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同样演活了“黑老大”,把于和伟张颂文放在一起看,差别一目了然

同样演活了“黑老大”,把于和伟张颂文放在一起看,差别一目了然
2023年10月08日 21:44 新浪网 作者 皮哥orange

  今年的国庆档,出现了一个“奇观”:评分低的电影,拿到了票房冠军。

  这就是《坚如磐石》。

  它的豆瓣评分只有6.4分,是所有新片中,口碑排名倒数第二的电影。

  但它的票房却独领风骚,一连7天拿下票房冠军,最终票房很可能突破20亿,几乎锁定国庆档的总冠军。

  

  怎么回事?不是说好的口碑为王吗?

  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坚如磐石》虽然是张艺谋的新片,但早在4年前就完成了拍摄,由于尺度原因一直无法上映,4年后,它终于和观众见面,157分钟的原版被剪成了127分钟,台词重新配过,剧情删减和重拍痕迹明显,整体虎头蛇尾,观众也因此打了低分。

  不过,这些问题都遮挡不住它的锋芒。

  更重要的是,本片全员演技在线,于和伟和张国立两大演技派飙戏,火花四溅,演员的表演,也挽救了这部电影。

  于和伟在这部反腐片中,饰演了黑老大黎志田,他的杀伐果决、癫狂邪魅,让人忍不住想起《狂飙》里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

  

  于是,一个话题,也开始在网上掀起阵阵风浪——

  同样出演黑老大,于和伟和张颂文谁演得更好?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差别?

  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过这两个角色:

  “如果你(于和伟)这个角色出来的时候(早一点),张颂文可能要排第二了。”

  

  看得出来,张艺谋对自己电影下的人物,信心是溢于言表的。

  不过评价两个具有相同特质的角色,我们还不能这么简单下结论。

  皮哥在之前就给大家总结过:

  别看“黑老大”只是一个影视形象,角色之下,其实藏着很多门道。

  

  街头混混里的头头,是黑老大;

  铜锣湾的扛把子陈浩南,也是黑老大;

  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还是黑老大。

  可见同样是黑老大,彼此间也是存在三六九等的。

  

  那么在影视剧里,不同的演员也就会演出不同的层次感。

  当我们以这种层次感为刻度,再细品这两个角色,其中的差别也就不言自明了。

  01、

  首先,高启强和黎志田,这两个角色有颇多相似之处。

  两个人都是底层出身。

  高启强是菜市场卖鱼的小商贩,却一直被唐家兄弟欺负。

  

  黎志田是重庆棒棒军的一员,却被自己的发小嘲讽为“狗杂种”。

  

  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羁绊。

  高启强是家中的大哥,底下有一个弟弟和妹妹要养。

  长兄如父,他为了两个亲人,一直忍辱负重。

  

  黎志田这个角色背景相对模糊。

  他的家庭也是残缺的,只有一个女儿陪伴在身边。

  

  故事里没有交代他的妻子,按照常规理解,应该是他一个人把女儿拉扯大,这也是为何他对女儿十分宠溺。

  两个人都有“不得已”。

  高启强是因为一场打架事件卷入了黑帮争斗,自己靠着一股狠劲儿,从屠龙者变成了恶龙。

  

  黎志田则是为了生存,白手起家成立了五人小组,结果越做越大,成为富甲一方的恶霸。

  

  两个人都有自己的保护伞。

  高启强早期有泰叔,后期有黄老、赵立冬,妥妥的“三姓家奴”。

  

  黎志田乍一看比较专一,至少在明面上,他一直是副市长郑刚(张国立 饰)的白手套。

  

  郑刚随便敲打一下他,就能敲出48亿的油水。

  两个人也都有死对头。

  高启强的死对头是安欣。

  安欣有点老实木讷,但主打一个穷追不舍,和他缠斗了20多年,终于把他拉下马。

  

  黎志田的死对头是副市长的儿子苏见明(雷佳音 饰)。

  苏见明呆萌的外表下,藏着一颗聪明的大脑。

  

  他带着女友(周冬雨 饰)勇闯虎穴,两个人就剿灭了黎志田为首的黑帮帝国。

  两个人都有各自的名场面和金句。

  高启强的名场面很多。

  比如给泰叔下跪,和安欣十字街头见面,被安欣用警戒线逼退,和儿子街头飙车等。

  

  他的一句“告诉老默,我想吃鱼了”、“风浪越大,鱼越贵”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黎志田也不遑多让。

  他的火锅里捞手机,展示断舌,扳手砸人,挑战了国产反腐片的尺度巅峰。

  

  一句“钱外有钱,官上还有官”,更是嚼劲儿十足。

  总之,高启强和黎志田都是那种从底层爬上来的狠角色。

  随着地位越来越高,他们的野心也愈发膨胀,手段愈发狠辣,变得不可一世。

  02、

  但相似的角色下,两位顶级演员还是有着不同的处理。

  我们看看他们分别演出了怎样不同的味道。

  《狂飙》是39集的电视剧,从演员表看是张译和张颂文的双男主设置,但实际上就是张颂文的个人表演秀,留给他的表演空间极大。

  

  张颂文饰演高启强可以用“精雕细琢”来形容。

  剧情固然套路,但满满的都是细节。

  比如初期贩鱼阶段的戏,高启强被唐家兄弟叫过去,他会顺手撩一点儿鱼缸里的水,洗两下手,再甩一甩。

  

  他处理好鱼,会顺便给客人送两根葱。

  这些小动作在剧本里没有,全靠演员自己琢磨,经历过油盐生活的观众,看了都觉得拍得十分真实。

  后来安欣来拜访高启强,高启强给安欣做饭,做饭前他会晃悠两下煤气罐,看还有没有气儿。

  这种冒着生活气的表演一般演员见都没见过,更不可能演出来。

  

  张颂文在社媒上透露,为了捕捉到这些细节,他每天早上四五点就去菜市场观看鱼贩卖鱼,最后把一手的体验演了出来。

  再比如高启强在黑化的前期,跑到音像店替人“打抱不平”,后来乌央乌央一群人进来,个个面露凶光。

  

  高启强一脸镇定,表面看很不真实。

  但是镜头给到了他不停抖动的手指,那种故作镇定的感觉一下子就演出来了。

  

  还有目睹弟弟坠楼而死,这段的表演是最难的,演员很容易演得用力过猛。

  张颂文表演时加入了一个小设计。

  他目睹弟弟惨死后神情恍惚,腿都软了,他用手撑了一下桌子,桌子散架了,整个人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这个撑桌子的设计就把整个人的恍惚感演出来了。

  在《演技派》里,张颂文透露,自己在塑造角色时会大概描绘一个大概的轮廓,表演过程中,才会加入细节。

  这些细节不是事先预设的,而是到了那里自然流露出来的。

  表演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是什么?是体验,他的自然流露,都是体验出来的。

  

  这样的演员,产量不会太高,因为他需要大量的生活去体验,然后把体验到的东西自然地融进表演里,让人看不出一点表演的痕迹。

  《狂飙》固然是一部爽剧,高启强也是个黑老大,但张颂文的表演却堪称艺术品,每一个片段都能读到这个演员丰富的生活阅历。

  

  反过来,我们再看于和伟。

  他演的《坚如磐石》是一部127分钟的电影,演员表里他只排第三位。

  电影中除了他之外,雷佳音、张国立、陈冲等人的戏也很足。

  那么留给于和伟的表演时间,加起来也就不到半个小时。

  塑造黎志田这个角色,使用张颂文的“精雕细琢”就不合适了,容易演得太满了。

  

  于和伟的方法分三步。

  第一步是找“人”。

  也就是寻找黎志田这个角色作为“人”的一面。

  有些人性,是剧本上安排好的,他的儿时遭遇,他的奋斗史都是闪光的点。

  

  有些人性,是剧本上没提到的。

  比如黎志田的妻子,剧本上只字未提,这就是剧本里的留白。

  于和伟就利用这个留白,脑补了黎志田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的过程。

  那么孩子就成为这个恶魔的阿喀琉斯之踵,他的表演也就有了支点。

  

  第二步是融合。

  于和伟和别的演员最大的不同是,不管什么角色,他总能演出自己的特色,而且不串戏。

  于和伟先后在不同的三部剧里演过荀彧、鲁肃、刘备和曹操,每个角色都演得很精彩。

  

  还有网剧《三体》,小说里的史强是姜武那样的大汉形象,于和伟的外形严重不符,在开拍初期他被很多书迷讨伐。

  但他同样用自己的表演方法,将个人特色融入角色,最终的表演效果让大家交口称赞。

  

  于和伟这种超强的“兼容”能力,让他收获了“万物皆可于和伟”的美名。

  在塑造黎志田这个角色时,于和伟坦言,首先他要保持松弛感,演出生活感。

  但这还不够,因为观众看到的是于和伟的生活。

  他还需要加入黎志田这类黑老大的东西。

  于和伟会根据他的生活经验、积累和观察,找寻这类黑老大的特征。

  然后抽取关键词,划拨到这个黎志田这个人物身上,最后将自己的特色和角色本身合二为一。

  

  到这里我们就看出两人最关键的差别。

  张颂文是沉浸式的体验,然后近乎本能地呈现出来。

  于和伟是有意识地筛选,然后融合自己的特色。

  他说表演要松弛不露痕迹,但绝不是演员自己的松弛。

  第三步是爆发力。

  电影时长有限,这就要求演员在有限的戏份里输出最大的能量,于和伟就是一个能量密度极大的演员。

  影片中,很多场戏我们都能看到他的爆发力。

  这包括那场杀鸡儆猴的火锅局,包括他和张国立在车里的对谈戏,包括他穿着防毒服拿扳手砸人的戏。

  

  但于和伟自己觉得,最让他满意的戏,反而是台词不多的那场戏。

  从女儿产房出来,当时的黎志田五味杂陈,有迎接新生儿的喜悦,有大限将至的绝望,有手刃女婿的忏悔。

  

  在特定时间的冲击下,很多复杂的情感扑面而来。

  在这个节点处,于和伟没有台词,仅靠表情特写,将这个角色的多面性,条分缕析、纤毫毕现地呈现给观众。

  时间之短,表演之准确,让人啧啧称叹。

  有了这三步,于和伟的表演,已经足以令人叹服。

  但在《坚如磐石》里,他又得到了张艺谋的真传,真正步入大师级。

  

  在和孙艺洲演完一场对手戏后,张艺谋走上前来,缓缓说了一句:“把那个抑扬顿挫的东西再稍微减弱一些。”

  正是这句话点醒了于和伟。

  什么是抑扬顿挫,就是工整,这是很多演员追求的境界,于和伟已经驾轻就熟了。

  但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工整,张艺谋就要求于和伟演出这种不工整的感觉。

  就像《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学会了所有武功,张三丰却告诉他,忘掉所有武功才能练成太极拳。

  无招胜有招,张无忌悟到了,于和伟也悟到了。

  

  影片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在船上的鸿门宴。

  黎志田杀鸡儆猴,给苏见明讲述哑巴厨师的故事,整场戏他有大段的台词,一个人要拿捏全场。

  于和伟说在这场戏里,表演每次都不一样。

  

  但这场戏不同的是,他整个人物状态都在戏里,没有耍宝,没有融合,没有爆发,他用不着痕迹的方式把黎志田这个角色的特征给放出来了。

  03、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就能发现,同样饰演黑老大,张颂文和于和伟的不同之处。

  张颂文是“系统装机”型。

  他需要大量时间体验生活,获得最新鲜的生命体验,然后在表演时不事先预设细节,演到那里很自然地把这种体验送给观众。

  

  在表演结束后,他事了拂衣去,又隐入到真实的生活里充电。

  于和伟是“U盘”型。

  他即插即用,任何角色,无论适合不适合,他都能演出独属于自己的味道。

  不仅将方法派的东西隐于无形,还能将寻找融合爆发的方法熔于一炉,获得一种一气呵成的表演方式。

  

  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

  在皮哥看来,张颂文更适合演电视剧,厚积薄发娓娓道来。

  于和伟更适合演电影,短时间内自成体系。

  而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呢?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江苏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