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那一粒种子,将改变中国未来!

那一粒种子,将改变中国未来!
2021年06月15日 06:54 新浪网 作者 牛弹琴

  

  (一)

  别以为这是标题党,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全球水稻种植总面积约25亿亩,其中,中国4.55亿亩,排世界第二,世界第一的是印度,6.52亿亩;但从产量看,全球水稻年总产量7.45亿吨,中国2亿吨,居世界第一,印度第二,1.59亿吨。

  这还只是水稻,我们还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

  作为世界上最善于耕种的民族。我们确实值得自豪:用世界第二的面积,养活了世界最多的人口。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必须感谢逝去的袁隆平院士,以及千千万万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没有他们的努力,没有他们的勤劳,我们就没有今天的粮食丰美、国泰民安。

  但我们也不是没有隐忧。

  不用列举数据,我们都可以知晓,中国连增的粮食产量背后,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化肥的投入、水利的成本,更别提农民田间地头的劳作。

  但手里有粮,才能心里不慌。

  一粒种子,就是问题的关键。

  要知道,粮食安全的基础,就是有好的种子。

  甚至可以说,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

  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杂交水稻天下闻名,很多作物产量世界第一;但我们也有我们的短板,一些种子受制于他国,或者远远落后于他们。

  看相关数据,2018年,我国玉米平均单产,是407公斤;美国的单产,则达到了781公斤,几乎是中国的两倍。我们国内现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该品种仍然是20多年前审定的品种。

  育种是个辛苦活,一个好的品种,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脱颖而出。但有的时候,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些育种条件的限制,在某些地方,后代选择仍依赖于“用牙咬、用眼看、用秤称、用尺量”的初级技艺,极大限制了新品种选育的效率。

  育种,成了中国农业的一个短板。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把“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措施之一。

  民以食为天。在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养活中国,没有足够好的种子,就种不出足够多的粮食,再强大的中国,也有他的阿喀琉斯之踵。

  

  (二)

  若干年前,参加国资委组织的“一粒米”活动,探访海南三亚的育种基地,就在田头,看到标语牌上有领导人这样一段话:

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好一个“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

  确实,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不久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

  中国的短板,决策者也看在眼里。

  今年1月,唐仁健赴中国农科院调研,根据媒体的报道,他要求“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保持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怎么办?

  还是要靠科技。

  科技,需要投入,更需要战略的眼光。

  6月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牵头,共同推动建立生物技术(BT)、信息技术(IT)与智能技术(AT)的深度融合的种业自主创新模式,为培育作物新品种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3个T:BT、IT、AT。

  目标,就是力争在3-5年的时间内,让中国作物育种进入“3T智慧育种”时代。与此同时,激励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怎么理解这种“3T智慧育种”?

  阿里达摩院科学家顾斐是这样解释的:

形象来说,智慧育种公共服务平台将像一个“中央厨房”,育种专家就是厨师,挑选他们所选的食材和配料,根据作物基因、农艺性状、栽培措施、气候环境数据和育种过程中相关图像数据的查询和联合分析,模拟“烹饪”出他们想要的“菜肴”。

  这是传统育种+高科技+大数据的结合,未来的育种,既需要田间地头的栽种观察,也需要实验室里的科技研究,同时还需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持!

  农科院有农科院的优势,阿里有阿里的强项,强强联合,跨界合作,往往会擦出更亮的火花。

  事实上,阿里也不是农业的外行,已经在实践中,不断给农业赋能。

  比如,在四川省理塘县,阿里的数字农业基地,高原上第一次实现了种植、采收全机械化作业;在安徽、山东、河南等种粮大省,今年,卫星遥感信贷技术被首次运用于春耕。

  今年5月,阿里巴巴还推出助力乡村振兴的“热土计划”,其中第一条,就是“输出技术助力农业科技和智慧育种数字化提升”。这次智慧育种项目,就被认为是“热土计划”的重要一步。

  科技改变未来,科技+种子,肯定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国的未来。

  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大国重器”。

  

  (三)

  当年在三亚南繁基地采访时,曾看到很多皮肤黝黑的人们,他们忙碌在田间地头,看上去就是农民;但他们都有硕士、博士的头衔,很多还是海外归来的学术精英。

  他们很平凡。

  但我总感觉到,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因为他们的工作,正在努力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他们中,肯定将走出未来的袁隆平。

  当年还参观了他们的宿舍,两个博士生分享一个房间。一名负责人因夫人小孩都在,好歹有一个独立房间,但孩子须睡在父母的上铺。

  许多年过去了,中国农业已今非昔比,条件肯定改善了许多。但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改善,让科研工作者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同时,我们还必须不断加大投入,真正实现“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这样的强强合作,应该多些、更多些。

  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这个世界最善于耕种的民族,我们对种子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对收成有着不一样的期待。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慧慧研究员就期待,未来通过“智慧育种”,把育种时间缩短一半,从10年缩短到5年甚至更短。

  农业科技+互联网,这是第一步,但中国的一小步,将成为世界的一大步。

  最后,还是那首诗: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您可能从来没种过田,但希望您到田间地头看看,今天的每一粒米,同样来之不易,它有农民的汗水,有农业科学家的心血,未来还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赋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向所有为中国农业付出努力的人致敬,春华秋实,仓禀实乃知礼节,这也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