龄。

  一日上课时,他向先生提问“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先生在思忖之后,答曰:“唯读书登第尔。”可王阳明听罢却给出了反对意见——“登第恐未为人生第一等事,或读书做圣贤尔”。

  

  这句话听罢先生已是目瞪口呆,小小年纪便要立志做圣贤,其志不可谓不大。当然,我们不禁要多说一句,谁的童年时又不曾立下过大志呢?

  而要实现大志,关键是要身体力行,这也是我们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那么王阳明又是如何做的呢?

  自此之后,这个生而不凡,五岁才开口说话的孩子,所读所学的书目中不再只是四书五经,而是诸子百家、佛道儒的经典,甚至于对于排兵布阵、兵法韬略他亦是是时刻钻研。

  为此,父亲王华——这位前朝的读书第一人状元,不只一次“责备”儿子的这种“不专一”。但对于王阳明而言,科举及第比之“完善自我”似乎就是要差得多。对于父亲希望他能够如他一般高中的愿望,他甚至反驳到“状元之名,不过一代光耀,而做圣贤自然可以光耀万代。”

  为此,在史书之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15岁的少年眼见农民起义迭起,就屡次向皇帝进献平定之策的王阳明,看到的是一个15岁便游历四方的王阳明。

  他不仅知道自己的方向、目标,还真正地做到了身体力行。

  

  为此,17岁时他的新婚之夜中,因为向一道士请教而误了洞房花烛的良宵;为此,18岁时他在听闻大儒娄谅讲述的“格物致知”之学后,亲身去“格”了竹子。

  ……

  科举考试落第,一首诗惊诧世人

  而他在科举考试落第后的所作之诗,亦是这种人生态度的体现,更是令时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个少年时便已经才名外显得天才,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对于王阳明而言科举登第其实本是易事。可偏是这等“易事”却让王阳明“搞砸了”。

  就在王阳明乡试得中举人之后,次年的会试中王阳明却惨遭落第。

  这下对于身为父亲的王华而言,自然是害怕一向自恃有才的儿子会“遭不住”,于是便想方设法地带儿子参加各种聚会“散心”。但事实上他却不知的是想着成就“圣贤”的儿子对于科举落第这件事并不以为意。

  

  就在王华带着王阳明出席一次文人聚会时,内阁首辅李东阳对于这个满腹才华的后辈自然少不了鼓励之语。

  “来科定能高中状元!不如提前写一首《来科状元赋》吧!”

  对于这样的“客气之语”,王阳明毫不客气挥笔便写下了《来科状元赋》。在看罢了其文后,众人无不惊讶,纷纷称赞他的天赋才能。但是木秀于林,有人赞扬自然也会有不少诋毁之人,他们直指这首赋中的王阳明目中无人。

  而三年后王阳明的又一次会试落榜,似乎也助长了这些看低王阳明的人的气焰。可就在父亲王华的勉励以及这些人假惺惺的安慰中,王阳明说出了一句震撼人心的话语。

  

  “士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你们以科举落第为耻辱,而我却以因为科举落第懊恼为耻辱。世人常说“语出非凡者,即是非凡人”,而王阳明显然就是这样一个非凡人。他有的是“圣贤”之志,而非简单的旁人看来的科举之志。

  就在落第后,王阳明毫无沮丧之意,甚至还邀三五好友下棋对弈。28岁时,王阳明第三次科举考试,终于得中。而这时的明朝朝堂之上,宦官刘瑾权倾朝野,百官摄于其威无不噤若寒蝉。

  可王阳明却就是要站出来,于是他成为了一个“有辱斯文”被当庭廷仗的文人。父亲王华也被牵连贬谪,他自己更惨被流放贵州龙场。

  历史就这样“宠幸”了龙场,在龙场他“悟道”了。

  其后,他平定江西盗患;又在正德十四年面对声势滔滔的宁王叛乱时智计百出,一举而定;又立院讲学,总督两广……

  直至在57岁这年,他有感于肺病加重上书告老还乡,可未待归乡便溘然辞世。

  

  小结

  对于这位“圣贤”,明穆宗朱载垕称他“两肩正气,一代伟人……”;而即便是在日本,他亦是因为在“立德、立言、立功”上的完美形象拥簇众多,东乡平八郎称“一生俯首拜阳明”。

  他用身体力行,做到了他少时的“圣贤”之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