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比“舍得”更难做到的是“舍不得”?
佛家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得”,其实并不难,因为舍弃一些,是为了得到更多。对于许多情商高的人来说,他们慷慨大方,赢得广泛的人脉,从而获取更多。可以说,古今中外的大富豪大英雄们,都懂得怎样去“舍得”。
什么是难做到的?“舍不得”。什么是“舍不得”?舍弃了,却不是为了得到;舍弃的,永远也不准备拿回来了。
那么,为什么要舍弃?有的时候,是为了保住剩下的部分,或者说放弃一部分是为了避免全部放弃;有的时候,是舍财保命。
创业,需要“舍得”;守业,则往往需要“舍不得”。创业难,守业更难。所以,“舍得”容易,“舍不得”难。
古今中外多少大富豪、大英雄,辛辛苦苦创建基业,却因为做不到“舍不得”而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甚至遗臭万年。
春秋时期,晋国有两家大公族,祁家和羊舌家。什么是公族?就是国君的同族,或者说,祖上是国君。除了六卿之外,就是这两家的地盘最大。而这个时候,晋国的地盘基本上已经被六卿瓜分完毕,于是,祁家和羊舌家就成了六卿眼中的肥肉。
祁家的家长是祁奚,春秋时期著名的贤人,那个“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他身上。按理说,他够聪明了。可是,临死的时候,没有舍得把自己的封地还给国家。
羊舌家的家长是叔向,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贤人,“叔向贺贫”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按理说,他够智慧了,而且他和当权的赵武和韩起的关系都非常好。可是,临死的时候,也没有把封地还给国家。
到了祁奚的孙子祁盈和叔向的儿子羊舌食我的时候,该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祁盈有个异母弟弟叫祁胜,兄弟两个关系一直不好。祁胜有个时髦的爱好,就是喜欢玩换妻游戏。这一天,和邬臧玩换妻的时候,被祁盈抓个当场,因此囚禁在家里。
本来,这是祁家的家务事,六卿们却看到了机会,他们立即捉拿了祁盈,理由是,滥用私刑。随后,派人鼓动祁家的人,把那四个玩换妻的人杀了,旋即,六卿以谋反罪名杀了祁盈,灭了祁家。
虽然一块肥肉到手,但六卿们还不甘心,又诬陷羊舌食我为祁盈的同谋,将羊舌家一并灭掉。这个时候,赵武已经死去,韩起老年痴呆,谁还管他们家?
羊舌食我的一个儿子逃命到了秦国,以杨为姓,就是杨姓的得姓始祖。
古人说:大象之所以被捕杀,是因为它拥有值钱的象牙。所以当你的力量不足以保护你所拥有的财富时,那么,财富就是你的催命符。
孔子说:厚德载物。
在中国历史上,一些人很睿智地领会到,并且做到了“舍不得”。
孙叔敖是楚国令尹(宰相),自然有大片封地,不过,孙叔敖把所有的财产都用来周济族人,自身过得很清贫,以至于死后下葬都要借钱。去世之前,孙叔敖将封邑全部交给国家,儿子没什么能耐,靠打柴为生。
儿子实在过不下去,于是,按照父亲的遗嘱,去找老艺人优孟帮忙。优孟假扮成孙叔敖去见楚庄王,告诉他孙叔敖的儿子穷得过不下去。楚庄王决定给孙叔敖的儿子封一块好地。出乎楚庄王意料,孙叔敖的儿子拒绝了好地,要了一块比较贫瘠的土地。
为什么不要好地要差地?因为孙叔敖告诉过他的儿子:好地,大家都想要,你守不住;差地,没人感兴趣,你还能守住。
韩信、萧何和张良并称汉初三杰,张良仅仅封为留侯,很多人认为封赏的太轻,不仅级别低了,而且留地是块很差的地盘。然而,这恰恰是张良的过人之处。
在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就承诺张良在山东“自择三万户”。可是,最终张良选择了“留”这个地方,只要了一万户。其理由是当初张良是在这里遇上的刘邦,有纪念意义。
其实,要“留”这块地方,是因为张良很清楚“舍不得”的道理,所以不争功,不邀赏,汉朝建立之后就主动退隐。
其结果是,吕后视当年刘邦旧部为眼中钉,找各种借口除掉他们,韩信被杀,萧何死于狱中。反而是在家养老的张良备受吕后信任,多次求教。而张良基本上装疯卖傻,最后甚至归隐山林,不知所踪。
张良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留地,因为地盘不好,因此无人留意,得以平安度日。因此,张良不仅保住了自己,也保住了子孙。
东汉初,开国元勋邓禹、贾复等人同样懂得“舍不得”的道理,主动提出辞职。刘秀趁机建立文人政府,而邓禹、贾复等人放弃权力,得以全身而退。
相比之下,那些千方百计要保住财产的家族,最终都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本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