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强车手丨那些搞噱头的“人工智障”,用户真的不需要!

嘴强车手丨那些搞噱头的“人工智障”,用户真的不需要!
2022-07-01 17:01:45 车壹条

工智能的发展,在智能汽车时代赋予了人类无数想象。人们希望新时代的汽车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希望它能够巧妙地连接工作与生活,更希望它拥有人类一样的情感和智商。只不过,正处在发展时期的智能汽车技术,还远远不足以支撑梦想照进现实。

于是乎,人们逐渐看到当前标榜智能化的“所谓智能汽车”画风变得越来越奇怪,尤其是关乎智能化的配置功能,也越来越离谱了。

设计师脑洞大开,用户“直呼内行”

就当前的智能化普及程度而言,“人工智能”之于汽车大致可以应用在两个部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前者聚焦在“科技”能够替代人类完成什么样的驾驶任务,后者侧重于怎样服务用户,让驾乘体验更舒适便捷。

原本设计师按照这种思路来设计产品就足够,在驾驶层面可以用更精准、更冗余的技术优化辅助驾驶功能,同时围绕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行动坐卧打造更惬意的使用体验。但是受技术内卷以及众多外因的影响,总有人喜欢用“奇思妙想”出头,这就导致画蛇添足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名气最大的当属长安欧尚Z6(配置|询价)两个月前发布的“一键超车”。

这项功能的具体释义,就是利用辅助驾驶完成超车,同时自动开启转向灯、大灯闪烁,启动云眼后视仪并鸣笛,在当时的发布会上还多出了一个“切换最强动力模式”的功能。说白了,就是这台车能够支持“自动超车”。

这本身就已经很奇怪了。熟练掌握驾驶技术的老司机都知道,超车本身就是驾驶中的一门基本功。明明能一把方向盘打过去的事情,非要交给复杂的智能系统慢条斯理地处理,能有这种耐性的老司机相信不会比大熊猫的数量多。

而对于不擅长超车的新手司机,绝大多数人本身还处于对驾驶很敬畏的阶段,更不会有勇气按下这个“超车按键”。所以不用过多思考,“新手不会用,老手用不上”就是它的本质。

非要说这项功能的意义,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它的确相比现阶段普及的L2辅助驾驶,展现出了更主动的驾驶风格。如今向前的一小步,有可能是自动驾驶真正“降临人间”的文明一大步。

而绝不能容忍的是,大灯闪烁、鸣笛这些功能被加入到“一键超车”中。开车的人都知道,在非紧急情况下,不论做出哪一项都是不道德和缺乏素质的表现。即便欧尚将这些功能划分为“可自定义”,但是扪心自问,这个默认的“超车模式”究竟把用户当成什么人?鬼火少年么?

相对于欧尚,实际上大多数车辆配置的创新功能都没有那么离谱,至少不会让人越想越气。当然也必须要承认,很多车辆的功能光是看起来就足够搞笑。比如高合的第二台量产车型——高合HiPhi Z(配置|询价)

必须要承认,笔者从不觉得高合是一家多么无厘头的企业。即便首款量产车Hiphi X的展翼门,以及灯光和交互模式创新等设计至今还在遭受争议,但这确实能证明其电子电气架构的先进性,实际也能制造些仪式感和浪漫氛围。总之你无法否认,它能够对人们的虚荣心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只不过HiPhi Z上的某些创新功能让人实在想不通。其一就是为中控屏安装电机驱动的“机械臂”,能够让屏幕横竖旋转的同时,单独朝向主驾驶或副驾驶,而这完全没有必要。

因为工程师明明可以通过更合理的仪表台设计,让主副驾驶都能以比较舒服的姿态看到屏幕上的内容,而类似比亚迪的设计,也完全能够实现屏幕的横竖旋转。但高合的最终选择是,明明一个简单机构就能做到的事情,非要复杂化。

第二点,就是座舱内的“火箭模式”。这项功能可以依托中控屏以及全车氛围灯,在车辆加速时故意做出光带向后流动的视觉效果,让用户感觉到加速更猛,甚至有种飞机起飞的感觉。

抛开这项功能是否真的能给你带来感官上的冲击,单说安全方面的隐患就不能避之不谈。设计师是否想过,太过眼花缭乱的座舱,尤其是这种营造速度氛围的设计,有没有可能导致驾驶者对车速和行驶状态做出误判,有没有可能判断不好与前车的距离以及更容易超速?

如果非要说这种功能只适用于赛道等封闭路段,那么试问,全球范围内有没有一名赛车爱好者,会让自己的爱车加装类似的功能?答案显然是没有人会这么做。

坦白地说,如果这也叫创新,那么不如直接改造主驾驶座椅,手动营造推背感来得“更直接”。

看似有用,实则“智商税”

还有一些功能的“不正常一面”在传播乃至用户亲自体验环节都看不出端倪,但是当你真正掏银子将新车买回家之后才会发现上当。

当时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众多车型,都宣称能用中控屏吃鸡打王者,由此也引发了不少手游爱好者的关注。但是到头来才发现,这种“用车机打游戏”的方案也只是“理论上可行”。

屏幕的分辨率与流畅度没有到达智能手机水准,坐姿的调整幅度也不大,导致玩家根本没法在中控屏上进行极限操作。除了能频繁被队友辱骂之外,根本没有半点娱乐性可言。

类似的功能还有在广汽埃安上风靡一时的可变色天幕。原本这项借鉴播音787舷窗技术的新功能拥有不错的实用价值,一个按键就能改变全景天幕的透光率,但是在传播过程中,官方非要给这块天幕强加打游戏和看电影的功能。

实际如果你真想那么做,那么投影仪和游戏机都需要你自己购买,并想办法固定在后排的地板上,同时还要解决这些用电器的供电问题,毕竟大多数埃安车型都不具备220V电源。换言之,这项所谓的“衍生功能”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功效完全等于零。

此外还能够回想起来的“特别配置”,还有零跑的指静脉解锁功能,远不如手机内置的NFC数字钥匙解锁速度快;岚图的升降中控台,因为可动的行程太短,根本没有想象中的仪式感,只会让人觉得:“这个行为的意义在哪?”

实际上这些功能都犯下了同一个错误,就是并没有完全将用户需求想明白,而又必须要做出点什么突出自家产品的创新精神与特色,由此就很容易掉进“自嗨”的陷阱当中。

曾经IBM的人工智能“沃森”,在《危险边缘》中战胜了人类冠军,由此也让人们意识到,“解决既有问题”已经不再是人类该努力的课题,人类应该积极地往上探索,寻找那些未知领域。

但很明显,目前的智能汽车领域还有很多人并未用这种方式思考,而是在利用已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微创新,用“人类难以理解的样子”实现人类早已解决的命题,这显然是不对路的。

个人认为,即便人工智能技术或许在当前到达了瓶颈期,然而作为民用级量产车的推广者,车企推出的创新功能理应对用户有实际帮助,或者至少对科技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正如透明A柱、抗菌方向盘、自动泊车、车辆召唤,乃至带有激光雷达的融合智能驾驶方案,虽然或多或少都被用户吐槽过“没有用”,但至少都是在向增加驾乘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的正确方向发展,至少有为未来出行模式“设计雏形”的含义在内。

退一万步说,即便不能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有所突破,不妨多花时间去研究用户需求,研究用户的使用场景,结合车辆本身的特征创造出更实用的功能。

这一点,主打“用户思维”的蔚小理,尤其是刚刚上市的理想L9(配置|询价)绝对是最纯粹的表率。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