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众的ID.4,能否“猎杀”造车新势力?

南北大众的ID.4,能否“猎杀”造车新势力?
2021-01-27 15:14:55 车市红点

ID.4(配置|询价)来了!感觉南北大众同时推出的两款车,仿佛就是一瞬间来到了我们身边。而在造车新势力眼中,“ID.4来了”仿佛有种狼来了的感觉。

因为在几个月前,大众CEO迪斯大叔还在机场迎接马斯克的湾流专机,两人还兄弟情谊一般试驾了大众ID.3,马斯克也官方式的寒暄表示,这款车真不错!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比ID。3还大一圈的ID.4都已经陆续抵达全国各地的4S店。

传统车企对于新能源的态度:产品投产伺机,整车处于上膛状态

在红点君眼中,把ID.4投产这应该是离国产化很早的事情,没想到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南北大众的ID.4带着500多公里的续航,和燃油车一样的价格就这样高调而来!其实,大众对于新能源的速度,就像一只狼,它在等待猎物完全对它放松警惕,并且在舆论上藐视它。也许大众在造车新势力眼中的画风就是:呵,大众!续航150公里,一个提着充电宝都不敢出远门的电动车。这下好了,ID.4双车的问世,让局势陡然转变。

早在2021年的,1月20日的大众CEO推特里,我们就嗅到了一丝略带友谊但还是以火药味为主的推文。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在推特上发布首条推文,直接@特斯拉和该公司CEO马斯克。迪斯在推文上写道:你好@Twitter!我来这里是为了让大众集团产生影响。当然,也是为了夺取你的一些市场份额,@埃隆马斯克——毕竟,我们的ID.3和e-tron已经赢得了欧洲的第一批市场,期待富有成效的讨论!从推文中可以看到,在欧洲其实大众已经占据了传统车企新能源的优势!

所以,大众并非在新能源市场采取休克式疗法。它在利用敏锐的嗅觉洞察趋势,它紧握着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趋势。它对于新能源产业在产品、技术、生产方面处于“上膛、待击发”的状态,只要条件成熟,就会在一瞬间展开。

南北大众代表的是传统车企对于新能源的“冷静”

而在国内,最近由于南北大众ID.4的出现,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新能源的销量还会反超欧洲市场。

而更重要的是,南北大众ID4的问世,让原本不处于新能源舆论中心的传统车企,一下子靶中要害。

一汽-大众的ID.4 CROZZ

有人说传统车企真正“割韭菜”的时代到来,也有人说对造车新势力是重大打击。但在造车新势力的军团,大家也是自信满满,认为传统车企在创新方面,远没有他们大胆。

上汽大众的ID.4 X

因为一个通用、一个丰田、一个日产的投放的几款车型入局,不代表传统车企的大趋势已经朝向新能源,但如今连南北大众都快速入局新能源。就不得不说,新能源的风口未来掌握在谁手中,是越来越有趣的猜想!

咱们先不去煮酒论英雄,现在还为时过早。但如果仅从“自燃”这个话题来说,我们认为传统车企面对新能源,在技术方面是更加冷静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度。

先从最基础的电池安全性聊起!

造车新势力对于新能源积累的技术经验,在传统车企面前就是弟弟

其实传统车企做新能源,在电气化领域是有绝对的安全性保障的。举个例子,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纯电车型,日产聆风Leaf早在2010年就已经推出。根据日产汽车官方表示:LEAF车型自诞生以来,到2020年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47万台,没有发生过一起自燃事件。

通用很早就在国内建立了电池相关的机构

其实对电池的挑剔程度,传统车企要比造车新势力谨慎的多!有点像米其林的大厨,我们的目的就是尝遍世界上最好的食材;对于传统车企,我们的目的就是了解世界上最安全的高效的电池技术。用通用汽车全球研发实验室执行总监Gary Smyth话说,”虽然通用汽车不生产电池单体,但仍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因为我们需要掌握这些技术,以便更好的指导供应商来为我们提供电池。”

而放眼造车新势力,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基本上主流的品牌,面对时不时的“自燃”都难以独善其身。而特斯拉还在驾驶可控性层面,屡屡曝出事故。所以,一切脱离安全的激进发展,往往都不能长久。

在新能源的舆论风口当中:传统车企正在通过产品,占据:可靠、长远、安全的口碑;而造车新势力时不时令人诧异的雷人话语,和产品时不时突破1000公里的巨大“创新”,反而让人感觉有些空洞和反感。

这种竞争关系,又有点类似苹果和安卓机。苹果做减法,优化软件,确保主流体验的领先;安卓做加法,更大的运行存储,更高的像素、CPU集成更多的晶体管、带来更大的功耗则需要更大的电池。这种类似的行为,不就是传统车企面对新能源和造车新势力的差异?

传统车企更加注重电耗的优化,降低每百公里的综合电耗。而不是一味的提升电池容量,因为更大的电池带来更大的重量,也就是意味着更大的内耗。而且传统车企更加关注电池的安全性,在能量密度和电池安全性方面,传统车企要比造车新势力更加冷静。

写在最后:

而在车型设计、产品成熟度、电池技术、智能化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造车新势力能完成的东西,在传统车企里面都完全没有问题。相反,凭借品牌价值、电池可靠性、整车在工程调校方面的成熟,显然传统车企更加值得信赖。

所以在舆论方面,造车新势力更加激进,在产品方面它们也极为激进。而在产品方面,眼下的造车新势力仿佛,正在吞下激进带来的苦果。毕竟,汽车产品的消费,最终还是要回归服务,要回归到日常使用。造车新势力短时间内,在产品上以风险为代价占据的领先,往往在后期都要因果报应。

汽车制造,是现代民用加工制造领域,除了航空、航海之外最复杂的体系,远不是靠烧脑的营销去打对手,就能赢得市场。而在眼下,传统车企对于新能源产品的布局:包括日产、通用汽车、南北大众的布局都已经在不断明确。尤其是在产品技术层面,已经与造车新势力旗鼓相当。

新能源的大戏,其实才刚刚拉开帷幕!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