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路遥:当我听到《平凡的世界》获茅奖,激动得就想痛哭一场

路遥:当我听到《平凡的世界》获茅奖,激动得就想痛哭一场
2019年11月17日 08:32 新浪网 作者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 | 航宇

  时间可以追溯到 1991 年的年初。

  这一年,对于每一位从事文学创作的中国实力派作家来说,是十分振奋人心的一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已经推迟了两年的评选工作,在这一年的年初启动了。

  应该说,这是中国文学迎来的又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也是众多作家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和议题。每一位符合评选条件的中国作家,都希望自己的长篇小说在这次评选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路遥也是中国文坛当之无愧的一位实力派作家,他创作了不少轰动全国的中篇小说,像《在困难的日子里》《惊心动魄的一幕》和《人生》等优秀文学作品,并用六年时间创作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本书,也是影响了中国千千万万有志青年不懈奋斗的一部教科书,因此他非常渴望自己创作的这部小说能够得到评委专家和广大读者的一致认可,也极其希望能够再次听到文学界的同行为他发出一次真诚而热烈的掌声。

  按照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条例规定,他那全景式地展示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荣幸地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选送到中国作协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

  茅盾文学奖初评工作开始后,这位刚强的陕北汉子,看似平静如水,甚至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而实际上他的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那时候尽管他的《平凡的世界》是初评时保留下来的十七部长篇小说之一,可最终只能有五部小说获奖。也就是说,在这十七部长篇小说中,将有十二部小说毫不客气地被淘汰,可想而知竞争是多么激烈。

  在这段时间里,路遥的心情非常复杂,他哪里也不想去,什么事也不想干,怀着忐忑不安的焦虑心情,等待着北京能够传来他期盼的好消息。

  的确,等待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作家路遥就是在这样的期盼和急切的等待中艰难地度过的,渐渐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他的情绪变得起伏不定,有时候会非常糟糕,不怎么愿意跟人交流,看见任何人都觉得不顺眼,一个人在院子里默默地低着头,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漫不经心地走来走去,也不跟任何人打招呼。在文人扎堆的陕西作协院子里,他甚至给人留下一种“不合群”的高傲印象。即便到了中午,上班的人都回了家,他仍然一个人在院子里心事重重地腾云驾雾,实在有些累了,便一屁股坐在院子里蜡梅树下放着的一把破旧藤椅上,眯缝着眼睛,不知不觉就睡得鼾声如雷。

  作协院子里好多人都了解路遥那种霸气十足的男人脾气,即便有人看见他如此随意地歪躺在藤椅上,也没多少人愿意走到他跟前,或者主动跟他聊天,而是悄悄看上一眼,便从他身边匆匆离开了。

  唯有郑文华的捣蛋儿子茗柳,没有大人那么多的想法和顾虑,他简直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不管路遥是多么著名的一个作家,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在孩子的眼里,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所以在他跟前,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此时,他看见路遥在破藤椅上躺着酣睡的样子,觉得特别好玩,便蹑手蹑脚地溜过去,悄悄站在他的背后,用小手偷偷抓一下他的耳朵,或在院子里拣根树枝,随心所欲地挑逗似睡非睡的路遥。

  敢在路遥跟前这么吵吵嚷嚷,甚至敢在他跟前这样“胡作非为”的还有张艳茜的女儿陶陶和其他同事家的孩子。只有这些天真的孩子们,才敢对他这么大胆和放肆,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而他对这些孩子一点办法也没有。

  其实,也不是路遥对这些孩子们没办法,他只要生起气来,孩子们都害怕,可他不这样,在孩子们的面前,他显得和蔼可亲多了。有时孩子们看见他在院子里一个人沉默,便纷纷围在他的身边,让他哪里也去不了,一个个把细嫩的小胳膊递到他跟前让他去咬,而且让他咬了左胳膊还不行,还要让他再咬右胳膊。此时此刻,他在沉闷中突然找到孩子般的乐趣,心情就会忽然明亮起来,甚至他还会当一个“孩子王”,跟这些捣蛋的孩子们在院子里你追我赶地打逗一番。

  一天又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眼看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最终的评选结果就要尘埃落定,路遥更是心急火燎。

  这个茅盾文学奖对他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这不简单的是他的小说能不能获奖的问题,关键在于他精心创作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能不能得到专家和学者的一致认可。

  路遥想用他的作品再一次证明自己。

  那个时候,不仅路遥一个人在焦急地等待着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结果,还有一个人也在急切地等待着。这个人就是他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责任编辑李金玉。为出版《平凡的世界》,李金玉不仅倾注了大量心血,而且承担了一般编辑不能承担的风险。因此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工作一结束,她在第一时间便得知评选结果:路遥的小说不仅榜上有名,而且还是排名第一。她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简直不像是她的作者获此殊荣,而是她自己,所以她迫不及待地给西安的路遥打了一个长途电话,第一时间报告了这一喜讯。

  然而,李金玉把电话打通,并没有直接告诉他小说获奖,而是故意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她装作一本正经地说,告诉你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你的小说在这次评奖中没能获奖。

  李金玉之所以要跟路遥开这样的玩笑,是想看看一个作家到底有多大的承受力,或者说她想看她的作者会有什么反应?

  那时,路遥并不知道李金玉是跟他开玩笑,以为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因此,他那一颗热腾腾的心,顿时凉得像块冰一样,甚至感觉到有人在他头上狠狠敲了一棒子,瞬间天旋地转一般。然而他仍然表现出一个男子汉的坚强,装成无所谓的样子,漫不经心地对李金玉说,没获奖就算了。

  李金玉是聪明人,她听到路遥的话锋有些不对,甚至能感觉到他说话的声调都变了,意识到自己随便的一句玩笑,竟深深地刺激了路遥。因此李金玉急忙笑着对他说,我是跟你开玩笑,恭喜你啊,你的《平凡的世界》不仅获奖了,还排名第一。

  这消息对于路遥来说,简直像坐过山车,反差实在太大了。所以当他听到自己小说获奖,激动得差点在作协办公室大喊大叫起来。

  六年呀,整整六年时间,他以生命为代价创作完成的这部长篇小说,终于收获了应有的硕果。他用颤抖的手慢慢放下电话,突然觉得一下失去了一个正常人的思维能力,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在此之前,对于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能不能获得茅盾文学奖,他确实一点把握也没有,而且种种迹象表明,他的小说在这次茅盾文学奖评选中会遇到一定麻烦。首先是一些评论家对这部长篇小说一直不是很看好,甚至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再就是有关他的负面消息传得到处都是,尤其在北京,传得最多的是他被抓起来了。

  这样的传说,可以从著名导演潘欣欣同路遥的通信中看出端倪。

  那是 1988 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正紧锣密鼓地拍摄路遥小说同名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执导这部电视连续剧的是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潘欣欣。在拍摄《平凡的世界》的整个过程中,可谓多灾多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审查,有好多非常精彩的故事情节,被毫不客气地删掉了。因此对于这部电视连续剧,不仅路遥不满意,觉得没能够表达出小说应有的意境和高度,就是导演潘欣欣,也觉得留下了许多遗憾。可是不管怎样,《平凡的世界》电视连续剧还是在 1989 年 9 月底拍摄完成了。对于小说作者和电视剧导演来说,虽然有些意犹未尽,然而只要能完成,还是值得庆贺的。这年 10 月上旬,潘欣欣怀着喜悦的心情,给路遥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平凡的世界》电视连续剧拍摄完成的消息。可信发出后就石沉大海了。潘导演心里非常紧张 , 心想《平凡的世界》的作者也被抓起来了,那么这个电视连续剧能否按计划在电视台正常播出,恐怕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那些日子,对于潘导演来说,简直度日如年。

  1990 年 1 月 7 日,潘导演在无比焦急中,终于盼来了路遥的回信,路遥并不像传说那样因在西安闹事而被抓起来。因此潘导演急忙给路遥回了信,告诉了自己的担心。同时他还告诉路遥,《平凡的世界》再不担什么“政治风险”了,对电视剧三番五次的审查已经结束,《平凡的世界》是面向“改革”、面向“工农”、面向“老少边”类型的正能量作品。遗憾的是,他不得不砍掉剧中许多非常好的所谓“杂戏”,使有些非孙少安和孙少平线索的戏,不得已变成现在这样。

  潘导演还在信中说,终于快完成了,前天刚刚录完电视剧的音乐,由毛阿敏、范琳琳和孙国庆唱的主题歌和插曲,我非常满意,音乐带一出棚,就有不少音乐出版社的人来订盒带,据电视剧的作曲者和不少行家说,主题歌肯定能唱“火”。

  十四集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的主题歌《就恋这把土》的歌词是这样:

  就是这一溜溜沟沟,

  就是这一道道坎坎,就是这一片片黄土,

  就是这一座座秃山;

  就是这一星星绿,

  就是这一滴滴泉。

  就是这一眼眼风沙,

  就是这一声声嘶喊;

  哦……这一声声嘶喊……

  攥住我的心,

  扯着我的肝,

  记着我的忧虑,

  壮着我的胆。

  ……

  就恋这一排排窑洞,

  就恋这一缕缕炊烟;

  就恋这一把把黄土,

  就盼有一汪汪泉;

  盼不到满眼的风沙,

  听不到这震天的呼喊。

  潘导演还告诉路遥,《文艺报》刊登说《平凡的世界》电视连续剧新年前后播出的消息有误,关键是把新年和春节搞混了。准确地说,整个电视剧大概可以在 1 月 17 或者 18 日全部制作完成,春节后的初五至十五这段黄金时间播出。而事实上,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十四集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在 1990 年 3 月份才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二套节目中播出。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路遥小说同名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经历了一波三折,甚至三番五次地被反复审查,那么竞争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结果最终会如何呢?

  因此李金玉在电话里跟他开的这个玩笑,他就信以为真了。

  此时路遥满含着喜忧参半的泪水,急急忙忙从作协办公室出来,对身边的人视而不见,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回到家,就想痛痛快快哭一场。

  是啊,整整六年时间,他以生命为代价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能够有如此理想的一个结果,那真是大快人心,可喜可贺。

  刚回到家的路遥,心情非常激动,内心像燃烧起一团火,心神不安。他在家里待不住,又身不由己地从家里出来,走到作协的门房,很想跟人分享一下他的喜悦。然而他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跟他分享喜悦的人。过了一会儿,他稍微冷静了一些,觉得现在还不是告诉别人的时候,尽管李金玉告诉他小说获奖的消息十分可靠,但消息不是来自官方,如果最后获奖的不是《平凡的世界》,那岂不是闹下天大的笑话。

  路遥心里明白,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什么叫乐极生悲?他不能太冲动和盲目,只能把喜悦藏在心里,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站在作协门房口,他突然看见门房的木槛信插里有一封电报十分耀眼。

  意外的发现,同样能够给他惊喜,他突然觉得这电报一定跟自己有关。因此他顺手把电报从木槛信插里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看,电报果然是给他发来的,发电报的人是著名评论家白烨。

  电报的内容是这样:“大作获奖,已成定局,朱蔡雷白同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报中的“朱蔡雷白”,别人可能看千遍万遍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而路遥一看心里就明白了,那是朱寨、蔡葵、雷达和白烨的姓氏,也是他北京的朋友,在他文学创作路上不可或缺的人。他们一直默默关注并支持他创作,就是在北京召开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座谈会上,能够给予他作品客观和中肯评价的,也只有他们几个。那么这封电报足可以证明,《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那是千真万确的。

  尽管路遥对他小说获奖的事守口如瓶,可消息不经意间还是在陕西作协大院像风一样传开了,有人对他表示祝贺,也有人表现出沉默。

  那天,我刚好不在作协,也就不知道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获奖。晚上 8 点多,我回到办公室,路遥从门里进来,满脸的兴奋,激动地说,你去哪里了,这下狗日的做日塌了。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惊慌地问他,怎么了?

  路遥说,发生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

  我看着路遥说,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路遥一改过去的高傲严肃,热情地给我递了一支烟说,我的《平凡的世界》获茅盾文学奖了,还是排名第一,李金玉给我打来电话,咱老乡白烨也发来电报。

  我说,那太好了,好好祝贺一下。

  路遥却说,你看你,一满是个二杆子,不冷静也不成熟,不要遇事就大呼小叫,还得等官方正式公布。

  我问他,不是结果出来了,怎还没公布?

  路遥说,还要报中宣部审批。

  我说,一个茅盾文学奖,怎就这么复杂。

  路遥说,茅盾文学奖评选程序就是这样,首先通过评委投票,按票数从高到低评选出五部获奖长篇小说,最后上报中央宣传部审批确定。

  然而,不管最后结果怎样,显然他对这样的评选结果非常满意,也能看出他的激动心情。因此他仍然像往常一样,躺在我的干木板床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眯缝着眼睛微笑着说,嗬嗬,这下狗日的做日塌了,有些人一满看见我不顺眼,这下怕再张狂不起来了……

  我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他以生命为代价,耗费六年心血创作完成的《平凡的世界》,经历了怎样不堪回首的“不公正”对待。《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创作完成时,他寄希望在中国权威杂志《当代》上发表,他视《当代》为展示他文学创作水平的一块 “风水宝地”。因为在这之前,他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和《在困难的日子里》,都是在《当代》上发表,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代》杂志一位编辑看了他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书稿,觉得他的这部小说跟过去那些作品相比,显得有些平淡,节奏感不强,且人物众多而庞大,情节也不是很感人,很难让人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和兴趣。

  的确,一部文学作品要想广泛传播,首先要能打动编辑,这一点至关重要。显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对这位编辑来说,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深度和高度,甚至觉得这篇小说并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那么想要在《当代》杂志发表,也就不可能了。

  就这样,《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被《当代》杂志的编辑毫不客气地退回来,这对刚刚涉足长篇小说创作的青年作家路遥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他满腔激情、雄心勃勃创作完成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一开始就遭到这样的挫折和困难,接下来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又如何能够心平气静地顺利完成呢?

  然而,这样的打击似乎还远远不够,迎接他的将是更加猛烈的疾风骤雨。但他绝对是一条汉子,轻易不会向命运低头,也不可能就此罢休。路遥想,《当代》杂志不刊用他的作品,并不意味着他的作品就没有一点文学价值,中国这么大,杂志社和出版社那么多,《当代》杂志拒绝发表他的作品,难道别的杂志社也一样不愿意发表吗?

  就在这个时候,路遥意外得到消息,作家出版社一位编辑来西安组稿,凭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他的小说出版应该不存在问题,这正是出版他作品的好机会。因此他辗转托人将凝聚自己心血和汗水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恭恭敬敬地送到来陕组稿的这位编辑手里,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着这位编辑对他小说的最终评判。

  路遥非常渴望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能够尽快发表或出版,并能在读者中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动力和精神支持并推动他顺利完成《平凡的世界》的第二部和第三部的创作。

  路遥:当我听到《平凡的世界》获茅奖,激动得就想痛哭一场

  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继《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遭遇了《当代》杂志不予发表的惨痛命运后,作家出版社来陕组稿的这位编辑看了他的小说,也有《当代》杂志那位编辑同样的感受,觉得他的小说表现手法陈旧,题材一般,也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因此这位编辑仅看了小说的一小部分,就把它放在一边了。

  路遥并不知道,作家出版社的这位编辑来西安组稿,是有备而来的,她感兴趣的是贾平凹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浮躁》。那时的贾平凹,在陕西文学界是坐第一把交椅的人,相对来说,创作实力雄厚的路遥和陈忠实,在作品的出版和发表上,就没有贾平凹那么得心应手。因此作家出版社这位组稿编辑,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贾平凹的《浮躁》拿到手,这对出版社和编辑都是有面子的事,所以她非常婉转地将《平凡的世界》书稿退给路遥。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出版和发表命运,再次亮起了“红灯”。为此,争强好胜的路遥不得不深刻反思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自己以生命为代价创作的小说,真的没有一点发表或出版的价值和意义吗?他感到无限沮丧和难堪。而在这之前,他创作了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中篇小说《人生》,并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特别是《人生》电影的上映,不仅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他的名字也随着电影《人生》而家喻户晓。

  小说《人生》的巨大成功,带给他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但新的文学潮流也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上,他所创作的表现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就受到了一些编辑和评论家的毫不留情的冷落。

  面对如此不堪的遭遇,路遥有些心灰意冷了,但他不得不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唯一可以安慰他心灵的是他通过著名评论家、《小说评论》杂志主编王愚的热情介绍和强力推荐,联系到广州《花城》杂志社副主编谢望新。

  谢望新是王愚多年的好朋友,两人交情很深,都是搞文学评论的大家,在全国享有盛名。王愚非常认真地告诉他,青年作家路遥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是当今长篇小说中一部有深度有高度甚至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学作品。

  谢望新知道,有文学作品能够让王愚看得过眼并且给予这么高的评价,那一定非同一般。因此谢望新立即从广州飞到西安,用不一样的目光和思维,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阅读和审视。他觉得这部小说主题鲜明,气势恢宏,立意深刻,耐人寻味,确实是近年来长篇小说中难得的好作品,于是决定在《花城》杂志上发表;并同《小说评论》杂志社约定,作品发表后,联合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向读者隆重推出。

  这是路遥创作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后听到最振奋人心的一个喜讯,也是他文学艺术创作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事情往往就是这么离奇古怪,路遥突然感觉到自己从黑暗中看到了一缕黎明的曙光。与此同时,另一位可以改变他命运的人正不声不响地缓缓向他走来。

  这个人就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的李金玉。

  她的突然出现,从根本上扭转了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创作上的尴尬和被动局面,也极大地鼓舞了他继续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和第三部的信心和勇气。

  事实上,那时的李金玉跟路遥并不是很熟,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成为出版公司一位年轻的小说编辑,分管西北片作家的稿子。她这次来西安也不是因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甚至还不知道路遥已经创作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同样是为作家贾平凹签订出版长篇小说《浮躁》的合同。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已经让作家出版社的编辑拿走了。

  就在这时,她意外得到路遥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消息,而当时这部小说也不叫《平凡的世界》,而是叫《普通人的道路》。同时,她也知道了路遥的小说遇到一些不该有的悲惨遭遇。如果是这样,她可不可以去组他的稿子呢?然而她又一想,这个恐怕不行,在她去西安前,领导就给她明确交代,绝对不要向路遥组稿,他的稿子一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原因是他曾产生轰动的小说《人生》就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那是一个不成文的约定。

  可李金玉不想就这样一无所获地离开,否则显得自己太无能了,以后还怎么在出版社继续干下去。这样一想,她也不管领导给她的约法三章,主动联系到路遥,让他打消别的出版社和杂志社不愿出版和发表小说《普通人的道路》第一部的顾虑,相信自己,绝对不会让他失望,她会在最短时间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此时的路遥并不想把自己以生命为代价创作的小说的命运交给这样一位年轻编辑,而关键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并不是他看好的出版社。也许是李金玉的执着和热情打动了他,他便将信将疑地把他的长篇小说《普通人的道路》第一部书稿,交给了这位年轻编辑。

  李金玉拿到路遥的《普通人的道路》第一部,用独到的眼光审视了这部小说,觉得这是一部让她眼睛一亮的好作品,故事情节和场景渐渐吸引了她,她觉得《普通人的道路》是一部真实反映社会底层奋斗者悲欢离合和心灵世界的现实主义力作。她给路遥庄严承诺,《普通人的道路》不仅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而且用精装和平装两种版本出版。

  应该说,这样的承诺,路遥还是比较满意的。

  李金玉也算没白来西安一趟,带着路遥的《普通人的道路》第一部书稿,旗开得胜回到北京,向社领导做了详细的汇报。然而出版社领导感到非常遗憾,觉得她丢了西瓜拣到芝麻,特别是得知《当代》和作家出版社都不愿发表和出版路遥的小说,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用如此高规格出版这部小说,显然是冒着巨大的风险。

  李金玉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认真撰写了《普通人的道路》选题审读报告:“《普》是路遥继《人生》之后集中精力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在这部规模宏大的作品中,作者力图全景式地表现当今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把普通人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从而深刻地展示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过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写这部长篇是作者写作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最宏伟的计划。从 1982 年开始准备到 1986 年6 月第一部脱稿,前后用了四年时间。《普》的第二部将于 1987年 5 月完稿,《普》的第三部 1988 年交稿。”李金玉的这个审读报告,截至现在仍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路遥这部小说的精髓。1986 年 6 月 25 日,署名为李今遇的责任编辑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审稿签字单上,正式向领导签了她的审读意见,而书名也由原来《普通人的道路》改为《平凡的世界》。她的审读意见是这样的:这是路遥第一部长篇小说,它规模宏大,思想内涵丰富深刻,艺术质量较高。建议发稿。详细意见见审读报告。1986 年 7 月 16 日,二审顾志成同意责任编辑意见,可以发稿。同日三审宋文郁也在稿签上签发了他的意见,“作为快件发。请总编室送经理审批。可发。”就这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在 1986年 12 月,几乎跟《花城》杂志同步,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了……

  本文选自航宇《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

  路遥:当我听到《平凡的世界》获茅奖,激动得就想痛哭一场

  这是路遥生命最后的时光。在《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后,这位风光无限、雄心万丈的著名作家,却突然患上严重疾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不仅承受着十分难挨的病痛折磨,还接连经历了经济拮据、婚姻破裂、兄弟失和等等人间痛苦。作者航宇是路遥的同事、朋友,在路遥生命最后的两年,他如亲人般陪伴照顾路遥,也见证了路遥最后的沉重、抗争和无奈。

  作者航宇,1964年生,陕西清涧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版有散文报告文学集《你说黄河几道道弯》、中篇小说集《他妈的,男人!》、长篇纪实文学《路遥在最后的日子》、散文报告文学集《永远的路遥》、长篇小说《生命河》《市长不在家》《新县长》《麻六的城》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