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房地产市场将迎来“均值回归”

房地产市场将迎来“均值回归”
2019年10月05日 19:52 新浪网 作者 鱼眼观察

  关于房地产周期,就像判断股市的未来走势一样难以琢磨。鉴于此,我们只讨论房价目前所处的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人口红利,二是租售比,三是人口和城镇化。

  1、人口红利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经历过两次婴儿潮:一是1962-1972年,二是1980-1990年,如按照20-40岁是购房主力的说法,20年刚好一个轮回,因此房地产的一个大周期很可能也就是约20年左右。1998年的房改,刚好是第一个婴儿潮26-36岁的时候,随着大量刚性的购房需求的涌现,房地产市场开启了黄金的20年

  第一个10年(1998-2007年),是以第一个婴儿潮为购房主力的10年,第二个10年(2008-2017年),则是以第二个婴儿潮为购房主力的10年。诚然,现实中的房地产行业周期并不一定会如此精确,它还会受到政策的调整而变长或缩短,但房地产作为一个商品,最终影响其价格的一定是供需关系的变化。未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终结,不妨大胆预测:目前我国房地产大概率正处于本轮上升周期的末端,未来5-10年恐怕难以再重复过去20年的辉煌。

  

房地产市场将迎来“均值回归”

  2、租售比

  租售比是房子月租与房子总价之比。作为商品,房子一般主要用来自住或投资,投资时,每月的租金回报就是它的长期价值。资金投资是要追求回报的,房子本身并不产生价值,而租金是其唯一产出并且可以衡量的核心价值。

  按照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观点,租售比的合理范围一般在1:200至1:300,即每年的租金回报率约在1×12/200=6%至1×12/300=4%之间,从世界各地的房价历史走势来看,当租售比低于合理范围时,长期来看最终都会回归正常,要么租金上涨,要么房价下跌,反之亦然。

  美国房价自2006年泡沫下跌后,2009年正处于那波下跌后的第一个谷底,售租比回到平均15的水平,租金回报率为6.7%,部分城市随后出现反弹。到2013年的时候,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等城市的房价已经比较高了,租金回报率降到了2.85%左右。

  2015年,日本东京、香港的租金回报率分别在6.25%和5%左右。而在中国的几大城市中,除了广州、成都外,北上深厦的售租比都在50以上,深圳最高,达到61。按租金回报率来算分别是:深圳1.64%,厦门1.67%,北京1.92%,上海1.98%,广州2.58,成都3.61%。对比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就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城市房价所处的位置了。

  按照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的售租比情况来看,很多国家城市的房价在极端上涨的时候都没有达到这个高度。理性告诉我们,售租比最终都会向均值回归:要么租金上涨,要么房价下跌。

  3、城镇化

  我国1949年建国时城镇化率是10.64%,2017年城镇化率升至58.52%。随着过去几十年城镇化率的大幅提升,大量无产人员从农村涌进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给房价的上涨带来巨大的需求支撑。但历史数据告诉我们,房价与城镇化率并非呈现必然的正相关性。在城镇化率持续提高的过程中,房价会出现大幅的波动,因此并不是说只要在快速城镇化,房价就不会跌。

  过去123年以来,美国的房价出现过两次较大幅度的下跌,一次是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另一次是在2006-2011年世界金融危机,平均跌幅都在30%以上,一线城市跌幅更大。与此相对的,1929-1933年美国的城镇化率大约在50%左右,与中国目前的情况类似,而美国现在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因此,用城镇化来判断房价走势并不准确。

  2010年是北京、上海人口流入增长的转折点,随后人口流入速度明显放慢,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甚至出现负增长,而同年北京、上海的房价却出现了暴涨。由此可见,大城市人口持续流入支撑房价上涨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

  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民众房子自有化率是比较高的,很多家庭还不止一套,住房尤其是新房空置率也很高,而这些空置的住房基本是用来投资的。当房价涨幅放慢或者预期要下跌时,这部分房子就会争先恐后大量地流入市场,增加供应,尤其当第一轮婴儿潮人群步入老年化(60岁)后,这个时间点大概在2022年后。

  没人能预测未来几年房价的走势,但长期来看,本次上涨周期不可能无限制的延续下去,售租比必然是要回归合理区间的,价值只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