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第一版)》专家解读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第一版)》专家解读
2021年10月26日 11:02 新浪网 作者 平安北京

  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三方共同发布第一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

  《防疫手册》是确保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顺利举办的关键文件,也是各利益相关方来华参赛需要共同遵循的防疫准则。《防疫手册》分两本,一本适用于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另一本适用于所有其他利益相关方,将为他们前往和抵达中国、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及离开北京提供全面的指导。

  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说:“北京冬奥组委欢迎各国运动员和各利益相关方来华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过三方充分协商和广泛讨论,共同制定了第一版《防疫手册》。手册的制定,是各方共识的体现。手册坚持把运动员等参赛各方和中国公众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借鉴了世界其他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结合了中国的防疫政策。希望各方都能遵守和落实,共同努力,为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介绍说,在制定《防疫手册》时,北京冬奥组委主要考虑了六大原则。“一是简化办赛,最大限度减少非必要活动和环节,特别是压减人员规模;二是坚持接种疫苗三是坚持闭环管理;四是坚持有效处置,一旦发现疫情,科学精准及时处置;五是坚持防控一体化,把冬奥会疫情防控全面融入主办城市疫情防控体系,确保赛事和城市安全;六是坚持统筹兼顾,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以运动员为中心,兼顾各方需求,提升参赛体验,创造良好条件。”

  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公共卫生处副处长王全意认为,《防疫手册》更像是一本“参加赛会的说明书”。“它是告诉所有来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人员,应该怎么来,来了之后是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赛会期间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准则等。”

  《防疫手册》中指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参赛运动员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即鼓励和提倡所有运动员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运动员、少数通过医学豁免的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可在入境后直接进入闭环。其他人员执行“二选一”政策,即来华前14天完成全程疫苗接种者,入境后直接进入闭环管理;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入境后进行21天集中隔离观察。

  《防疫手册》介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将实行闭环管理政策,涵盖抵离、交通、住宿、餐饮、竞赛、开闭幕式等所有涉冬奥场所。“所谓的闭环,实际上是我们根据入境人员在赛时的活动轨迹设计出来的空间,它可能是场馆某一部分,也可能是整个场馆。这些场馆通过交通工具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我们就叫做闭环,它与社会层面是分开的。在闭环内,所有人员将只能在涉冬奥场所特定空间内活动,参加与本人训练、比赛和工作等有关活动。与此同时,各利益相关方在闭环内的必需的工作需求都会得到满足,比如运动员参加训练比赛,媒体记者对赛事的采访都不受影响。”王全意说。

  据了解,第二版《防疫手册》计划于今年年底发布。“第二版《防疫手册》将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补充更多细节。同时,还要考虑全球疫情的形势变化,根据中国的防控要求,参照各个国家的相关的防疫政策,不断进行分析研判,风险评估,做出一些防控措施的调整,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防疫手册》。”黄春说。

资料图

  北京日报记者在《手册》发布后采访了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他就《手册》相关问题做了解答。

  记者:《手册》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发布的?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手册》?接下来会进行调整吗?

  黄春: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然在蔓延,形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个背景下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给主办城市带来疫情输入和传播的风险。所以必须要制定防疫手册,让所有涉奥人员共同遵循防疫准则。

  现在的《手册》是第一版。这一版就是先告知所有的来华人员,他们需要提前准备些什么东西。10月到12月,北京将举办国际系列测试赛、国际训练周和测试活动,都是按照冬奥会赛时防疫标准进行的。通过这些赛事,我们会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并不断完善《手册》,充实内容。

  今年12月份《手册》将推出第二版,也是最终版。第二版在每个大原则下,很多细节将会说得很清楚。这之前还要考虑全球疫情的形势,不断地进行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并做出一些防控措施的调整,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手册》。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制定《手册》的依据是什么?

  黄春:防疫手册的制定是由北京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商讨来制定的。

  制定《手册》以中国的防疫政策为主,在北京冬奥会的整体防控方案中确定了六个原则:一是非必要不来华的原则;二是分类管理原则,即运动员接种新冠疫苗“应接尽接”,其他境外人员来华则是二选一,打了疫苗免隔离,不打疫苗就一定要接受21天的集中隔离;第三是闭环管理原则,境外人员入境中国之后,要全程接受闭环管理;第四是应急处置原则,发生突发事件如发现新冠阳性病例,尽快按照预案控制疫情;第五是常态化防控原则,就是必须要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等一系列的常态化防控措施;最后是动态调整原则。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疫苗接种覆盖率效果综合来评判,由专家对疫情形势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动态调整相关的防疫措施和要求。

  记者:请举例介绍下《手册》有哪些特色?

  黄春:《手册》发布后,需要所有涉奥人员认真阅读,认真领会,而且必须要严格执行,约束自身行为,履行自己的防疫责任。《手册》更加突出的重点就是新冠疫苗接种,要求所有来华的人员在入境之前必须完成全程疫苗接种,不但是要求境外人员,国内的涉奥人员都要求全程接种。

  另一方面是闭环管理。北京冬奥会的闭环管理更加严格。但这个闭环管理不是完全限制涉奥人员的活动自由,它是在闭环的大区域里,通过闭环内专用的交通工具,涉奥人员可以在驻地、场馆、场馆之间包括三个赛区之间流动。强调的是必须在一个闭环管理的区域内流动,与社会面隔开。

  北京冬奥组委会给运动员、教练员包括官员等在闭环区域内提供一些良好、舒适的体验。比如说提供一些特色的餐饮和零售商品,设置咖啡厅、健身房和其他休闲娱乐的设施等。

  首都体育馆

  记者:请您介绍下什么叫闭环管理?

  黄春:闭环管理就是境外来华的人员,从入境进入海关后开始体温筛查,经过核酸采样,然后直接通过专用的交通工具送到奥运村或签约酒店。每个奥运村和签约酒店,都是一个独立的闭环。从入境到抵离,交通、餐饮、住宿、训练、比赛,包括媒体的采访,形成了多个闭环点,通过交通工具在这些闭环点连线移动进行活动和工作,就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记者:如何进行赛区间的闭环管理工作?

  黄春:以交通为例。北京冬奥会配备了足够的大巴车、中巴车、小客车,还有高铁,在交通沿线乘车过程中,包括作息安排,都是有特定的防护要求。

  另外,北京冬奥会安排涉奥人员乘坐专用的车辆,不能乘坐社会公共交通工具,这是一个底线,不能脱离闭环。

  记者:《手册》中针对出入境管理有哪些要求?

  黄春:说到出入境管理,这是大家最关注的一点,在我国法律的情况下,对出入境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从远端开始,涉奥人员确定参加北京冬奥会后,一定要在来华前14天进行健康监测,包括体温检测等。第二个方面是要求在来华14天前完成了全程疫苗接种。第三个在来华前96小时之内,要做两次的核酸检测。另外,在飞机旅途中,要求戴N95口罩,除了餐饮尽量不摘口罩,要尽可能地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交谈等等。

  涉奥人员进入中国海关完成健康声明及核酸采样后,不必在机场等候结果,直接由专门车辆送到住所,但在结果没出之前不能离开房间。检测结果阴性者,享受免隔离政策。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对其进行复检,复检依然是阳性者,有症状人员将在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无症状阳性人员,则在专门指定场所进行隔离。

  记者:核酸检测有怎样的要求?

  黄春:涉奥人员进入闭环管理后,每天要健康监测测体温,另外就是每天要做核酸检测,但是要求不同,境外人员包括为境外人员服务的国内工作人员,是按照境外人员同等的闭环管理的要求去做,每天要进行一次咽拭子检测。而闭环外围的服务人员,隔天做一次核酸检测。一旦发现阳性,我们能够及时地捕捉到,及时控制疫情的蔓延。

  记者:《手册》是如何定义密切接触者的?

  黄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8版,有一个关于密接的判定,但这与《手册》里的定义略有不同。总体的判断密接的一个标准是发现感染者症状出现的前两天,或者核酸标本采样前两天的时间段里,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在一米的范围之内,并逗留了15分钟以上。其他参考标准包括是否有有效的口罩防护,监控视频资料等,还有就是通过每个代表团、每个竞赛团队、媒体团队新冠联络官掌握的依据,综合来判断是否为密接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