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龚亚夫点评英语教育市场:部分机构移花接木、偷梁换柱

龚亚夫点评英语教育市场:部分机构移花接木、偷梁换柱
2020年09月11日 18:30 新浪网 作者 新浪教育

  2020年9月10日,由新浪教育主办的“新浪2020教师盛典暨第十届五星金牌教师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优秀教育者加冕。盛典汇集众多国内知名教育专家、优秀教师、教育实践者倾情参与。在《教育者说》、圆桌论坛等丰富多元的环节中,多位教育大咖进行了干货十足的精彩分享,倡导全民尊师重教的前提下,践行新时代下好老师的标准。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先生出席本次教师盛典,并于《教育者说》环节分享了多年英语教学研究干货。

  被“围攻”的中国英语教学

  从事英语教学研究近40年,龚亚夫自述经历过中国英语教学的两次危机:第一次危机始于1990年,彼时基础教育阶段刚刚开设英语课作为义务教育必修课,很多人对此举存有争议,认为“英语”是西方国家语言,因此当时只有部分地区开设了2-3年英语课程;第二次危机则发生于2013年,当时部分学者和社会舆论认为英语学习浪费精力,占用其他课程学习时间;甚至部分英语专业出身的企业家都对此表示认同,导致民办英语招生人数下降了20%-50%。

  由于英语仍然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使得第二次危机平稳度过,但是龚亚夫认为持续发展的英语教学在当前仍然身处潜在危机之中。伴随科技飞速发展的线上线下英语教学处于“蒙眼狂奔”状态,不论教学内容和方法还是宣传手段都颇具乱象。龚亚夫调侃为“校外英语教学三十六计”。

  中国英语教学的现实误区

  龚亚夫指出,想要改善校外英语教学“乱象”首先应该明确线上线下教学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他认为,当前英语教育的理念有问题,教学目标、现行教材等也有问题,接触语言的频度、教辅资料、民营辅导学校、测试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国际上称这种理念为“英本主义”误区。英本主义教学目标是按照英语国家的生活环境,学习问路、看病、点菜等这些日常生活的“生存英语”,而没有考虑青少年成长、人的思维能力、品格以及如何与人成功沟通等内容,这种理念是英语教育的大误区。

  校外英语教学新机遇

  深耕英语教学多年,龚亚夫认为当前英语教育在危机中也颇具机遇。他表示,线上线下、校内外结合是英语教学的大势所趋,英语老师要深刻理解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与作用,懂得外语环境下英语学习规律与科学方法,以此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此同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前景广阔,对内容选择与设计需求紧迫,老师要紧跟时代,真正懂得信息技术如何与语言学习结合,帮助学生弥补校内的短板,实现真正个性化学习。他希望英语教育企业可以停止忽悠家长的“焦虑营销”,偷梁换柱的“专家观点”与弄虚作假的数据效果宣传;期待有眼光有胆识的企业家带领行业创新课程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内容、路径。

  以下为龚亚夫教授演讲实录:

  龚亚夫:各位下午好!我想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谈一点我最近的感想。

  我从事英语教育40年,但是我发现我们近期的英语教学好像又到达一个非常热的时期,又到达一个高峰期,我看到了很多机遇,但是也有很多担忧。在这里跟大家讲一讲我的担忧,不管今后是在线教育还是线下教育,我们应该朝什么方向去发展。首先回顾一下前两次的危机,我觉得英语教育近30年经历了两次危机,再讲讲潜在的危机是什么和关于英语学习的一些事实,最后讲一下英语教育的机遇。

  用简短的语言回顾一下,基础教育开设英语课,把它作为义务教育的必修课是在1990年到1991年的时候,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大纲,当时很多人反对把英语作为义务教育必修课程。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西方国家的语言,可能会引发和平演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最后争论的结果为妥协。在座的你们可能都不知道,当时说不要求全部地区都开设英语课,只有部分地区开设2年或3年,可是实际上,这一条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上消失,全国各个地区都开设了3年。

  第二次危机可能大家还有印象,是2013至2015年,当时社会舆论、家长等方面,包括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对英语教育展开了一场“围攻”,说英语学习费那么多时间、花这么多精力,结果学也没学好,干脆别学了。另外还有一些做语文研究的人认为,汉语水平低就是因为学习英语的时间花费太多了,所以干脆别学英语了。甚至有一个有名的报纸头版报道的题目是:大刀向英语头上砍去。当时民办培训机构英语学科的招生下降了20%到25%的比例,对英语教育影响很大。甚至很多学英语专业出身的在线教育公司的领导人,都说不开设英语,改为开设语文、数学。这是一个当时的现实,后来高考还是要考英语,并没有被挤出高考,使得英语又往前发展了。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英语教学的线上、线下有点乱象丛生。我们现在不管是外语教学宣传还是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我调侃说“三十六计都用上了”。

  首先是移花接木。现在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学语言最佳的时期是0—3岁,千万不要错过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这种说法对不对?对,但是它并不适合于外语条件下学习外语的环境。我们经常会发现所谓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实际上指的是在母语的情况下,或者移民到英语国家,到底几岁是一个关键时期,而且这个“几岁”还主要说的是你的发音到底会不会像一个母语国家的人一样。我们经常说错过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你就完蛋了,弄得家长特别焦虑,所以纷纷报班。我最近接到很多电话,一接电话就问你的孩子多大了?我说我的孩子36岁,电话挂了。一会儿又来一个电话,您家小宝宝有多大了?我一想那是说的我外孙,我说2个月,电话又挂了。等第三回我想瞎编一个,说您家小孩多大了,我说3岁,他说哎呀,我们现在正好有一个3岁、4岁的培训班,你赶紧参加,错过了就没机会了,你看人家孩子到5岁就能读原著了。但是学习外语并不是越小越好,而是有条件的。

  其次,偷梁换柱。前段时间有一个培训学校问我,现在选用的教材合适不合适,我拿来一看说不合适。他说为什么不合适,这不是国外原版的为4岁、5岁的孩子提供的教材吗?我说没错。你想想国外的孩子在4岁、5岁的时候英语已经说得非常利落了,已经掌握了好几千单词了,这个教材是为他识字用的,如果用这个教材教我们4岁、5岁的孩子显然是不合适的。人家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语言应用,掌握了几千单词,你现在是零开始,怎么能合适呢?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所谓的原版教材,国外的分级标准其实都并不适合国内。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曾经有一位老师跟我说,她的孩子给她打电话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个好的消息、一个不好的消息。按照现在的分级标准我已经能读《哈利波特》了,不好的消息是《哈利波特》我已经读完了”。这些评价标准其实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按照学生语言能力去设计的。

  我并不是说国外的东西不好,大家不要误解。国外有很多东西是好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找到合适的,特别是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适合外语学习环境的,但是我现在看到很多机构只是忽悠一下说这个东西是几岁的,这个东西是国外的原版教材等等。对别人来说它可能是一块肉,但对于你来说可能就是毒药。

  第三,美人计。我说的美人计并不是说用美女,而是我们现在谈论的很多都是外表的东西,比如人种、肤色、发音等等,说外教有什么资质,最特别的当然是发音,我们可以学习英语发音的国家有很多,比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有的培训机构说中国的英语老师99%都是不合格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发音没有一个能达到是英语母语国家的人那样。按照这样来推断,中国90%以上的语文老师都是不合格的,因为他们没有几个人的发音能像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发音那么标准。学习语言即便是从小听英美人的发音,但是在中国这种环境下,你长大之后,别人仍然可以清楚地判断出你不是在那儿长大的,你的发音仍然有很多明晰可辨的中国的特点。这是我们要明白的问题。

  第四,瞒天过海。夸大数字、夸大效果,最有意思的夸大效果是用家长来夸大。前段时间,有一个英语老师找我有点事,后来我看到她在朋友圈说我的孩子可喜欢某某在线学习的软件,非常好,效果很不错。我就打电话问她,到底好在什么地方,结果她说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这是机构让我发的,可以给我一些折扣,我的孩子其实对这个教学非常冷漠。所以我就说,眼见看来也不能为实,很多朋友圈发的东西并不是真的,有的是为了忽悠家长。当然了,可能最后搞来搞去实在不行了,就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线上、线下教学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首先是方向的问题,其次是路径的问题,还有投入的问题、效果的问题等等。我们现在线上线下教育都有一个最根本性的缺陷,它把以培养学生掌握一套知识系统为教学目标,比如简单的一般时、将来时、完成时、过去时,其实这样的教学体系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我们现在学的很多话题都是以生存英语为主,比如问路、打电话、购物等,其实很多情况下这些话题并不适用于低幼的孩子学习,它是为了生存在英语国家,为了首先解决生存问题的一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刚才提到有很多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不适合我们国家孩子的,比如儿童学习内容,我们现在很多儿童学习的内容其实并不适合,特别是不适合低幼孩子的学习。我们把小学语法学习知识的那套东西用在了幼儿上。比如教他按照时态、按照词汇,今天教颜色,明天教服装,后天教天气,实际上幼儿学习外语或者说幼儿学习语言一定要跟他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跟他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要跟他的情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要跟他的行为习惯紧密联系起来,而不是教给他一套语法的知识。我们现在在线教育也好,线下学习也好,有一个设计的方向和内容的错误,这样就导致我们现在学习的效率非常低,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实施路径的逻辑,我们现在的逻辑是只要严格地按照今天学一个,明天学一个,后天再学一个,把它累加起来,认为就可以了,实际上学习语言并不是搭积木的过程。它不像数学,今天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然后再学二元一次方程,慢慢这个知识就可以掌握了,它也不像物理,它是一套知识体系。语言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运用的体系,而不是知识的体系。所以我们现在实施的路径,思考设计的教学逻辑基础就有很大的问题。

  传播的方式,现在在线教育讨论的最多的是一对一、小班课。比如说一对一,一对一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它的内涵是私教。如果你到健身房去,你找一个私人教练,他会像我们在线学习那样去教你吗?他不会的。他会按照你自己的需求,按照你自己的成长,根据你现在的情况,不断地调整课程,这才叫真正的一对一。所以,我们现在没有理解一对一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我们只学了一个形式。为什么我们一对一的效果不好,小班课的效果也不好,实际上是他们没明白小班课并不是3个人、5个人就叫小班课,而是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它的内容、活动方式到底是什么,它的特点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不管是在线教育也好,还是线下教育也好,都需要重新认识它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还有现在的测评参照。我们经常说这个东西是按照欧洲语言共同框架来设计的,实际上所谓的欧洲语言共同框架并不适合对儿童进行测评,这是很多儿童外语教育专家都达成的共识。按照重庆师大彭康洲教授的看法,我们现在的考试也是,以考成人的方式、以考语法知识点为特点来去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际上相当于只是间接的推断,你知道了这些东西,你就能运用英语,实际上你知道了这些知识和你真正能使用英语还差得很远。最后造成的就是事倍功半、同质竞争,学生缺乏兴趣,家长非常困惑,资金也浪费了。好几亿资金都投进去了,好几轮融资都进去了,还是没有教好,还是没有设计出好的东西来。

  我们要知道外语教学有几个事情,一是起始年龄并不定是决定因素,主要靠环境、频度和真正的语言运用。我们现在大部分教学无论是线下和线上,很少看到有真正的语言运用,基本按照固定的模式,老师问一句,学生来回答。这不是真正的语言交流。二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从小学习英语,孩子并不一定都感兴趣。很多研究表明,从小学英语,反而适得其反。很多还说我能教学生背单词,我们一定要明白系统地学习语法与孤立地背单词,并不等于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有考试的问题,我刚才已经谈到了。

  但是我们还有很多机遇,一是今天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教学的结合是一种发展趋势。未来教师的角色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一个机遇。真正有经验的教师,能根据孩子的发展,根据语言能力的需求,去设计内容的教师,将会非常值钱。相信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使得对内容的选择、对内容设计的需求将会非常的大。这是未来的前景。

  我特别希望在线教育机构、线下培训机构减少忽悠的东西,因为到最后效果不好,全社会又来“围攻”英语教育,说你看花了这么长时间,引进了很多国外的东西,其中还有很多东西并不适合我们的儿童。到最后可能引发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使得整个行业受损。这是我最担忧的一件事。另外,我也希望我们的教师和公司的老总们,一定要懂得英语教育它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懂得外语环境下学习语言的规律和科学的方法。我们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学,实际上方法非常陈旧、非常低效。这是我们存在的问题,所以我希望我们懂得什么叫信息技术和语言学习的结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英语教学英语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