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裸捐3568万,她才是中国最贵的明星

裸捐3568万,她才是中国最贵的明星
2020年10月27日 11:58 新浪网 作者 影探探长

  2018年6月,一位94岁的老人,变卖京津仅有的两处房产,捐款1857万,设立“迦陵基金”。

  2019年5月,她将稿酬、版税所得,再次向迦陵基金捐款1711万。

  两次捐款共计3568万,是她毕生积蓄,全部用于支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

  她说,我个人的悲苦微不足道,但中国的诗文品格应该传播下去。

  这位老人是叶嘉莹先生。

  她被称为中国诗词的“摆渡人”、“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

  我们认识很多人,最不该忽略就是这样的大家,他们已经不多了。

  最近,有关她的一部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

  今天以纪录片为契机,好好讲讲叶嘉莹先生命途多舛,又传奇非凡的一生。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意思是说,你要身经忧患,才能对词有很深的理解,这句话成为叶先生一生的注解。

  叶嘉莹先生,姓叶赫纳兰,迦陵。蒙古裔的满族人,与清朝词人纳兰容若同宗。

  民国要“驱除鞑虏”,鞑虏就是他们,于是满族人纷纷改姓。先生家便取了“叶赫纳兰”的第一个字,做了姓氏。

  叶先生祖宅,北京西城察院胡同23号的一个大四合院

  郑希成绘于2002年7月,现已被铲平

  生于1924年,代表没有多少和平日子。

  7岁,九一八事变;13岁,七七事变,北平陷落,被异族统治。

  父亲当时在国民政府的航空部门做事,抗战前四年,音信全无,生死未卜。

  母亲记挂父亲,时常忧虑,因此腹中长了瘤,需要去天津租界找西医开刀。

  没想到母亲开完刀就感染了,得了败血症,很快就病重。

  母亲实在放心不下在北平的三个孩子,离开医院,坐火车回北平。

  天津到北平的火车很慢,母亲在火车上去世了。

  1941年秋,17岁的叶嘉莹写了《哭母诗》八首。

  噩耗传来心乍惊,泪枯无语暗吞声。

  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

  母亲去世戴孝照

  母亲入殓的时候,是叶嘉莹人生最痛苦的时刻。

  入殓以前,要见亲人最后一面,因为一旦放进棺材里,钉子一敲下去,就永远见不到母亲了。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叶嘉莹质问上天为什么这样吝啬,母亲只有44岁就去世了。

  少年丧母,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1941年,17岁的叶嘉莹与两个弟弟

  叶嘉莹先生说她一生没谈过恋爱,连心动也没有。

  但她有丈夫,赵钟荪。

  赵钟荪追得她,直到1948年,赵贫病交加,困在了北平,跟叶嘉莹谈条件。

  “我现在就要走了,咱们也认识两年多了,你要是不答应,我就留在北平不走了。”

  嘉莹先生答应了他。他们在1948年3月结婚。

  叶嘉莹结婚后就发生了很多不幸的事。

  丈夫当时在在南京政府海军部门工作,1948年冬,他们就从上海上船撤退到了台湾。

  他们坐的是中兴号,后面一艘太平轮在1949年1月就沉没了……

  1949年12月,受“白色恐怖”牵连,丈夫被当局关进了监狱,那时叶嘉莹刚生完女儿。

  6个月后,叶嘉莹也被带走了,和她吃奶的孩子一起关进了彰化监狱。

  等她出狱后,工作没了,住所没了,丈夫不再,日思夜想的故乡也回不去,真正如被风吹断的蓬草,随风飘转。

  她说“天地茫茫,竟不知谋生何在”,看不见青天,看不到光明。

  叶嘉莹只好寄住在丈夫姐姐家,家里没有多余的卧室,叶嘉莹就带着吃奶的孩子,等人家都睡了,在走廊上铺个地毯休息。

  1956年在台北教书的叶先生

  曾有个记者问叶先生,在你九十多年的生命之中,你最想回到哪一段时光?

  叶先生说,在哈佛的两年。

  在哈佛,“海陶玮教授(当时哈佛大学亚洲系主任)真是特别优待我”,先生回忆道,他跟图书馆的人说,晚上锁门后,要特别允许叶嘉莹先生留在图书馆继续工作。”

  下午五点后,图书馆没有人,四壁都是书,窗前风景很美,叶先生可以心无旁骛地读书、工作。

  她觉得这是最美好的时光。

  叶先生大半生孤苦无依,现实生活又很压抑,她渴望有一天能脱离这些枷锁,自由自在地生活。

  当先生被人赏识,被人优待,给她提供一片逃离现实苦难的乌托邦,她可以珍视一生。

  在哈佛交换的两年是1967年-1968年。

  此前,她经友人介绍,已到台湾大学教书。

  因漂亮的诗才和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被中文系主任台静农看重。

  1965年台大中文系毕业餐会

  从中学老师到大学老师,到接到哈佛聘书,再到执教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叶嘉莹先生事业扶摇直上。

  然而生活的苦难还没有终止。

  丈夫出狱后,性情暴躁,时常闹脾气、暴力,叶嘉莹也不敢跟他吵架。

  叶先生那会儿,上有八十岁的老父,下有一个念大学、一个念高中的女儿,丈夫常年不工作,全家只有先生一个人在工作,好像一座楼只有一根柱子在支撑。

  所以叶先生说,“我如果吵架,不查生字,明天谁去教书?谁养活这一家子?”

  叶嘉莹的外甥后来说,我不知道舅妈这么大学问,这么了不起,

  每次去他们家,她都在做家务,我们以为她只是洗衣做饭的一个妇人。

  1976年,先生52岁。

  温哥华飞往美国途中,先生想,我这一辈子苦都吃完了,现在两个女儿都出嫁了,我可以飞多伦多看望大女儿,飞匹兹堡看望小女儿,

  将来我还可以帮她们照顾孩子,跟现在所有的外婆一样。

  然而,没过多久,大女儿和大女婿开车外出,出了车祸,双双亡故。

  叶嘉莹痛不欲生,终日以泪洗面,写下《哭女诗》十首。

  万盼千期一旦空,殷勤抚养付飘风。

  回思襁褓怀中日,二十七年一梦中。

  大女儿是跟着她吃苦长大的,犹记得带着女儿进彰化警察局,在别人家打地铺……如今一切都成了空。

  她质问,这一生磨难还不够吗,为了我的家,什么都可以忍受,垂老之际,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世间最痛之事莫过于此。

  也是在这一年,“四人帮”粉碎,文革结束。

  1978年,叶嘉莹给国家教委写信,愿意自费回国教书,国家教委安排她到北京大学教书,结果被南开大学“截了胡”。

  南开大学外文系主任李霁野先生,是叶嘉莹的前辈学人,又是她恩师顾随的好友,听说叶嘉莹回国教书,邀她去南开。

  先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979年初先生抵达天津,李霁野带领南开诸教师,去火车站将她迎回南开。

  1979年初抵达天津,与老师们合影

  还记得1974年,她第一次回国探亲,在飞机上看到一条长街,满是灯火。

  叶先生瞬间流泪,那是她魂牵梦绕的西长安街,是她摸过的砖墙,走过的街石。

  那时距她离开故土,已过去了28年。

  她说自己“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三十年“山河破碎风飘絮”,五十年“身世浮沉雨打萍”。

  其间,死亡与她数次擦身而过。

  临盆时,因丈夫无知,差点一尸两命;最艰难的日子,她想过什么是最不痛苦的死法。

  但是,她一直没有被苦难打倒。

  >>>>诗词拯救了她,她复活了诗词

  叶先生一辈子都在跟古诗词谈恋爱,她说,古诗词救了我。

  "我命途坎坷,饱经忧患,平生从来未曾萌生过任何成名成家的念头……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与人生的智慧,支持我度过了平生种种忧患与挫折。”

  叶先生认为,中国诗歌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兴发感动。

  在海外,叶先生读到王国维写杨花的词:“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瞬濛濛坠”。

  杨花一开就落,人想看杨花开时,它已经落了。

  读到杨花处,她十分感动,觉得自己就像那杨花,没有开就落了。

  叶先生一下找到了共鸣与情感寄托,作者与读者碰撞,物与我交融,苦闷被化解。

  “从读诗词之中,我跟古人的理想、感情、心性有一种接触和共鸣,这可以提升我的一切,所以我不在乎身外的苦难。”

  女儿去世后,52岁的叶嘉莹,经历了一次从“小我”到“大我”的彻悟,她受到古代伟大诗人的启悟和鼓舞。

  她从陶渊明、李杜、苏辛的诗词中看到他们光明的俊伟的人格和修养,如同黑暗中的一点光,诗词让人心灵不死。

  于是她写,“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如果把一切建立在小家、小我上,不仅会痛苦,也不是她的终极追求。

  把余热交给国家,把古代诗人的心魂交给下一代,能让她找到归属和使命。

  《鲁豫有约》上,主持人问她怎么看待自己的苦难。

  她说自己看到一本法国小说,上面说,人如果一直长在顺利平安享乐之中,是最肤浅的。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苦难磨砺她心智,使她性情坚忍,增补她才识。

  现在有个通用的名词叫“弱德之美”The Beauty of Passive Virtue)。

  这个词是叶先生创造的。

  先生在研究朱彝尊爱情词的时候,概括出的词之美感,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美德。

  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

  弱德是处在强压之下,负担承受,仍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种品德。

  这也是先生身上具有的,载着她逃出困厄的精神力量。

  不仇恨,不抱怨,极度朴素、极度节制、极度诚恳,勤奋完成自身。

  纪录片结尾,叶先生的友人刘秉松回忆说,她女儿过世后,我在学校碰到她,她只是眼眶一红,就走过去了。

  她每次提起去世多年的丈夫,顶多一句“哎,赵钟荪这个人啊”。

  刘秉松慨叹,中国的古人就是这样的吗?太难得了。

  她把万事万物都“轻而化之”。

  快乐和痛苦都拉得很平,把自己退守到一定位置,用同等的心态面对人生大小事。

  她已经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身上携带着中国文化的美感。

  先生站在那里,还没开口,就是一首诗。

  “她是这样一个穿行20世纪的现代女性,但她同时携带着、传递着、复兴着传统中国文化的形式、美感、价值”,电影学者戴锦华教授评价道。

  先生说“骥老犹存万里心”,我虽然衰老,但还有未完成的志意——

  把美好的诗词传递给下一代。

  我平生经过离乱,个人的悲苦微不足道,但是中国宝贵的传统,这些诗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希望把光明传下去,所以是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希望这个莲花是凋零了,花也零落了,但是有一粒莲子留下来。——叶嘉莹

  教学70年,著作等身,桃李无数,白先勇、席慕容、陈映真都是她的学生。

  她降低了诗词赏析的门槛,又手把手领着人进来。

  叶先生曾作词:

  “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蓝鲸能隔海传音,相距几千公里,通过声音,都能找到彼此。

  她自己留遗音于时空,盼望将来有人会听到,会感动,就像她听到千年之前杜甫的声音一样。

  如果“遗音”能被将来的人接收,现在的人都不接受也没关系。

  叶先生已“不再追求世间私人的一切利益”,面色清明,生活极度节俭。

  她捐赠3568万后。

  不少人好奇:为什么叶嘉莹这么有钱?

  叶先生有些失望:“我觉得这些人很无聊。眼睛里面只有钱,不懂学问。”

  她复活了诗词

  手把手把人领进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